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路發達的今天,戈培爾效應是無處不在。乒壇當前就流傳著這種效應,呈現愈演愈烈之勢。戈貝爾效應確實有暗示效應,看起來似乎什麼都沒說,可是似乎什麼都說了。很多時候謊言並不能成為真理,但是重複多遍的謊言還不允許被戳穿,許多人就會把它當成真理。
在當前網路發達的時代,各種資訊是撲面而來,使得很多乒乓球迷很難分辨真假。本身大資料就有那種篩選的功能,如果一個乒乓球迷對哪一個話題感興趣,平臺就會不斷地向你展現。久而久之就會給球迷造成一種直觀上的判斷,認為他們感興趣的事情都是真的。
王楚欽跟就深受戈貝爾效應之害,這兩名選手在一起搭檔混雙組合,彼此之間的默契非常好,平時也是非常好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兩人的成績非常出色,贏得了很多球迷的認可。時間一長球迷就不這樣認為了,非要認為兩人在談戀愛。
隨著巴黎奧運會的結束兩人合作混雙的次數在減少,但是很多粉絲卻專注於兩人在賽場之下的各種互動資訊,在這方面他們已經達到了欲罷不能的地步。而且給和孫穎莎起了一個很別緻的稱呼叫“兩小隻”!不知道這個稱呼代表了什麼是說他們年輕,還是說他們這些粉絲心目當中真實的形象。
孫穎莎跟王楚欽作為國乒的優秀選手,確實在賽場之上展現出了頂級的競爭力。球迷的關注點應該是他們在比賽當中的發揮和成績,可是現在卻被引導到線下去了。很多粉絲聽不進不同的意見,凡是聽到批評之聲,就一味地去對抗爭辯。
這讓王楚欽和孫穎莎揹負了很多爭議,也增添了很多煩惱。雖然這兩個人是國乒最受歡迎的選手,但是也帶來了很多困擾。因為他們每次出行都被粉絲圍得水洩不通,而且他們在比賽的過程當中,現場的球迷清一色地給他們加油,也讓他們的競爭對手在賽場之上受到了很大幹擾。
很多球迷也發現,現在的乒乓球觀賽球迷跟以前是完全不一樣了。因為很多觀賽的球迷並不懂球,其實觀看乒乓球比賽是以欣賞為主的,要給賽場之上的選手更大的尊重。但如今在乒乓球的比賽當中,選手經常受到看臺上的球迷噪音干擾和鐳射筆干擾,甚至能夠影響到裁判的判罰。
王楚欽跟孫穎莎參加的各類比賽當中,觀賽的球迷最多。很多球迷確實是奔著這兩人來看比賽的,這兩個選手確實比較受歡迎,但是現在的輿論導向跟以前是不一樣了。很多球迷可不是奔著他們的比賽表現來的,而是在比賽當中捕捉他們的互動鏡頭。
他們在比賽當中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會受到粉絲的關注。這給王楚欽和孫穎莎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困擾,不得不說這就是輿論宣傳的效果。現在很多輿論有一些重複性,精心設計一些儀式帶來催眠效果,很多時候資訊過於統一會讓球迷產生錯覺。
有些輿論觀點確實在模糊王楚欽跟孫穎莎這對組合的競技屬性,著重向粉絲展現他們默契的一面,暗示性地告訴這些粉絲兩人之所以有默契性,那是因為兩人並非是普通隊友,而是戀人關係。
其實並非一開始就有球迷這樣認為,但隨著孫穎莎跟王楚欽都排名世界第一,讓很多粉絲產生了這兩人真是一對的想法,為什麼兩人能夠長期保持第一的位置呢?實際上隨著WTT賽事積分制的普及,參賽次數越多的選手獲得的積分確實更高。
巴黎奧運會週期國乒教練組在孫穎莎和王楚欽這邊投入了很多教練資源,重點培養這兩個選手。很多球迷以為這都是選手的功勞,沒有想到國乒在背後的巨大付出和投入。很多粉絲看到的只是表象,因為並不是所有的球迷都真正懂球。
懂球的球迷不光懂乒乓球技術,而是能夠看到更深層次的一面。他們能夠看到選手的訓練以及備戰情況,根據選手的訓練和備戰情況以及教練資源的投入度,來預判選手在賽場之上的表現。當戈培爾效應顯現的時候,就是展現球迷判斷力的時候。
在當前資訊化的時代球迷的理性判斷顯得格外關鍵,因為很多輿論觀點不光有模糊性,也有片面性。這很容易讓粉絲產生盲目性的跟隨心理,很難完全明辨是非。只有拓寬資訊的渠道面才能夠撥開重重迷霧,球迷只有不斷學習,增強分析與辨別能力,才能夠抵禦虛假的輿論資訊。
球迷不能被各種蠱惑資訊洗腦,只有這樣才能夠成為真正的球迷,做出正確的選擇與判斷,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乒乓球選手負責,這樣能夠營造更好的觀賽環境,有利於乒乓球整體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