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支球隊准入提交資料不合格,泰山隊因禍得福,或被免於降級處罰
文/姜詩華
有關第二批處罰名單的公佈日期,目前看依然是存在很大變數,但無論怎樣,山東泰山和上海申花等多支涉及到假球的中超球隊,始終是輿論關注的焦點。特別是有訊息說只扣分不降級的處罰方案,並未得到官方證實。不過,任何事情都是相互聯絡的,昨天是各傢俱樂部向足協提交准入資料的截止日期,據知情人士披露:多支球隊准入提交資料不合格。在筆者看來,泰山隊或因此被免於降級處罰。
昨天是各級聯賽准入提交材料的最後期限,有多家中超、中甲俱樂部都沒能拿到全部球員、工作人員簽字確認的工資獎金確認表,其中不乏一些老牌球隊甚至冠軍球隊。按照中國足協的要求,俱樂部所提交的准入材料,必須是內容包含人員工資、獎金髮放確認資訊的完整材料,不得弄虛作假。但事實上,真正不欠薪的中超球隊也就在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就包含山東泰山,儘管泰山隊也傳出過俱樂部資金捉襟見肘的訊息,但那是體現在球員的稅務問題和獎金方面,球員的基本薪資,泰山隊並未拖欠。
11月25日更新的國際足聯註冊禁令披露系統顯示,目前仍存在轉會註冊禁令的國內職業足球俱樂部包括滄州雄獅(4條)、廣州(1條)、江西廬山(3條)、梅州客家(1條)、武漢三鎮(9條)、延邊龍鼎(2條)。這意味著,這幾家俱樂部仍存在合同糾紛或欠薪、欠債問題。考慮到有些球隊從2024賽季進行中,就多次曝出欠薪、球員討薪的問題,換句話說,這些球隊能不能出現在明年的中超賽場上,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種情況下,中國足協對於一些涉及假球的俱樂部處罰,就得綜合考量了。就要考慮問題處理的嚴肅性,更要考慮職業聯賽的完整性,俱樂部的退出與否,足協並不能完全決定。但是對於一些俱樂部的處罰方案,足協還是很大決策權的,在經濟大環境不景氣且中國足球需要恢復元氣的情況下,對於那些影響力較大、球迷基礎深厚、不存在欠薪的俱樂部球隊,即使涉及一些問題,但也很難做出頂格處罰。很簡單,一旦有些俱樂部因為經濟問題退出,再因為一些俱樂部因為假球降級,中超聯賽也就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