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版的《米蘭體育報》用頭版一角和多個版面論述:在橡樹資本入主國米半年之後,藍黑軍團將在建隊引援策略方面,醞釀半年內的第二次重大轉型——降低薪資的同時,更敢花轉會費。
為便於理解,本文援引義大利評論員阿爾託貝奇的說法,國米半年內的轉會思路,從A方案變為B方案,如今可能調整為C方案。
所謂A方案,是張康陽時代的思路:用大量的免籤、低價引進老將的轉會,來降低現金流支出,代表人物是恰爾汗奧盧、姆希塔良、哲科。
好處是可以提升即戰力,且現金流壓力不大,避免資金鍊斷裂,重演當年基地水電費都交不起的悲劇。
弊端是,免籤球員並不是真就便宜。薪資普遍高於市場上的球員是一方面,很難有升值空間是一方面。此外,經紀人、中間人也會分一杯羹,國米這幾個賽季的“佣金”支出都是意甲球隊裡最高的。而且這樣的轉會運作幾年後,難免讓球隊陷入老化危機——如今歐洲豪門的首發平均年齡大多是在25-27歲,國米8成的場次都在30歲左右。
國米這些年使用“A方案”,其實一個重要原因,是張康陽時代現金流極度短缺。張康陽失去國米控股權也正是因此,事實如此,無需多說。
所謂B方案,是橡樹資本入主國米後一開始採用的策略:用低廉轉會費引進一些年輕人,希望他們能成功上位,迅速升值,代表人物是帕拉西奧斯。
今夏國米的一些轉會(如奧古斯托的買斷、澤林斯基和塔雷米的免籤)都是在橡樹資本入主前定案的。
橡樹入主後,國米敲定的轉會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3人:國米大約花費總計1400萬歐元,買下年輕中場託帕洛維奇、阿根廷國奧隊的蒂亞戈-羅馬諾,以及年輕後衛帕拉西奧斯。但如今,前兩者只能棲身國米預備隊(U19梯隊),後者雖然跟隨一線隊訓練,但出場時間很少。
這種純刮彩的轉會,好處是一旦刮出大獎,那就能賺得盆滿缽溢,但問題是,這些球員多數沒有意甲經驗,有的甚至連踢歐洲賽事的經驗都沒有,教練很難上來就啟用,形成戰力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失敗率很高。
按《米蘭體育報》的介紹,在推行B方案受挫後,國米可能調整策略,推行C方案:減少高薪老將和免籤轉會,也不再寄望於花幾百萬去刮高風險彩票,而是會嘗試引進一些“展示出至少部分價值”、“為效力豪門做好了至少一半準備”的球員,即便球員需要耗資2000-2500萬也不是問題,甚至,橡樹資本不需要國米先通過出售來獲得轉會資金,如果要為這樣的轉會找個代表人物,那會是:勞塔羅。
勞塔羅加盟國米的轉會費,算浮動達到2500萬。他加盟國米前就已經是阿根廷數得上的新秀(是2018年的阿甲最佳新人,2017年南美青年錦標賽的金靴獎),轉會時在阿甲射手榜上位列第一。
類似的轉會,在意甲比較多見:比如AC米蘭花費2100萬引進的普利西奇,亞特蘭大花費2500萬引進的雷特吉等,均屬此列。
橡樹資本入主之前,國米是玩不起這種C模式的,因為球隊確實現金吃緊。
但如今,形勢發生了變化。加州財團當然不缺現金。當然,他們也不會不計成本的為國米燒錢好像莫拉蒂一樣,他們花的轉會費,是希望用其他方式賺回來:比如降低薪資、稅款省下成本;比如引進的“半成品”能夠實現增值;再比如高價出售球員,賺取大筆的資本收益,等等。
簡而言之,C方案不會改變一點,橡樹資本還是希望國米轉型成為“人才加工型球隊”。相比起B方案,只是“加工”的原材料,從低價新星,變為中等價位的“半成品”。但總得來說,球隊還是會遵循高賣低買、追求財政平衡的經營思路。
《米蘭體育報》還指出,橡樹資本還有其他一系列計劃,比如全力推動新球場建設,比如更換商業主管、人事主管和首席營收官,接下來希望從沙特和美國多籤贊助等等。
這些今天就不談了,因為在意甲這片江湖,上述這些想法固然美好,但真正要落實,阻力來自方方面面。有譜了再議不遲。
但轉會思路的調整,很可能從現在開始就直接影響國米。
其影響包括但不限於:冬窗還有1個月開啟,1月是運作免籤的關鍵時期;此外,不少前途未卜的老將,合同還剩最後幾個月,是留是走,若走的話替代者是誰……等等。這些問題,接下來我們一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