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在《一生》中寫道: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流眼淚,有時候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生命其實也是這樣,其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候一場大病都能挺過去,有時候一場流感,都能致人死命。
比如48歲的大s,就死於一場流感。
這場流感奪走她生命的速度如此之快,讓人瞠目結舌。
大年初五,傳出訊息。隔一天,證實。火化。
大S走後,大家最關心的,是在她身後究竟有多少錢,這些遺產又將如何分配?
目前看,大S賺錢主要來自幾塊:
2005年,大S出版《美容大王》,這本書在亞洲銷量破百萬,版稅收入超500萬元人民幣,還因此和藥妝品牌、 美容診所、醫美機構合作,透過代言、合作等方式賺錢。
大S還是最早的帶貨達人,她當時透過電視購物推廣美容儀,單場銷售額突破2000萬新臺幣(約合460萬元人民幣)。
2017年,大S投資臺灣本土保健品牌,靠自己那張臉助力品牌開啟局面,年營收一度突破3億新臺幣。
這些林林總總加起來,有人說她身後財產為5億臺幣,也有的說6億多,折算成人民幣大概一個億。
有臺灣地區媒體報道,大S前些年立下了遺囑,大致內容是去世後所有財產由母親和兩個孩子繼承。
若遺囑合法成立,並且如媒體所報道的那樣只寫分給母親和兩個孩子,那麼大S的現任丈夫是沒法獲得任何遺產的。當然,婚前財產屬於所有,因為是他的個人財產,不屬於遺產。
如果沒有遺囑,或者遺囑因要件缺失不被法律認可,那麼就得按照法定繼承分配遺產。
根據我國《民法典》規定,法定繼承裡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是父母、配偶和子女。具體到大S的案件,第一順位繼承人是她的父母、丈夫具俊曄以及兩個孩子,5人平分遺產,也就是一人獲得20%。
然而,臺灣地區在法定繼承上與中國大陸的法律有著明顯不同,最大的區別莫過於父母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了。
按照臺灣繼承法(《民法》第1138條),法定繼承順序,第一順位繼承人:配偶與子女共同繼承(子女與配偶平均分配);父母是第二順位繼承人,這意味著只有在第一順位繼承人全部缺失的情況下才能參與遺產分配。
換句話說,最後大機率是兩個孩子繼承遺產2/3,韓國那光頭繼承1/3。
很多人都猜測,按照徐家之前的德性,必定要往死裡爭奪撫養權,也就是遺產,韓國那哥們也消停不了,我猜這哥們最後肯定會咬徐家一口。
無論是網傳的遺囑還是走法定繼承,一定能夠參與遺產分配的是大S的兩個孩子,母親和丈夫都有可能無法獲得一分錢的遺產,要根據是否存在合法的遺囑而定。
更何況,孩子們的親生父親要想爭得子女的撫養權,估計得打官司,因為撫養權對徐家來說,就是實打實的錢。
當然,按照臺灣法律,兩個孩子的撫養權,最後應該會交到汪小菲這裡,這個條文寫得很清楚:
離婚以後,即便原本約定由一方行使監護權,如果行使的一方過世,孩子的監護權就會移轉到生存那一方。
另外,根據大S和汪小菲的離婚協議,汪小菲要從離婚起,每季支付300萬臺幣(約69萬人民幣)的撫養費給大S,一直付到2038年3月止。
現在大S走了,汪小菲可以停付生活費了。
作為吃瓜群眾,鑑叔我還是希望汪小菲能最終取得撫養權。
畢竟韓國那光頭連自己都養不活,而且作為繼父,對孩子能有多大的感情?
汪小菲這人雖然情緒不穩定,但總體上還是個好人,你看他這次去臺灣,眼睛哭成了兩個大桃子,還一直說大S是他家人,讓大家少編排她,多多照顧她。
這兩個孩子畢竟汪小菲自己親身骨肉,張蘭也是喜歡孫子的人,回到北京後,他們的日子差不了。
最終還是那句話: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兒,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保持心情愉悅,飲食合理,適當運動。
從現在開始,一定要活在當下,善待自己。
否則賺再多的錢都沒用,哪天累死了,就會有別的男人花你的錢,住你的房,睡你的老婆,打你的娃!
【延伸話題——鉅額遺產稅】
可能很多人還忽略了一個問題,臺灣是徵遺產稅的。臺灣遺產稅實行超額累進稅率,最低一級稅率為2%,最高一級稅率為60%,由納稅人自行申報繳納。
臺塑集團的創始人王永慶離世前因為沒有提前規劃,繼承人想繼承遺產,必須先繳納共計119億的遺產稅。
前不久剛去世的瓊瑤,生前也沒有透露如何分配自己的龐大身家,但是如果她想把所有遺產都留給陳中維,可能會引發繼子女的不滿,從而掀起一場遺產爭奪戰。到時候她的資產能完整留給孩子嗎?一切有待時間的檢驗。
七大財富風險考驗高淨值人群
雖然中國目前並沒有徵收遺產稅,但是高淨值人群依然面臨七大財富風險考驗。
一是公私資產混同的風險。有些老闆認為:企業是我的,企業需要時,我的也可以成為企業的。因而,經常出現公司與個人財務混同、企業主以個人資產為企業擔保等,為個人財富帶來極大風險。
二是投資決策失敗的風險。有些高淨值客戶對投資回報要求極高,殊不知高收益伴隨著高風險,一次錯誤的投資判斷,就可能使自己辛苦積攢的財富受到重創。投資有個“不可能三角”,既有很高安全性,又有流動性和高回報的投資品,在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
三是財富交接考驗。“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未來10年間,中國家族企業將迎來一個交接班高峰期。“二代”是否願意接班,“二代”是否有能力接班?都是問題。如何平穩實現財富的交接,是很多高淨值人士面臨的挑戰。
四是婚變風險。一次婚變,破碎的不僅是感情和家庭,還有財富。對高淨值人士來說,婚變衝擊會引發財富嚴重縮水。“創一代”自身婚變導致的財產糾紛、股權爭奪在媒體上已屢見不鮮,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家族企業的經營與發展。若獨生子女婚姻出現問題,同樣會使家庭財富面臨被他人分割的風險。
五是缺乏稅務籌劃導致的風險。隨著社會制度的不斷完善,稅負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無法逃避的問題,高淨值人士的收入和所得可能很大一部分都要因稅收而縮水。若缺乏稅務籌劃,可能面對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帶來的財富盈利能力的降低,而遺產稅和贈與稅會限制與削弱財富的傳承與轉移,均會引發財富縮水。
六是不願提早做規劃的風險。有些高淨值人士認為自己正值壯年,應該把精力集中到企業經營、投資增值等方面,因而不願提早做規劃。沒有提前規劃的財富傳承將缺乏保障,嚴重的可能會導致繼承糾紛、親人反目、隱私曝光,使家族遺產分配變成戰場,財富也在轉移中出現鉅額耗損,大幅縮水。
七是各種防不勝防的風險。譬如市場風險、政策風險、經營風險、人身意外風險、法律風險,等等。儘管這些風險可能是小機率事件,但若沒有充分的防範和設定對沖風險的機制,一旦發生,就可能對財富形成摧毀式的重創。
對高淨值人士來說,對財富未雨綢繆、合理規劃,是規避財富縮水的必要途徑。可以透過專業人士的指導和推薦,選擇稅負較低的投資產品,或者透過信託、保險等金融工具,統籌做好財富管理和財富傳承,讓自己手中的財富保值增值。
[宣告]素材來源於網路,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絡我們刪除。從本公眾號轉載文章至其他平臺所引發的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