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各國經濟規模的差異?這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會發行自己的貨幣,而不是以黃金、白銀、糧食等作為本國的通貨。
所以,在不同貨幣之間,需要貿易流通時,涉及一個叫匯率的換算指標。
而在核算各國經濟指標時,通常只使用兩種貨幣,用來衡量世界各國的經濟資料。一種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貨幣,叫美元,另一種是現實生活中不存在的虛擬貨幣,叫國際元。
由於各國貨幣均存在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現象,美元和國際元也不例外,所以衡量各國經濟指標的美元又分兩種:現價美元和不變價美元。
更多情況下,人們採用現價美元來衡量各國的經濟規模。
以我國貨幣為例,按照現價美元,2023年,美元與人民幣的匯率為1:7.10,而用國際元換算,則為1:4.0。
按照現價美元換算後,我國人均GDP約為1.26萬美元,排在世界的第71名。如果按照國際元來衡量,且考慮購買力因素,則可以形成按照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人均GDP,單位為國際元,此時排名是多少?
下圖展示了各國按照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情況,大多國家資料是2023年度,少數為2018-2022年度。
資料顯示,2023年度,按照購買力平價(PPP)後,世界上人均GDP排名前十的國家,分別是:盧森堡、新加坡、愛爾蘭、挪威、卡達、瑞士、汶萊、阿聯酋、丹麥和美國。
這十個國家中,汶萊、卡達和阿聯酋屬於資源型國家,盧森堡、愛爾蘭、挪威、瑞士和丹麥的經濟規模較小,資源也不少,但人均收入較高。
美國是唯一的人口規模、經濟規模較大的國家。
按照購買力平價(PPP)後,美國的人均GDP能排到世界前十強,這一點倒是出乎作者的意料。
畢竟作者在國內網路上經常聽到的是,美國的物價很貴、人工也很貴,所以按照購買力衡量,美元不如人民幣。
2023年度,我國人均GDP為89358元,按照購買力平價(PPP)計算的國際元價格則為22499國際元,匯率取1:4。
按照這個計算方法,我國人均GDP排在世界的第74名,比按照美元計價的要低3個名次。
這種排名,同樣出乎作者的意料。
在作者的理解中,犧牲了勞工階級的基本權益換來的按購買力計算的人均GDP,應該是非常高才合理,但排名依然如此之低。
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我們辛苦工作換來的人均GDP,購買力還不如那些整天無所事事的發達國家嗎?
你認為世界銀行的這種計算方式,可信度有多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