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衝突以來首次出現在中東美軍死亡,拜登誓言“作出回應”,特朗普稱“可怕”
【環球網報道】據美聯社、法新社、CNN等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月28日,美軍在約旦東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的一個基地遭無人機襲擊,造成3名美軍士兵死亡,超過30人受傷。該事件標誌著新一輪巴以衝突以來首次有在中東地區服役的美軍士兵死亡。對此,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28日聽取相關簡報,誓言“作出回應”。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則稱這是“美國可怕的一天”,同時譴責拜登施政不力。
當地時間28日,正在南卡羅來納州訪問的拜登對3名美軍士兵遭襲死亡進行默哀 圖源:美媒
美聯社稱,28日正在南卡羅來納州訪問的拜登在一個教堂的宴會廳露面,要求現場進行默哀。“昨晚我們在中東度過了艱難的一天。我們的一個基地遭到襲擊,失去了三個勇敢的靈魂。”默哀後,拜登稱,“我們將作出回應。”
位於約旦東北部、被稱作“22號塔”的受襲美軍基地的衛星照片 圖源:美媒
另據媒體報道,拜登當天發表宣告說,美方仍在蒐集與這起襲擊相關的資訊,認為這是由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受伊朗支援的武裝組織發動的一次襲擊。美方將“擇機以自己的方式”追究發動襲擊者的責任,並承諾繼續打擊恐怖主義。
據CNN報道,特朗普也對此次襲擊事件發表評論。他表示,這標誌著“美國可怕的一天”。CNN稱,他還藉此機會抨擊拜登,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這是)喬·拜登的軟弱和投降的又一個可怕且悲慘的後果”。
延伸閱讀:
應泰國副總理兼外長班比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於1月26日至29日訪問泰國。經中美雙方商定,王毅將在曼谷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舉行新一輪會晤。法新社稱,這是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后王毅與沙利文的首次會晤,中美尋求在2024年達成更穩固的雙邊關係。
王毅在泰國曼谷同美沙利文舉行新一輪會晤
有分析認為,此次會晤發生在臺灣地區選舉後,中方將重申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警告美方不要在臺灣問題上發出錯誤訊號。中美高層新一輪會晤之際,正值紅海局勢急劇升溫。美西方對此一籌莫展,一方面以武力打擊葉門胡塞武裝,另一方面也傳出不斷促請中國出面調解緊張局勢。
多家美媒爆料稱,沙利文將在會晤中與王毅討論胡塞武裝襲擊紅海商業航運的問題,希望中方向伊朗“施加影響”,進而阻止胡塞武裝的行動。中國學者表示,美國認知中的“壓力傳導鏈條”並不成立,美方是想把地區危機的責任儘可能推到中國身上。中方當然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尋求紅海和平,但這和美國的所謂“呼籲”沒有關係。
“積極態勢的延續”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王毅同沙利文之間保持戰略溝通是中美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在新一輪會晤中,王毅將就中美關係、臺灣問題等表明中方立場,並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同美方交換意見。美國白宮當地時間25日發表宣告稱,沙利文將於26日至27日在曼谷同王毅舉行會晤,此次會晤將延續美中元首去年11月會晤時所達成的保持戰略溝通和負責任地管理兩國關係的承諾。
法新社稱,這是去年11月中美元首舊金山會晤承諾深化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對話後,王毅同沙利文的首輪會晤。報道提到,美中尋求在2024年達成更穩固雙邊關係之際,王毅本月上旬在講話時表示,中美關係2023年年初遭遇嚴重困難,經過艱苦努力,雙方重構溝通與對話,雙邊關係實現止跌企穩。俄衛星通訊社援引專家的話稱,中美間新一輪會晤反映了自2023年6月兩國恢復高層對話以來,雙方保持緊密頻繁且多層次交流的機制仍在延續,也是兩國在面對當前複雜嚴峻的雙邊關係和國際形勢的挑戰下,繼續保持這樣一種高層次對話的積極態勢的延續。
國際智庫歐亞集團旗下的GZERO媒體網站25日稱,王毅同沙利文此次會晤的重點之一是臺灣問題,中方將重申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2024年臺灣地區兩項選舉剛結束,美國就跳出來“祝賀”。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4日表示,美國國務院就中國臺灣地區選舉發表宣告,嚴重違反一箇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嚴重違背美方所作的僅與臺灣地區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的政治承諾,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訊號。
