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春節,很多up主都會自制一些“春晚代餐”,內容就是過去春晚中的精彩節目混剪。
因為提純度極高,都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相聲小品和頂流明星,所以也深受廣大網友的好評。
每年到了這些影片衝上熱門榜單的時候,你就該知道:大家又開始回憶過去的年味了。
讓我們念念不忘的年味是什麼?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對於我們共同的記憶——春晚來說。年味是馮鞏老師的一句“我想死你們啦”,是趙麗蓉的“麻辣雞絲”,還是趙本山的“沒病你就走兩步”。
現如今,無法再創造熱梗、而是全靠熱梗攢局的春晚,彷彿也像那些讓人回味無窮的年味,離我們越來越遠了…
永遠沒有創作瓶頸的博主“李蠕蠕”,為我們生動演繹(回憶)了年少時對過年的憧憬。
對於一個10歲的小女孩來說,過年期間僅次於收壓歲錢的喜事,就是置辦一套紅彤彤的新衣服。
雖然寒假裡天天都在睡懶覺,但是到了那個重要的日子,卻總會興奮地主動早起,對媽媽喊出那句:“媽!你該帶我去買衣服啦!”
畢竟也是陪媽媽燙頭的好寶了,媽媽自然也會狠狠滿足一下我們臭美的心情。
那時候,對毛茸茸的東西也是有一種莫名的執念,哭著喊著也要拿下那個掛著毛球的長筒紅靴子。
這麼寶貝的東西,回家以後根本捨不得讓它落地,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碎了。
連睡覺都要把它們小心翼翼地放在床上,就等著新年第一天穿著她大放光彩。
由於這段實在是過於真實,全國的姐妹們彷彿對上了接頭暗號一樣。
別看我們小的時候沒有網際網路,可是竟然默默做著同樣的事情,擁有同樣澎湃的心情啊…
還有人發了一張殘酷四選一的紅靴圖。
真的好難抉擇,蝴蝶結、毛球球、流蘇…每一個都無法割捨。姐妹們選哪個評論區見。
置辦好了行頭,接下來就要坐下來美美的吃一頓年夜飯了。
老舍先生曾在《北京的春節》裡這樣描寫道: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祭祖。
事實上,不論南方北方,過年最為重要的都是那一頓團圓飯。
年夜飯的快樂,從準備它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
在那個還不流行下館子的年代,家家戶戶想要準備一頓年夜飯,工程量多到要從半個月以前就開始下手。
一大早被爸媽叫起來逛市場,就算是硬著頭皮也要鑽出被窩。
因為這個時候的家長彷彿是能實現心願的聖誕老人,平時捨不得買的燒雞,在過年時也變得觸手可及了。
炸丸子、滷豬蹄、蒸包子…爸爸媽媽一邊做,咱就在一邊吃,備菜工作結束了,丸子也吃掉了一半。
不過沒關係,過年期間的小朋友都是有“免揍金牌”護身的。
到了大年三十當天,小孩桌玩玩鬧鬧,爸爸媽媽忙活準備飯菜,爺爺奶奶們坐著聊天打麻將。
等到全家人熱熱鬧鬧地坐上桌的那一刻,你會清晰地感知到,年真的來了。
即便是飯做多了,要從初一吃到十五,也有一種全家人其樂融融同甘共苦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的快樂。
吃完年夜飯,全中國的家庭都會有一個統一的動作:打開電視機,調到中央一套收看春晚。
印象中的春晚總是那麼精彩。
不同於現在大家在年前就開始預判破梗、提前押題,以前的春晚,每年都會提供大量的新梗,讓大家歡天喜地地玩上一年。
挖醬記得有一年寒假結束,班裡的同學互相借東西,都會聽到這麼一句:“不給不是我性格,給你我就上當了。”
什麼?你說趙麗蓉“宮廷玉液酒”的梗能玩一輩子?
