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地方,這樣一群人,四周圍是水位於島上,遠離城市但島上設施一應俱全。
島上人員每天工作累了,可以打打球或者進行其他娛樂活動。至於他們工作所用的裝置,毫不客氣的說應該是當下世界裡最硬核的了。
因為,這個“島”和這群人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科研的最前列。他們在這裡研發“人造太陽”。
“人造太陽”的實驗裝置是怎麼樣的
“人造太陽”是核聚變的俗稱,因為我們每天看到的太陽,它能產生巨大能量,就是因為無時不刻在進行核聚變活動。
假設我們也掌握了核聚變技術,能源問題就能一勞永逸解決,煤炭、石油、天然氣這些石化能源也將全部被淘汰。這一切,就是核聚變研究的背景。
理論上,還在上世紀20年代,科學家就逐步瞭解了太陽在進行核聚變的過程。等到上世紀30年代初,現代核聚變研究的方向和理論基礎基本都搞定了。
之後20多年,人類利用逐步掌握的核聚變技術,成功引爆了氫彈。彼時,原子彈背後的核裂變,以及圍繞可控核裂變的發電技術,已經在推行並逐步應用到了現實中。
科學家本來以為,很快也將掌握可控制的核聚變技術,然而接下來的研究卻發現並不是那回事。
因為,可控核聚變反應,整個過程需要的溫度級別要達到千萬攝氏度甚至過億才行,如果溫度達不到要求,核聚變也就無法實現。
目前,地球上已知最耐高溫的材料是鎢,可3000℃就能讓鎢融化。也就是說,人類要想使用某種載體來實現核聚變的過程,這一研究思路是行不通的。
就這樣,科學家後來轉變思路,決定利用磁場來約束高溫核聚變的燃料。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相關研究就從理論轉向了現實。
在這期間,各大國都先後推出了可控核聚變的實驗裝置。60年代,蘇聯的託卡馬克實驗裝置取得了突破,從那之後,各國在這一技術的基礎上開啟了研發高潮。
我國現在“人造太陽”計劃所使用的實驗裝置,也是在這一基礎上研發升級而來的。它的全稱叫全超導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中文簡稱又叫東方超環,英文簡稱為EAST。
目前,該實驗裝置就位於文章開頭所說的島上。從設計到建造,全部是自主化,而且在投入實驗後,它已經突破了多項世界記錄。
遠遠的看起來,它猶如一個巨型的圓圈,外圍罩著它的結構猶如兩座大樓。裝置整體的高度超過了4層樓。
利用強磁場的約束,是該實驗裝置的核心。在實驗裝置的中間是真空室,真空室外面的結構是可以通電執行的線圈。
開啟運作的時候,實驗裝置的內部會產生強大的磁場,等離子體會被加熱到很高的溫度,進而核聚變反應才會形成。
為什麼要將實驗裝置造的這麼大,因為理論上實現反應的溫度要到上億攝氏度,而約束其反應的強磁場,就需要大型裝置才能產生。
該實驗裝置不但大,實驗耗費更是驚人。機器只要開動一次,每天的花費不算其他至少就需要107萬。
雖然耗費巨大,但目前包括我國在內的多個大國,都在核聚變領域爭分奪秒的研究。在科學家看來,核聚變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對人類來說就意味著發展真正達到了可持續且無汙染的程度。
懷揣著同樣的夢想,目前在“島”上工作的徐國樑,當初高中畢業考大學,依然選擇了科研領域的專業。
位於合肥的科學島
這座島位於合肥城郊,EAST的研究團隊,隸屬於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徐國樑在上高中的時候,從新聞中得知國家正在核聚變領域進行研究,從此便萌生了打造“人造太陽”的想法。
他在高中畢業後學了理科專業,2019年博士畢業後,正式成為了合肥城郊島上的一員。徐國樑所在的研究小組,負責的方向是等離子體和材料的相互作用。
小組成員都是和他一樣的青年研究人員,大家都懷揣著一樣的夢想。他們的主要任務,便是在溫度增高的情況下,儘可能提高所用材料的使用壽命。在整個研究中,他們所負責的領域是很關鍵的。
因為研究技術的特殊性,徐國樑在內的一種科研人員,相當於處在一個獨立而封閉的環境中。
所在區域四周圍都是水,而且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雖然環境封閉,但是島上從工作到生活,各種設施一應俱全。除了醫院、宿舍、食堂這些基礎設施外,島上甚至還專門設定了學校。
對科研人員來說,沒有了任何後顧之憂,方可專心致志的開展科研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徐國樑在內的團隊,和整個EAST研究整體,攻克了很多難關。