圖為臺北101大樓資料圖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後,美臺勾連互動的趨勢並未消減:美國國會一個跨黨派代表團24日竄訪臺灣,與民進黨當局領導人會面;同日,美國海軍“菲恩”號驅逐艦過航臺灣海峽。“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王毅同沙利文字輪會晤,從中方角度而言,我們首先想談的毫無疑問就是臺灣問題,警告美方不要在臺灣問題上發出錯誤訊號,不要玩火。”社科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表示,從中方的立場來看,會晤重點還是在對中美關係的定性上。到目前為止,美方依然沒有放棄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係的主旋律,如此就有可能導致雙方的衝突。儘管中美雙方在各個層面都恢復了接觸,但目前來看,美方沒有拿出足夠的誠意。“我們希望美方官員在美國大選前有一個正確的表態,定性問題不解決好,中美合作的大盤子是很難端得上桌面的。”
“美國遇到了大麻煩”
值得注意的是,中美髮布相關會晤訊息後,美方就會晤議題密集“放風”。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官員的話報道稱,沙利文此行將與中方討論的議題中包括“伊朗支援的葉門胡塞武裝”襲擊紅海商船的情況,美方希望北京能夠對德黑蘭施加影響,從而阻止胡塞武裝。報道提到,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在記者會上的講話展現出美方對於此次會晤的迫切期待。他聲稱:“中國對伊朗有影響力。他們有能力與伊朗領導人進行我們無法進行的對話”。路透社26日援引“訊息人士”的話報道稱,北京和德黑蘭最近舉行的幾次會議上都討論了有關紅海局勢和中伊貿易的問題,“中方希望伊朗約束胡塞武裝在紅海的攻擊行動”。
汪文斌2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在紅海局勢上的立場是明確的。我們對近期紅海局勢急劇升溫深表關切。紅海水域是重要的國際貨物和能源貿易通道。中方從一開始就為緩解紅海緊張局勢作出了積極努力,呼籲停止襲擾民用船隻的行為,敦促有關方面避免給紅海緊張局勢火上澆油,依法共同維護好紅海水域航道安全。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丁隆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現在想同中國協商紅海危機,主要原因是美國遇到了大麻煩,處於戰略困境。美方目前對胡塞武裝的軍事打擊適得其反,想解套紅海危局,如果沒有大國的協調,情況可能越搞越糟,這是美國現在急切地想尋求中國討論紅海危機的原因。美國的一個基本判斷“邏輯線”,或者說“壓力傳導鏈條”是,“中國能給伊朗援助,伊朗又能向胡塞武裝施壓,說服胡塞武裝停止襲擊”。但美方的邏輯實際上是不成立的,這是想把地區危機的責任儘可能推到中國身上。呂祥表示,中國不是激發衝突的一方,紅海航運大動脈的暢通無阻,符合中國和全世界的利益。中國當然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尋求紅海和平,但這和美國的所謂“呼籲”沒有關係。
美國和英國的戰機在當地時間12日凌晨空襲了葉門首都薩那、西部紅海城市荷臺達和北部薩達省內的多處目標(《泰晤士報》報道配圖)
“美國將紅海變成戰場”
自去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葉門胡塞武裝使用無人機和導彈多次襲擊紅海水域目標。今年1月12日以來,美國和英國連續對葉門胡塞武裝目標發動空襲,造成多人死傷。一些國家對美英兩國的行動表示譴責,認為這是對葉門主權的侵犯,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
美國財政部25日發表宣告,宣佈美國和英國採取聯合行動,對4名胡塞武裝主要官員實施制裁。葉門胡塞武裝領導人阿卜杜勒·馬利克·胡塞同日譴責美國威脅國際航運,將紅海變成戰場,以及阻止向加沙地帶居民提供食物和藥物的努力。他表示,美國的行為將在經濟方面付出巨大代價,並將導致衝突擴大。無論美國和英國如何升級行動,都不會影響胡塞武裝的決心和立場。
《華盛頓郵報》援引多名美國政府官員的話稱,美國在紅海對胡塞武裝採取行動是因為意識形態原因,而非經濟或其他原因。這些官員表示,拜登認為美國必須作為世界上“不可替代的國家”採取行動,因為美國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組織不同國家支援同一事業的能力”。官員們還表示,美國政府預計對胡塞武裝的打擊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因為美國沒有設定徹底摧毀胡塞武裝或在葉門發動全面戰爭的目標。
中方多次表示,紅海局勢緊張是加沙衝突外溢的突出表現,當務之急是儘快平息加沙戰火,防止衝突進一步擴大甚至失控。有分析認為,相較於美國現在把這兩個問題獨立開來看待,根本不提紅海危機和巴以衝突之間的關係,中方所持立場才是“標本兼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