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是最好的,沒人能比。”
這是50歲的潘虹做客《女人百分百》時說的話。
那是潘虹和米家山離婚的第18個年頭,能夠看得出,她對米家山放不下。
可惜,無法白頭成了他們之間的最佳寫照,更令觀眾納悶的是都獨身的他們,為什麼就不能復婚呢?
01
1976年,《奴隸的女兒》開拍。
這部影片是以奴隸時代為背景,女主角被賣當了奴隸,但她不屈服於命運,掙扎活下來中殺死了主人家的狗,她被捕入獄。
這個女主角不僅要長相秀美,還要堅韌果敢,而且是經歷過生活磨難,要從骨子裡透出來的品質才行。
因此,開拍沒多久,導演曾未之不滿意於女主角的表現。
遂提拔了米家山為副導演,讓他前往上海影廠選角。
很無意間的,米家山在影廠門口,遇見了22歲的潘虹。
她一個回眸,讓30歲的米家山心動,堅定地選她為女主角。
曾未之見到潘虹後,欣慰大喊:“女主角非她莫屬。”
在拍攝過程中,招聘潘虹的米家山對她照顧有加。
他如“大哥哥”般照顧著潘虹,渴了、餓了、冷了等,米家山總能第一時間給予關懷。
不僅如此,更用心之處在於,他能認真聽潘虹講話。
傾聽潘虹的困惑和迷茫,給予一些解惑或建議,每每都能讓潘虹豁然開朗。
兩個原生家庭相差巨大的人,竟奇蹟般的很能聊到一塊。
尤其是潘虹內心受到的衝擊,這種能有人依靠的感覺,她從11歲後,再也沒有過了。
潘虹的原名是劉蓉,是家中長女,在動盪年代,父親不幸落難,為了生存,父母兩人只能離婚。
母親帶著姐妹三人,改名換姓苟且生活著,小小的潘虹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後來,父親不堪重負選擇了自殺,為了避嫌,母親沒有出面收屍。
而是讓11歲潘虹去處理各種事宜,包括護送父親屍骨回老家安葬。
潘虹曾在節目中說過,父親的離世造成了她接下來人生的悲劇。
02
父親去世,潘虹被迫一夜之間長大。
她來不及悲傷,因為要照顧心力交瘁的母親以及年幼不懂事的妹妹。
從那一刻起,她就已經開始逼著自己遺忘當一個孩子了。
被迫成長的她面上是非常堅強的,似乎就沒有她做不成的事。
無疑,這樣的堅強,在遇到米家山後,還是土崩瓦解了。
比起潘虹的苦澀成長,米家山可謂是福窩中長大的。
他出生於高幹有愛的家庭,沒吃過什麼苦,從事的也是自己喜歡的美工工作。
因此,對於他噓寒問暖的照顧,對於潘虹來說,就是致命的吸引力。
在整個電影拍完之後,米家山把握機會就表白了,潘虹也毫無意外的答應了。
當時家世相差如此大的兩人能走到一起,很是讓朋友們吃了一驚。
在節目《女人百分百》中,潘虹就說過:
“米家山大我8歲,再加上是高幹子弟,無論是年齡上還是成熟度上,我好像找到了半個父親。”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讓潘虹在和米家山的婚姻中,總有一些任性在裡面。
24歲時,潘虹在交往一年後毅然決然地嫁給了米家山。
同屬於演藝圈,兩人都知道女演員的花期有多短。
婚後的米家山全力支援潘虹的事業,並沒有以“男主外女主內”的要求去苛求潘虹。
沒想到,這樣的寬容支援態度,還是讓他們的婚姻蒙上了陰影。
隨著出演角色增多,潘虹受到了更多演戲邀請。
其中,就有楊延晉導演邀請她擔任電影《苦惱人的笑》的女主角。
潘虹欣然答應,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然而,等真正開拍之後,潘虹受到了風流浪子楊延晉導演的撩撥,竟然給他寫了多封情書。
據悉,電影沒有拍完,楊導的妻子洪融發現了這些情書,拿著情書就去了潘虹的單位大鬧。
此事也被米家山知道了,但他選擇相信自己的妻子,力挺潘虹,表示一切都是為了宣傳。
米家山的表態幫著潘虹擋下了很多負面壓力,不僅如此,為了能更加理解支援潘虹,他甚至去了北京電影學院專門進修導演專業。
對於米家山的付出,潘虹心有所觸,但感情受挫,還是讓她對男人的信任大打折扣,進而影響到了她對米家山的感情。
也是從那時起,潘虹更加堅定自己心中的想法,凡事只能靠自己,與其抓住男人,不如緊緊抓住自己的事業。
03
那些年,潘虹的事業蒸蒸日上,憑藉《杜十娘》榮獲了小百花最佳女主角;
憑藉《人到中年》榮獲了金雞獎和百花獎的最佳女主角等等各種獎項。
之後更是和丈夫米家山夫唱婦隨,合拍了影視劇《彎彎的石徑》,贏得了飛天獎的一等獎。
為了拼事業,潘虹一年365天恨不得300天待在劇組。
聚少離多的日子讓兩人的感情本就不穩定,再加上米家山40歲了,他想要一個孩子,可正處於事業上升期的潘虹不願意。
所以,米家山提出離婚後,潘虹也就同意了,絲毫沒有退讓和妥協的意思。
離婚時,米家山送給潘虹結婚8年的日曆,把兩人在一塊的日子都畫了出來。
細數之下,才發現兩人共同相處的日子才1年時間。
離婚後的潘虹在事業上持續發力,還登上了美國的《時代週刊》,是演藝界第一位登上此雜誌的人。
潘虹對於米家山,總有一份說不清道不明的依賴。
她並沒有和米家山斷了聯絡,而是在米家山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幫助。
當時,米家山拍攝《頑石》,演員沒有招募齊全,潘虹知道後,推了大牌製作,也要幫助他。
之後米家山生病,包括談女朋友,潘虹不僅會前往探望,更會幫他出謀劃策,教他怎麼體貼女人。
歲月如梭,潘虹的做法以及潘虹以及多次的公開表示,都表明了自己的“後悔”。
尤其是在她68歲時,她說如果時光能倒流,她會多生幾個孩子。
離婚39年,兩人來往密切,交往再好,但他們始終沒有再續前緣,是米家山沒聽懂潘虹的暗示嗎?
不,不是,說到底,婚姻是一場賭博,女人不敢賭,經歷過一次的男人也如是,更不敢賭。
如今,他們都70多歲了,潘虹皈依佛門,尋求心靈上的寧靜。
米家山也積極樂觀的生活著,各自都有了自己的“歸屬”。
人,在走到年老的時候,哪怕再後悔,餘下的都是承擔選擇後的結果而已。
所以,年輕時的三思而後行,真的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