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是的生日,對於很多出自根寶基地的球員來說,大年初二回基地看看師父,吃吃餛飩,成為了保留“節目”!只是這一回,徐指導的一席話經過發酵引發了爭議。
每一次見到這些從崇明島走出的弟子,徐指導都不忘敲打一番。這一次徐指導就敲打了張琳芃:“你國家隊的時候就激動了,當初你在那表態退出國家隊,我想這是最大的一個錯誤。你知道吧。當時因為你那句話,因為你責任心強啊,我們這裡出去的球員責任心多強你知道吧。你那時候冷靜一點,如果冷靜再想一想,沉默就是冷靜啊。你想想如果當時你不講這句話,你可能現在還是國家隊隊長。當時你那股氣沒了,人是活一口氣的。人在做事爭一口氣。這口氣一錯,玩完。所以你們以後都要三思。”
在敲打的同時,徐指導也一如既往的給弟子提出了要求——“最終目標是達到國家隊的水平,為什麼我一直說我是一個極其努力的教練。如果你們衝出亞洲,那我還沾光,成功了。沒衝出亞洲,那就說明還不夠硬,硬道理就是衝出亞洲。”
當然這一回,徐指導在跟弟子們攀談時的個別言論,也引發了巨大的爭議——“我們那些球員包括小范(),你去跟計程車司機吵架幹嘛;不是把你貶低了嗎?你身份跟人家一樣嘛?這個你們都要記住”!
此話一出,立刻在網路上引發爭議。在反對者看來,徐指導這番話是在貶低計程車司機。
那為何徐指導會說出這番話呢?這源自於給武磊支招,如何處理網路暴力和謠言。
徐指導的本意是,武磊跟外界吵就是貶低自己。而徐指導所舉的案例是20年前,范志毅在高架上跟計程車司機發生衝突。他之所以舊事重提,顯然是希望弟子們能引以為戒,無需跟外界發生不必要的矛盾。
其實徐指導的表述,大意並沒有什麼問題。而站在徐指導的角度,過生日,弟子們來看他,他其實是把這樣的場合當成了家宴。而在家庭內部進行交流時,有時候說話尺度大一點,很多時候說了也就說了!
但問題在於,雖然這是家宴;但家宴現場有一群媒體,且還被媒體直播了,那就相當於是在公眾場合。那麼在公眾場合,這種有貶低計程車身份的言論,就不太合適了,此言一出自然就會引發爭議。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徐指導的這番表態,其實也在無意中透露出一個現狀——中國球員、教練,甚至可以說中國足球圈,普遍存在一條鄙視鏈。
比如說出自崇明島的傅歡,當年就在社交平臺上諷刺球迷只能擠地鐵。
出自崇明一期的蔡慧康,在朋友圈嘲諷自家球迷“修燈泡”。而這兩年屢屢多次走上風口浪尖的武磊,之前也在上港的主場,質問自家球迷“你能當教練嗎?”
當然這條鄙視鏈,也不僅僅存在於球員和球迷之間,在中國足球圈內部也同樣存在。比如說徐根寶的某位大弟子,就曾在私下嘲諷宮磊——“別看他在央視瞎B逼,他什麼技戰術都不懂”。
不管徐指導有沒有嘲諷計程車司機的意思,但中國足球的這條“鄙視鏈”就是普遍存在的。而在某種程度上,這種“鄙視鏈”就是中國足球當下的一大可笑之處。
不管是計程車司機還是球員,都是不該區分貴賤的職業。何況這些年中國足球的戰績已經夠菜了,那麼當“青訓教父”都覺得自己在球迷面前高人一等,那麼自視甚高的師父教出自命不凡的徒弟,倒也是青出於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