經過一週的廝殺,堪比宮斗的“春節檔”電影基本上已分勝負。
在這裡我不想提《哪吒》《唐探》《封神》這些“春節檔”電影如何好!如何壞!畢竟在這一週時間內,它們已經被翻來覆去倒騰了無數遍,估計連哪吒放的一個屁,都被網友們深度解析了。
所以今天說的是“春節檔”最透明、最沒存在感、也是最憋屈的一部電影《吉慶街火》。
是不是很多人沒聽過這部電影的名字?這並不奇怪,因為這部現實題材電影《吉慶街火》,從官宣定檔起就是“透明”的存在。
《吉慶街火》是1月22日空降“”春節檔”,與其他幾部大片費盡心思營銷宣傳不同的是,這部電影在豆瓣沒有物料,百度、頭條這些主流媒體的詞條“簡單”的讓人側目,更別說電影海報和前期宣傳片了。
我是費了一些時間才找到電影《吉慶街火》的相關內容和拍攝經歷,電影是現實題材,特別的個人小眾,說的是吉慶街背後支撐的藝人文化。
電影簡介也很乾練:“一個16歲的山裡少數民族叛逆女孩‘小通’,來到吉慶街投靠做藝人的父親‘老通’後,在吉慶街蛻變成長的故事。”
電影中有很多關於導演齊追航20年來的生活體驗,算是一部圓夢的電影,與霍建起導演,陶虹、陶澤如、潘粵明主演的《生活秀》有點相似。
據說導演拍這部電影時,正好碰到國家電影局有相關政策,該政策倡導通電影推廣地方美食文化,而導演的《吉慶街火》很符合這個主題。
可惜非電影導演專業出身的齊追航,不知道拍電影是這樣的艱難。
《吉慶街火》部電影殺青完成後,有兩年的電影稽核期,電影被湖北電影局打回了三次修改,被國家電影局也打回了兩次,最後的最後才拿到了電影公映許可證和龍標。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吉慶街火》更像是一部有劇情的紀錄片,應該有一定的社會價值,但是並不適合在“春節檔”這個閤家歡的期間去觀看。
當時我就在想,這樣一部電影空降最強“春節檔”意義在哪裡?
因為哪怕稍微懂得電影市場的人都能夠了解,這樣一部沒有“知名度”的電影,插入最強“春節檔”中會受到什麼樣的遭遇?那些大片強片會將這部電影的排片啃得一絲不剩。
和我有同樣想法的網友顯然不少,在《吉慶街火》定檔後為數不多的觀眾評論中就有人調侃:“這是誰的部將,竟如此勇猛?”
顯然大家都預料到《吉慶街火》沒有好果子吃,甚至製片方自己也心知肚明。
導演齊追航也為《吉慶街火》定檔“春節檔”給出瞭解釋,他說對於我們這種片子,任何檔期都會遭遇激戰,不如壯烈犧牲在英雄環繞的戰場上。
他其實已經預料到院線可能根本不會給《吉慶街火》排片,但是他仍然寄希望於院線對於這部相對比較短的片子,能夠擠一些排片機會。
可惜他壞的預測靈驗了,而且靈驗的非常徹底。
《吉慶街火》首日排片0.3%,而且全部安排在早場和午夜場,你以為這是足夠悲慘的嗎?
不,這僅僅是數字上面的悲慘!在這部電影首映日後,導演齊追航曾經發過一個短影片,他爆料在春節檔期間有數萬個電影院沒有給《吉慶街火》一場排片。
透過我這幾天檢視各個區域的電影排片,《吉慶街火》導演的話一點不誇張,我們這個地區已經完全沒有《吉慶街火》新片,甚至我在看《唐探1900》候場時,還以為《吉慶街火》的海報是商場美食節廣告。
這部電影在方方面面被忽視得徹底!
所以我們看到《吉慶街火》首日票房資料為0,到目前為止一週已經過去,這部電影的總票房資料只有8733元,一部在“春節檔”沒有過萬的電影,簡直太可怕了。
難怪導演齊追航在短影片中說,《吉慶街火》排片應該記錄進中國影史,還強調《吉慶街火》“一票難求”,這可不是嘛?都沒有安排排片,上哪去買票?話語中的諷刺意味十足。
在這裡我們先不說《吉慶街火》電影的品質高低,因為基本上沒有多少人看過這部電影,我也沒看過全貌,就不予評說。
單說《吉慶街火》擠進春節檔這個事兒,既然明知道不可為而為之了,那麼好歹“掙扎”一下,該做的宣發不能少,結果你這《吉慶街火》進了“春節檔”還創下這個最低票房,也是沒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