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維偉曾經的球隊擊敗了劉維偉現在的球隊,浙江已是聯盟強隊,青島還只能算是一支黑馬,也許他們未來會成為現在的浙江,甚至超過現在的浙江,但,不是現在。
兩隊的打法基本相同,絕大部分進攻都圍繞中鋒的擋拆開展進攻,少量給射手的無球掩護。兩隊相同的還有資源配置,青島內線有楊瀚森,射手有王睿澤,浙江內線有餘嘉豪,射手有吳前。
結果,交出的基礎資料也驚人地相似:
青島外線命中率41.9%,浙江是41.4%;青島的投籃命中率是51.5%,浙江是50.0%;青島籃板39個,浙江只多了3個;青島楊瀚森拿了27分5助,浙江餘嘉豪26分5助攻;青島射手王睿澤15分,浙江吳前14分。
那麼,問題是,為什麼青島會輸了12分?
搶斷!
青島本來就是一支擅長防守的球隊,但在浙江面前,的確只能稱作是後來者,浙江徹底拉開比分,靠的正是一波防守反擊,程帥澎和吳前先後命中了追身3分,一整場浙江逼得青島送出了20次失誤,所以,導致在總體出手數上,浙江比青島多了12個左右,多了這麼多出手,贏了12分也就不奇怪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青島距離成為一支聯盟頂級的防守型球隊還有些距離,距離成為一支聯盟頂級的進攻型球隊,還有很大的距離。
不過,儘管劉維偉在浙江時沒有遇到餘嘉豪,但是在青島,他遇到了楊瀚森,因為楊瀚森的存在,青島可以少走很多浙江曾經走過的彎路,曾經的浙江受困於內線無人,外援的物色又不太成功,每每到了季後賽都馬失前蹄。楊瀚森儘管還只是個新秀,但他的實力肉眼可見,他可以成為青島在攻防兩端的建隊基石,距離青島的崛起,其實只差楊瀚森適應聯盟並與球隊建立默契,也許只需一到兩年。
撇開這場比賽的結果,單說這兩位幾乎預定了未來國家隊5號位輪換組合的潛力新星,餘嘉豪和楊瀚森可謂是一時瑜亮,基本上打成了平手。
餘嘉豪出戰44分鐘,拿了26分9板5助攻5蓋帽,其中5個前板,真實命中率是67.7%,超過了聯盟94%的中鋒的賽季平均值;楊瀚森出戰44分鐘,拿了27分12板5助攻,其中3個前板,真實命中率高達80%,超過了聯盟所有中鋒的賽季平均值。
餘嘉豪看起來命中率沒有楊瀚森高,但不能簡單粗暴地拿命中率來對比,3分通常比2分命中率低,但效率未必,在進攻端對球隊的價值也不同,同樣的,中距離通常比籃下的命中率低,但效率和對球隊的價值自然也不同。
餘嘉豪的優勢在於身材更高大、手感更柔和並且有一定的中距離投籃,劣勢是對抗略顯不足,即籃下的背打不太佔優,所以,這種特點決定了餘嘉豪不得不在小圈之外有更多的出手。
資料顯示,餘嘉豪的籃下頻率只超過了聯盟44%的中鋒,但是中距離超過了60%的中鋒,命中率方面,籃下超過了94%的中鋒,中距離命中率超過了79%的中鋒,也就是說,餘嘉豪更喜歡在中距離終結,而且效率高,在小圈以內終結時,一般是機會比較好的時候,所以能確保一定的效率,至少說明,餘嘉豪是個聰明的球員,他知道什麼時候該終結,什麼時候該傳球。
楊瀚森的優勢是低位腳步技術紮實、同噸位下腰腹力量較好,對抗轉身比較迅速,劣勢是對抗平庸、中距離投射一般。所以,楊瀚森的終結在小圈附近效率更高。
資料顯示,楊瀚森籃下出手和中距離出手的頻率剛好超過了聯盟68%的中鋒,但是不同的是,籃下的命中率超過了81%的中鋒,中距離的命中率只超過了46%的中鋒。論球商,不能說楊瀚森比餘嘉豪差,但受困於手感不佳,楊瀚森比起餘嘉豪,選擇的侷限性比較大,更多的時候,他只能靠籃下的背打,幸好,他的腳步技術在CBA中鋒裡算是頂級的,沒有之一!
誠然,這一場,楊瀚森的中距離投籃成功率不低,但餘嘉豪出手了更多的中距離,既要出手量,又要效率,一般很難同時做到,只要不是特別低,其實都可以接受。餘嘉豪的中距離其實有很強的戰略意義,他可以利用擋拆之後外彈,接球出手 ,楊瀚森將不得不離開禁區去幹擾,所以籃下就城門大開,非常危險。楊瀚森的中距離,絕大多數情況下是餘嘉豪主動給空位,王世龍可能不相信楊瀚森能投中那些空位。
事實上,王世龍賭錯了,楊瀚森中距離是7投6中,效率非常高。而且,他是在體能極具消耗的情況下交出的資料,下半場開始,楊瀚森就已經開始大喘著粗氣,明顯體力透支,也許適應了CBA的強度,心肺逐漸趨於平衡之後,楊瀚森在攻防兩端的表現還要更好。
適應強度?
對,楊瀚森在去年升入一隊之前,打的僅僅是青年聯賽和零星的U系列賽,比賽的強度和頻次遠不及CBA,所以,越是跟浙江這種防守型球隊較量,越是出戰更多的時間,越是考驗楊瀚森的體能儲備,所以,這也為楊瀚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術是一方面,體能是另一方面,體能會影響技術的發揮。
對比之下,三年級、跟他同樣打了44分鐘的餘嘉豪並不存在體能的問題。
總而言之,未來,關於兩人的較量還會有很多次,我更樂於看到他們共同進步,未來共同為中國男籃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