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東、陳夢和馬龍退出世界排名後,雖然劉國樑聲稱他們能以外卡身份參加國際比賽,但心灰意冷的他們在問題沒解決之後涉足國際比賽的機率不大,即使不退役也只能參加國內賽事,這樣的話誰的損失最大呢?馬龍全身而退完美落幕,不存在損失之說,有人會說樊振東喪失了職業生涯的黃金期損失最大令人惋惜,非也,不是樊振東而是陳夢。
先來看馬龍,巴黎奧運會後只參加了家門口的北京大滿貫賽,賽後表示這是他最後一場國際比賽,此後馬龍以學生身份參訪了寶島臺灣,獲得了島內球迷的熱烈歡迎,以亞洲隊隊長身份參加了首屆“老瓦杯”友誼賽,成了推廣乒乓球的大使,和劉詩雯一起跨越大洋來到美國慶祝“乒乓球外交”53週年活動,成了友誼的使者,這些活動都預示著馬龍已逐步遠離乒乓球賽場,退役只差官宣而已,退出世界排名只是例行操作而已,只是好巧不巧碰到了也退出世界排名,論損失的話,馬龍毫無損失完美落幕而已。
再來看樊振東,有人說他退出世界排名損失最大,27歲的年齡正處在職業生涯的黃金期,從小練球不就是為了在巔峰期大殺四方揚名立萬嗎,即使參加四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也才31歲,比馬龍參加參加東京奧運會還小,到時候能蟬聯奧運單打的話就能比肩馬龍的雙全大滿貫,這樣的機會怎能錯過,唉!樊振東就以這樣決絕的姿態斷送職業生涯太不值得了,戛然而止,豈不令人惋惜,這樣看樊振東損失最大也沒錯,這隻能寄希望新成立的工作組審查wtt規則,徵求大家意見後問題能圓滿解決,樊振東能早日恢復世界排名,重返世界賽場,所謂的損失就會煙消雲散。
最後看看陳夢,樊振東退出世界排名犧牲了自己職業生涯的黃金期,確實損失不小,但要說損失最大則不敢苟同,其實緊隨其後退出世界排名的陳夢損失最大,為啥這樣說呢?那就來分析一下,馬龍已雙圈大滿貫,就此退役也了無遺憾,樊振東別看才27歲已是絕無僅有的金滿貫,就此退役不能像馬龍成就雙滿貫是遺憾,但比未能實現大滿貫的陳夢相比不可同日而語,本來再過幾個月就能參加多哈世乒賽,然而陳夢卻義無反顧的選擇緊隨樊振東之後退出世界排名,孜孜追求的大滿貫夢想都放棄了,誰能和這樣的損失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