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16日,第二十六屆高交會於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舉辦。高交會被稱為“中國科技第一展”,每年吸引海內外眾多國家和地區成千上萬個專案參展。今年高交會的主題是“科技引領發展 產業融合聚變”。本次展覽總面積約40萬平方米,確認參展企業超過3500家。
今年高交會上,商業航天、低空經濟、人工智慧等新質生產力紛紛站上“C位”。南都灣財社記者在現場看到,近年來增長迅速的商業航天產業成為一大亮點,不少航天企業成果豐碩,帶來高精尖產品。
根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6月份釋出的報告,2023年全球航天產業的總收入為4000億美元,預計到2040年,全球太空經濟的價值將達到1萬億美元。而中國的商業航天也在近年來步履不停,取得了一系列亮眼成績。
航天技術受制約程度走低!
多款高效能核心部件已實現國產替代
商業航天賽道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中商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商業航天領域新增企業113272家,同比增長28.95%,預計2024年產業規模將突破2.3萬億元。《活動藍皮書(2023年)》顯示,2023年我國共實施67次發射任務,其中商業火箭發射20次,載人航天發射2次。
今年高交會期間,關於商業航天領域的展品十分吸引眼球。在科技巨頭產業鏈展館,南都灣財社記者看到,中國科學院展臺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展區帶來了多款面向商業航天的高精尖產品。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李保權向南都灣財社記者介紹,以此次帶來高交會現場的納型數字太陽敏感器、MEMS數字太陽敏感器為例,這個拇指大小的MEMS數字太陽敏感器,整機重量僅6克、精度優於0.02度、功耗35毫瓦、視場角130度X130度,是目前國際上效能最優、體積最小的數字太陽敏感器。“5年前類似產品還需要從歐洲進口,但現在該款MEMS數字太陽敏感器效能指標全面優於國外產品,完全實現了國產替代,已經在國內多顆衛星上成功應用。”
李保權表示,傳統的數字太陽敏感器價格基本都在10萬元以上,但此次展出的自主研發且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字太陽敏感器,可以將成本降至約2萬元,為我國商業航天衛星提供了質優價廉的產品,降低了企業的成本。
除了納型數字太陽敏感器,此次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還在高交會上帶來了納型星敏感器、微型微焦點X射線閉管、鐳射試驗單粒子效應技術和裝置等高精尖產品。
作為一個從業二十餘年的“老兵”,在李保權看來,我國航天技術的受制約程度越來越低。“像這些高效能的核心部件,十幾年甚至幾年前還依賴進口,現在都實現了國產替代,逐漸能感覺到,國產的核心關鍵部件、元器件越來越受到重視,產品受國外的制約程度越來越低。”
當下與未來:
關鍵技術仍需攻克,產業結構亟待最佳化
在投資領域,關注航天技術的業內人士亦有同樣的感受。北京新鼎榮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馳認為,2024年商業航天賽道或迎來爆發。
張馳在接受南都灣財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商業航天行業而言,如何能快速、低成本地部署低軌衛星,是目前行業內最迫切需要解決的事情。在他看來,隨著今年越來越多的衛星被送入太空,將為盤活商業航天產業鏈起到關鍵作用。
從行業發展現狀來看,“十四五”規劃中,航空航天被定位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提出,要加快建設航天強國;2023年下半年以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到商業航天,2024年正式將其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強調,要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
在正悅投資高階投資經理何藝娟看來,中國航天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商業航天企業發揮鯰魚效應,商業航天是符合國家戰略的潛力未來產業。中國商業航天從2015年開始發展,經過十年的沉澱,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不過,目前行業發展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何藝娟向南都灣財社記者介紹,從大型星座的建設進度上看,今年處於大型星座批次發射元年,上海垣信已經發射了兩批次18顆的衛星,預計將在2027年完成一期1269顆的組網,按照這一進度,每年的發射數量仍需要翻番。星網需要在2034年完成1.3萬顆衛星發射,預期進入批次發射階段的時間也不會太晚。
從火箭發射環節來看,目前以“國家隊”為主,特別是航天科技集團的長征系列火箭承擔了絕大部分的發射任務。民營火箭近幾年也有了數次發射,主要集中在小型固態火箭和一次性液體火箭,還未實現火箭的回收複用,未來的終局都是瞄準大運力+可回收+批次化的目標去邁進,真正降低發射成本。仍有很多的技術需要突破,必然的試驗測試時間是需要的。
從衛星整星製造環節來看,現在處於批次化的前期階段,前期做了很多統籌工作,包括但不限於供應鏈的整合、標準的制定和規範等。如何進一步降低成本、實現批產化、批產化如何保持一致性、產能跟上節奏等,都是未來面臨的挑戰。
“傳統航天的生產思路放到商業航天很多是不適用的,產業結構仍有很多問題需要正視及調整,需要有魄力的改革和發展。”何藝娟認為,商業航天未來要集中力量辦大事,需要統籌供應鏈管理、加強安全試驗意識、最佳化行業准入及相關審批環節,同時引導更多的耐心資本到商業航天產業投資中來,在遵循我國法律法規和國際外空規則的前提下鼓勵更加規範和有序的發展。
採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嚴兆鑫 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