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港交所CEO陳翊庭,在第二屆HKEX中國論壇發聲
中國基金報記者 吳娟娟
11月26日,第二屆HKEX中國論壇在上海舉辦。港交所CEO陳翊庭在致辭中表示,正與滬深交易所就滬深港通納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機制以及人民幣櫃檯納入港股通交易等措施進行緊密合作。陳翊庭還表示,對於已在A股上市的企業,若符合一定的條件,在香港交易所申請上市時可進入快速審批流程。
陳翊庭致辭,來源:主辦方提供。
據中國證監會官網4月19日釋出的訊息,中國證監會擬採取5項措施來進一步拓展最佳化滬深港通機制、助力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共同促進兩地資本市場協同發展。一是放寬滬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資格產品範圍。二是將REITs納入滬深港通。三是支援人民幣股票交易櫃檯納入港股通。四是最佳化基金互認安排。五是支援內地行業龍頭企業赴香港上市。
11月18日,在“互聯互通十週年高峰論壇”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透過影片致辭表示,中國證監會正加快推動新一輪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在市場開放、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等方面,將推出更多務實舉措。
今天,在第二屆HKEX中國論壇上,陳翊庭表示,正與滬深交易所就滬深港通納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機制以及人民幣櫃檯納入港股通交易等最佳化措施進行緊密合作。
她進一步指出,8月港交所宣佈短期下調18C公司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時的市值門檻,並且放寬了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進行併購交易的獨立第三方投資要求。10月30日,港交所已迎來第一家透過De-SPAC交易上市的公司。
她還表示,10月18號,香港交易所與香港證監會共同宣佈進一步最佳化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上市審批的流程變得更加清晰和確定。已在A股上市的企業,若符合一定的條件,在香港交易所申請上市時可以進入快速審批流程。
談及互聯互通機制十年來所取得的成就,陳翊庭表示,互聯互通機制為香港和內地市場帶來了雙贏。
截至今年9月底,過去十年,滬港通和深港通累計成交額達177萬億元人民幣。今年前十個月,滬深股通和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額分別達1363億元人民幣和439億港元,分別佔內地股市和香港股市總成交額的7.3%和17.2%。滬深港通已成為國際投資者交易和持有A股的主要渠道,77%的外資透過滬深港通渠道持有內地股票。
債券通方面,自從2017年啟動以來,入市的境外投資機構已達830家。債券通北向通已經成為國際資本投資內地債券市場的主渠道。國際投資者對內地債券市場的交易,一半以上是透過債券通進行的。
陳翊庭表示,近期,國內推出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加之海外利率下降,香港市場出現了眾多積極的訊號:香港股票市場、ETF市場和衍生品市場成交額以及滬深港通的成交額都在10月創下新高;新股市場回暖,多隻大型新股上市。國際長線基金參與這些新股的認購。
隨著中國在全球經濟和低碳轉型中的影響力上升,中國資本市場可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機遇。國際投資者對內地資本市場的投資比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兩地互聯互通機制還有巨大的潛力。
編輯:小茉
稽核:木魚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