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體壇資訊,關注賽場內外。
已經過去的2024年是奧運年,對於絕大多數運動員來說,能否圓夢奧運都是最大的目標。
“國球”乒乓同樣如此,儘管世錦賽含金量普遍認為最高,世界盃也很重要,但只有拿到奧運冠軍才是球員的終極目標。
2024年巴黎奧運會女單決賽,當時世界第一與陳夢隔網而立,這是兩人連續兩屆會師女單決賽,最終結果還是陳夢笑到最後,成為繼鄧亞萍、張怡寧之後,第3位衛冕奧運女單冠軍的女子球員。
而孫穎莎則十分遺憾地再次與冠軍擦肩而過。
其實對於國乒選手來說,誰拿冠軍是手心手背都是肉的艱難選擇。
相信談起那場決賽時,很多球迷依然歷歷在目。
本來按照雙方的綜合實力對比,早已經脫胎換骨的孫穎莎是更被看好的一方,然而決賽裡,陳夢的反手變直線策略非常奏效,在場上壓制了孫穎莎的發揮,使得莎莎不得不吞下連續兩屆輸掉決賽的苦果。
時隔半年,孫穎莎在面對《乒乓世界》雜誌專訪時,終於首次談起那場決賽。
當被問是否重新觀看女單決賽那場球的影片錄影時,孫穎莎坦言沒有去覆盤。
至於原因,孫穎莎告訴記者:
“真的還沒有,因為我現在想讓自己放空一段時間。”
由此可見,雖然孫穎莎很堅強和樂觀,但輸掉奧運決賽的打擊還是很大的。
而在談起決賽輸球的原因時,孫穎莎直言,陳夢決賽的發揮比想象中的要好,她的準備,在場上的表現以及每個球與球之間的銜接,都比自己做得好。
孫穎莎說,雖然在奧運期間自己和陳夢之間的交手中贏得多一些,其實也只是幾分球的差距,但到了奧運決賽,陳夢比自己更加冷靜,所以之前幾分球的差距就彌補回來了。
輸掉女單決賽對於任何球員的打擊都是很大的,更何況孫穎莎連續兩屆都遺憾遺憾失利。
很多球迷對於孫穎莎輸球后做了什麼非常感興趣,孫穎莎也是首次回答了這個問題。
女單決賽結束後的當天晚上,孫穎莎表示心情很不好,沒有回奧運村,而是和二人在外面一邊聊天一邊溜達。
孫穎莎說:
“因為我和他(邱貽可)心情都不好,但聊的具體內容我真不記得了,腦子都是蒙的。心情挺壓抑的,我們覺得如果回到奧運村裡,會更難受。。。”
看到莎莎決賽後的反應,相信很多球迷都會感到心酸和遺憾。
很多球迷都知道,巴黎奧運會上孫穎莎身兼多職,除了女單、混雙外,還有團體賽要打。
而更加殘酷的是,女單決賽之後只有一天的調整時間,就必須面臨團體賽的考驗。
那麼,孫穎莎是如何做到輸掉女單決賽、備受打擊時堅強地走出來並幫助球隊拿下團體賽金牌的呢?
“需要調整,重新出發。期間劉主席、秦老師(秦志戳)、李指(李隼)和邱導一直在給予我鼓勵。我知道,一定要去頂一頂,因為這是為國而戰的比賽。這個問題的原理、我自己身上的責任,其實自己很明白、很清楚,但你身在其中時,要一天就"跳"出來,挺難做到的。。”
對此,各位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