也對啦,畢竟已經是中國人刻在DNA裡的神級暗號了。
到了現在,春晚不再是全家人準時蹲守的必看節目,取而代之的是每個人都無聲地盯著手中的手機。
唯一的快樂,或許就是好友推來的短影片:這個必看!也太好笑了!
短影片很好笑,但是被家裡的小朋友們排隊祝福新年好的那一刻,你就笑不出來了。
每當取出了嶄新的毛爺爺,給小輩包紅包包到手抽筋的時候,真的忍不住在心裡咒罵:這是什麼陋習,怎麼還沒有取締?
然而就像那句歌詞唱的一樣:“一代人終將老去,但總有人正年輕。”總有人是可以收紅包的小朋友。
小時候的紅包不是電子的,更沒有封面,因為重要的並不是它的外形,而是數量。
想要獲得更多的紅包,就要去見更多的親戚。
長大以後恨不得裝聾作啞不見人,小的時候上門拜年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不等媽媽囑咐那句“記得張口叫人啊”,自己就劈啦啪啦地吐出了一連串的吉祥話。心裡os:看我開學了不把其他同學統統比下。
不過快樂也總是短暫的。從親戚那裡接過大大小小的紅包,還沒來得及偷偷點清賬目呢,就被媽媽一句“小孩兒哪懂花錢啊,媽媽幫你保管”給沒收了。
媽:小時候幫我“存著”的壓歲錢,能不能跑贏通貨膨脹啊?
但小孩總是有很多和金錢無關的快樂。
小時候,每年大年三十快到零點的時候,家裡膽子大的人就開始穿衣戴帽,準備在鐘聲敲響的那一刻點燃最響的爆竹。
彷彿是誰家的鞭炮聲最長,誰家的煙花炸得最大,誰家就會在這一年過得和和美美、豐衣足食。
對於現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這件事,我們是真的理解,也是真的可惜。
那個時候不僅有鞭炮,還有各種各樣的花炮、甩炮、竄天猴…一個年過下來,新買的紅色羽絨服全身是洞,但是也不覺得可惜,畢竟下一個新年的時候,媽媽還會帶我去買一件新的。
堪比李時珍的皮的小男孩,炸完了牛糞炸井蓋,命不命的根本不重要,過年就是要把這偉大的發明玩個徹徹底底。
在對過往年味的追憶中,讓人最為動容的,就是那些曾經陪伴我們度過熱鬧除夕的人,永遠離開了我們。
曾經我們以為會一家人整整齊齊,哪怕不能365天日日相處,也總有團聚的一刻讓我們互訴衷腸。
可是我們終會長大,時間也終究會帶走一些人。在我們懷念年味的時候,其實也是在懷念與他們相處的珍貴時光。
在那些車釐子和砂糖橘還尚未成為頂流的年裡,我們卻擁有著五花八門、琳琅滿目的選擇。
那時候的快樂並不貴,卻歷久彌新。
過年真的不好玩了嗎?可是你看著小朋友們的臉上,明明還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原來笑容不會消失,它只是轉移了。
或許只是我們長大了,肩上的責任重了,生活中棘手的瑣事變多了,快樂的閾值也變高了。
有沒有想過,之所以過年沒有新衣服,是因為我們已經成了能隨時給自己買新衣服的大人;
之所以年夜飯的食物不再吸引人,是因為我們平時也能去下館子犒賞辛苦的自己;
之所以我們不再粘著爸媽,也是因為我們成為了讓小輩們默默崇拜的從遠方歸來的小姨。
我們不再那麼容易被滿足,是因為我們有了更高的期待。
我們成為了煩心事一大堆的社會人,卻也擁有了掌握人生哪怕那一點點自主權的、獨立的大人。
這些自主權雖然需要犧牲一些快樂,但是也專屬於我們自己,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轉移。
所以呀朋友,你可以懷念曾經的“年味”可貴,但是千萬別因此哀嘆絕望。
因為我們應該去、也有能力去創造屬於未來的,更新更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