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艮嶽軒,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關於北宋著名宰相呂端的文章。呂端是北宋時期的名相,在他的執政期間,不僅帶領北宋政府走向繁榮,而且在外交、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那為什麼成語有“呂端大事不糊塗”這一說呢?一起來看看吧。
襲承父位
呂端(935年-1000年5月9日),字易直,幽州安次縣(今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人。北宋初年宰相、詩人,後晉兵部侍郎呂琦之子、尚書左丞呂餘慶的弟弟。
由於呂端的父親呂琦曾任後晉的兵部侍郎,加之呂端少年時聰明好學,因此他最初以其父的官位蔭補千牛備身(就是接班的官二代)。歷任國子主簿、太僕寺丞、秘書郎、直弘文館,又轉任著作佐郎、直史館。
初露鋒芒
建隆元年(960年),趙匡胤(宋太祖)建立北宋,呂端調任太常丞、知浚儀縣,同判定州。
開寶八年(975年)七月,西上閣門使郝崇信出使契丹,朝廷授呂端為太常少卿,擔任副使。同年,呂端出知洪州,還未就職,改任司門員外郎、知成都府,並獲賜金紫衣,之後幾年出任參知政事,成為副相。
呂端,為官沈穩、冷靜,老成持重,有器量,當時名聲漸為人所知,在中書省任職的趙普對他的評論是:
“吾觀呂公奏事,得嘉賞,未嘗喜;遇抑挫,未嘗懼 ,亦不形於言。真臺輔之器也。”
說他向皇帝進言,無論是否被採納,都不會顯得高興或畏懼,有作為宰相的才能。
呂端儀表俊秀,處事寬厚忠恕,善交朋友,講義氣,輕錢財,好佈施。處事理政才華出眾,逐漸為宋太宗所賞識。早在呂蒙正為相之時,太宗就有重用呂端的想法。
在太宗與別人商量,打算任用呂端為相時,遭到部分朝臣反對,他們認為呂端“糊塗”。有人反對,說呂端為人糊塗並略舉事例 。宋太宗堅持說:
“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這就是歷史上“呂端大事不糊塗”名言警句的來歷。
拔擢為相
太宗決心拔擢呂端為相,太宗在皇苑大宴群臣,興奮之中作釣魚詩一首,其中有一句是:“欲餌金鉤深未達,磻溪須問釣魚人。”寓意明確要擢用呂端,幾天以後詔令以呂端代呂蒙正為相,並明令:“ 自今日始,中書事必經呂端詳酌,乃得聞奏。”
但宋太宗為了平衡朝臣關係,特別是對寇準的使用,恐有呂端官居相位以後在寇準之上,使寇準心中不平,就採取了一個臨時過渡的辦法,作為權宜之計。太宗讓時任參知政事的寇準與宰相呂端“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也就是說,讓呂端和寇準隔日輪流執掌相府大計,他倆平起平坐,太宗則從旁加以觀察。太宗這帝王術用的爐火純青。
決斷力
呂端在外交上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智慧。他善於透過外交手段維護國家的利益,保持與周邊民族的良好關係。
然而,呂端決斷大事的能力,究竟如何呢?
不久,西夏李繼遷屢屢襲擾西部邊境,宋保安的軍隊俘虜了李繼遷的母親。宋太宗痛恨李繼遷,準備將其母處死,獨召主管軍機的樞密副使寇準商議,議後寇準退出,路過呂端辦公的地方,呂端見寇準神態,便知其入內廷商討大事, 因而拉住寇準問: “君上有不準您告訴我這件事嗎?”寇準說:“沒有。”呂端說:“有關邊界上一般事務,我不一定去管;如果關係軍國大事,我身為宰相不能不知道。”於是寇準向呂端講述事情的原委。呂端問:“將如何處置此事?”寇準說:“將在保安軍北門外,將李氏斬首示眾,以懲戒李繼遷的叛逆。”
呂端說:“如果這樣處置,實在不是好辦法。此事請稍緩執行,容我再向皇帝稟奏 。”
呂端入見宋太宗說:“李繼遷這樣的背逆之徒,陛下今日殺掉他的母親,明天就能夠捉住他嗎?如果不能將李繼遷擒拿消滅,那不是進一步激起他的仇怨,讓他更加堅定的與您作對嗎?”
宋太宗覺得有理,忙問:“那應該怎麼辦?”
呂端說:“照我的想法,應該把她安置在延州善意對待、好好供養。這樣可以牽制李繼遼,雖然不一定馬上能引他投降,但可以牽動其心,畢竟他母親的生死命運操控在我們的手裡。不是進退自如嗎?”
宋太宗聽罷,連連拍著自己的腿,說:“太好了!如果不是你,差一點誤了大事!”當即決定照呂端的建議辦。
後來李繼遷的母親病死在延州。不久李繼遷也病死了。他的兒子李德明上表歸順了宋朝。從而證明了呂端主張的正確。
呂端敏感地覺察到皇帝與大臣密商軍國大事,以宰相之職而加干預。糾正了錯誤的決策。由此,更證明宋太宗對呂端“大事不糊塗”的評價是對的,他的確是大處著眼,棋高一著。
蓋棺定論
呂端主持推行了一系列內政措施,推動了北宋國內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他注重改革,透過減輕農民負擔,提高稅收管理效率,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民的福利。此外,他大力發展手工業和商業,推動了北宋經濟的繁榮。他倡導勤政廉潔,整頓官僚機構,提高政府的運作效率,使政府更加清廉高效。呂端的改革措施為北宋經濟的繁榮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所以,那些認為呂端是個糊塗宰相的人,其實只看到了表面。呂端大事並不糊塗,在他的治理下,北宋國力空前強盛,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國際地位崇高,他為北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鹹平三年(1000年),呂端去世,時年六十六,獲贈司空,諡號“正惠”。《全宋詩》錄其詩二首。
好啦!今天“艮嶽軒”就給大家分享到這裡,非常感謝您能耐心閱讀完此文。
【鄭重宣告】本文系作者“艮嶽軒”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及“艮嶽軒”允許,任何媒體、自媒體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喜歡的朋友們歡迎轉發、關注、評論、收藏,感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