比如在實驗裝置中,強磁場的環境必須得相當穩定,否則反應過程就無法持續。而要達到強磁場的環境,超導材料又成為重中之重。
實驗裝置真空室外圍纏繞著的線圈,那一根根的線既要纏繞有序,還要留下空隙,同時又要滿足磁場環境維持線圈的不斷。在這個過程中,團隊實驗了很多次,終於得到了不會斷裂的銅線。
這僅僅是研究的冰山一角,徐國樑所在的小組,此前要搭建測量粒子的能譜裝置,整個過程持續了3年時間。該裝置啟用後,是為實驗過程中提供資料支援的。
在此之前,其他國家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中,並沒有科研團隊去做類似的裝置。沒有可供參考的經驗,所以在選用探測器以及如何收集粒子方面,科研人員只能摸索著前進。
從零到1,從無到有,圍繞核聚變實驗的研究,整個團隊在不同的研究方向上,各自貢獻和發揮著自己的力量。
以測量粒子的能譜裝置為例,研究小組在2020年的時候取得了突破,並且很快就運用到了實驗之中。
正因為整個團隊一直在前進,我國在核聚變領域的研究,才能一次次獲得突破。
403秒,打破世界最長時間執行
2023年4月,東方超環一如往常開機工作。這一天,它實現了時長達403秒的長脈衝高約束模等離子體執行。這一時間,再次打破了世界的記錄。
什麼意思呢?通俗點說時間越長,意味著實驗裝置執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進一步得到了提升。同時也意味著,為下一步研究探索該技術方向在可控核聚變領域的應用性上,又往前邁進了一步。
實驗的終極方向,就是為了進一步驗證利用強磁場約束的方式,能夠達到可控核聚變的整個反應過程。未來持續的時間更長,並且執行很穩定的話,那反應過程就能用來發電進而產生能源了。
是的你沒看錯,宇宙的盡頭就是發電。此前,人類已經掌握了可控核裂變的技術,並且利用該技術而打造的核電站已經執行多年了。
只可惜核裂變的環境風險很難消除,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而核聚變就不同了,理論上在反應過程中是零汙染源產生的,實際中產生的核汙染源,數量相比核聚變也相當少。所以,這才是各國拼命研發的主要原因。
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目前處在絕對的第一梯隊。而且在這之前,其穩定執行的時間也已經多次打破記錄了。
從20秒到101秒,再到2023年的401秒,執行時間在不斷延長,執行過程中產生的溫度同樣也在打破記錄。
起初是5000萬攝氏度,後來上升到了1億攝氏度,再後來又上升到了1.2億和1.6億攝氏度。溫度的升高,類似於在模擬太陽內部的環境,進而核聚變反應的過程才能呈現出來。
我國不但走在了研究前列,有自己的實驗裝置,在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中也有參與。該計劃打造的實驗裝置,位於法國南部地區。按照預定時間,2025年時就能正式開啟測試。
在全世界的研究領域,除了EAST所代表的技術方向外,也還有另外的研究技術方向。
誰能率先取得突破
像我國的東方超環,實驗裝置規模巨大,光是打造過程就需要大量資金,因此世界其他國家在這一方向上的研究,也只有政府才能承擔得起費用。
除了這一方向外,世界上還有球形反應堆裝置。相比於我國的東方超環,後者在整體的造型上相對小一些,但真實的體積其實也不小。
後者所用的也是強磁場約束,所用裝置和技術試圖以更小的功率,產生更強的磁場。在一些研究者看來,球形的反應堆執行成本較低,適合私營公司或者個人在核聚變領域的研究。
從國外的研究情況看,除了政府在推動研究外,世界上的一眾超級富豪也該領域投入了研究資金。
截止到2022年,核聚變研究領域,私人的投資規模已經將近50億美元。尤其是在美國,私人投資該領域的規模最大。全世界80%的私人投資資金,都流向了美國的公司。
而在一些科學家看來,不管由誰在這一領域研究,下一步各方的力量應該儘可能匯聚到一起,只有這樣核聚變的實質性突破才能更快到來。
結語
目前的趨勢是,政府主導的科研專案比如我國,無疑處在最前列。不過,下一步的實驗無疑還要繼續進行,而要想在技術上取得更大突破,技術、安全、成本等問題都要逐一解決。
從研究角度看,政府主導的研究更紮實,也更注重技術形成的穩定性和系統性。而私人企業在該領域的研究,因為投資收益回報的問題,更急於求成一些。
然而從核聚變本身去看,技術形成,並從實驗落地應用,究竟還有多長的路要走,目前誰都給不出確切的時間表。也許是幾十年,也許很快就會有實質性突破,一切都還不在可控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