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宇宙級帶貨”又來了。
北京時間11月15日23時13分,長征七號遙九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尾焰劃亮夜空,成功護送天舟八號貨運飛船進入預定軌道。隨後,經過3小時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天舟八號與中國空間站成功“握手”,新一批“太空快遞”順利運抵“天宮”。
“此次發射是文昌航天發射場經歷超強颱風‘摩羯’考驗後的首次發射任務。”集團馬忠輝介紹,為確保颱風後地面裝置滿足任務要求,長征七號火箭團隊開展了兩輪地面裝置恢復工作。
長征七號是我國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綠色無汙染的中型運載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14噸,為滿足中國空間站工程發射貨運飛船需求而研製,有空間站“貨運專列”之稱。近期颱風天氣頻發,不少人關心,假如遇上大風天氣,長征七號如何減少“風”的影響?
11月15日23時13分,搭載天舟八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九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王樂天/攝
馬忠輝介紹,火箭點火升空後,先要穿越大氣層,再飛向浩渺太空。而就在大氣層飛行的這短短几分鐘時間裡,火箭會遭受強烈的氣流衝擊。這段“路程”通常距離地面4公里到20公里,是火箭飛行必須穿越的區域。火箭距離地面約10公里高度時所遇風力最大,並且在這個區域,突如其來的“陣風”最兇猛。
“這就如同我們騎腳踏車時,如果側面突然吹來一陣大風,人會被吹偏。”馬忠輝說,在高空中,這種橫向側風比人們在陸地上感知的側風要強得多,會影響火箭的飛行姿態。
他告訴記者,面對變幻莫測的高空風,每次火箭發射前,技術人員都會對火箭飛行空域進行氣象測量,並根據高空風的風向、風速等測量結果,選擇合適的火箭飛行彈道。
不僅如此,長征七號火箭還攜帶了一個應對高空風的敏感裝置,能靈敏地感知到當前所處的風環境。換句話說,穿越大氣層時,火箭一邊飛行、一邊“聽”風,實時測量箭體側向承受的氣動力矩,及時調整飛行方向和姿態,主動減小風載荷對火箭箭體結構造成的影響,讓飛行更安全、更“舒服”。
“這種減載控制方法,大幅提高了中國運載火箭在大氣層內的飛行安全,同時也提高了氣象突變情況下火箭的適應能力和結構可靠性。”馬忠輝說。
據他透露,為適應載人航天工程應急發射要求,此次任務起,執行空間站貨運飛船發射任務的長征七號火箭都將設定一枚備用箭。自神舟十二號任務以來,用於發射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就採取“發射一發、備份一發”的模式。
“如今,長征七號火箭也新增備用箭,如有需要,可在3個月內再完成一次發射任務,確保空間站正常執行。”馬忠輝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