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圍棋史上,敢叫板主辦方的只有兩位棋手。一位是聶衛平,另外一位就是柯潔。
聶衛平抵制了第二屆應氏杯,柯潔罷賽了第29屆LG杯。
他們兩人的做法放在其他棋手身上,是想都不敢想的。因為棋手是要靠比賽來生存的,舉辦方就是職業棋手的大金主,哪一個棋手敢和大金主唧唧歪歪?更不要說對抗了。
韓國的演藝明星表面看起來非常的風光,但實際他們生活的非常沒有人格,也非常的悲慘。例如2009年自殺的著名影星張紫妍,她的遺書透露大金主讓她陪誰她就得陪誰,哪怕是在自己父親的忌日也不行。還有一些高層人士非常的變態,最後她實在受不了潛規則和性剝削,29歲的她選擇了自殺。
這個事件在韓國鬧得沸沸揚揚,但最終也沒怎麼樣,韓國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韓國的財閥依然在韓國呼風喚雨,許多涉案人並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
盧武鉉和文在寅是想改變這一切的,因為他倆都是平民總統,並且充滿正氣。最後他們一個被逼自殺,另一個也差點進監獄。
因此在韓國,是沒有棋手敢對舉辦方說三道四的。不要說抵制,就是提反對意見甚至提個建議都不行。例如對韓國棋院有些做法看不慣的李世石就被迫退役。
例如這次LG杯,韓國棋院臨時增加的將棋子放在棋蓋上的新規則可能就沒有事先徵求棋手的意見。卞相壹在賽後說,他認為這樣的規則對比賽沒有什麼意義。結果這句話在公開見報的時候就被刪掉了。當韓方準備這麼幹的時候,棋手只能配合也必須配合。
棋手要生存,就要參加比賽。如果沒有金主投錢,哪來的比賽?何況韓國的大財閥控制的不僅僅是圍棋,而是方方面面。棋手即便退出了圍棋行業,依然逃不出財閥的控制。
聶衛平和柯潔為什麼敢抵制主辦方?因為他們兩個人都已經火出了圍棋圈了。聶棋聖就不要說了,江湖地位極高,甚至都曾經婉拒過國家體委主任,也就是現在的國家體育總局局長之職。
聶衛平抵制第二屆應氏杯,芮乃偉和江鑄久參賽只是一個表面因素和導火索。本質的原因是中國圍棋協會認為比賽不能是舉辦方想怎麼幹就怎麼幹。這的確是一個雙方認識的問題,應老先生當時說,就像我請人吃飯,我想邀請誰就邀請誰,還需要你同意嗎?
但聶衛平就是這麼硬氣,他就是選擇了罷賽,同時中國圍棋協會集體抵制了第二屆應氏杯。這可是被稱為圍棋奧運會的應氏杯,冠軍獎金高達40萬美元。你能想象哪個運動員敢抵制奧運會嗎?
聶衛平和柯潔經常對他看不慣的事情發表意見,他們兩人也被網友調侃為大嘴。
例如聶衛平對中國足球就非常不滿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公開說掃黑還不徹底,應該把中國足球協會的人都抓起來。並且說,如果自己當足協主席,會把足協官員和男足全部開除,他們不學無術,還沒腦子。這妥妥就是棋聖版的馬斯克,除了他恐怕沒人敢說這麼硬的話。
圍甲欠薪很多年,沒有一個人敢公開表達意見。但是19歲的柯潔就公開炮轟,為自己和其他欠薪棋手鳴不平。圍甲欠薪這個事因為柯潔的影響迅速發酵引起了重視,得到了解決。
像這次LG 杯,如果換成其他的棋手可能也就認了。雖然憋了一肚子氣,但畢竟也得了個亞軍,也得了50多萬元獎金,看在錢的面子上就算了。如果抵制舉辦方,更有可能得到的結果是被韓國棋院全面封殺,不能參加韓國方面舉辦的比賽。所以很有可能就退一步海闊天空了,雖然實際是退一步越想越氣。
普京有一句名言,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
聶棋聖和柯潔敢抵制主辦方,是因為他們有這個實力。因為有這個實力,所以他們可以表達憤怒。因為有這個實力,他們可以讓主辦方做出妥協。
所以棋手得了再多的世界冠軍,也無法和一個世界冠軍也沒有的聶棋聖相比。
有的棋手可能以前認為我和柯潔差不多,但經過LG杯這一件事之後,就會認識到自己和柯潔不是差不多,而是差的太多。
柯潔和聶衛平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因為他們骨子裡都有一股正氣和大無畏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