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節不保”出自宋代楊萬里的《清虛子此君軒賦》,意思是已經到了晚年卻未能保住自己的節操或名譽,或者指事情快成功的時候卻失敗了。
目前看,一年多以前選擇出山執教北控,恐怕也是一個會讓他晚節不保的選擇。
1963年出生的閔鹿蕾15歲時進入北京男籃三隊。1982年,閔鹿蕾進入北京男籃一線隊。閔鹿蕾在跟隨球隊征戰2個賽季CBA聯賽後,於1997年正式退役。退役後,閔鹿蕾成為北京首鋼男籃助理教練,1999年,閔鹿蕾正式成為北京首鋼男籃主教練。
後來的故事大家較為熟知,2011-12賽季CBA聯賽,閔鹿蕾率領北京首鋼獲得了隊史首個CBA總冠軍,之後在2013-14賽季和2014-15賽季實現了四年三冠,建立了北京王朝。當時北京的陣容外援和莫里斯,國內孫悅、李根、翟曉川、朱彥西、方碩、李學林,如日中天。尤其是馬布裡當年的領導力,甚至讓人懷疑,閔鹿蕾最大的戰術就是信任馬布裡。
而後來北京成績的下滑,首鋼便讓他出任總教練,明升暗降架空了他。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便是年滿60的他終於從北京首鋼退休,受北控聘用,接替馬布裡出任北控主教練。
北控水務財大氣粗,在買人方面絲毫不比上海差,青訓簽下廖三寧,從八一找來張帆、鄒宇宸,天津買來孟子凱、金鑫,加上選秀的陳國豪,本賽季又從四川買來朱松瑋,從深圳打包購入薩林傑、沈梓捷,外援簽下得分能力很強的裡勒和特萊斯,可以說北控的陣容足以和任何球隊掰掰手腕。
如果說第二階段由於本土後衛的傷缺,他們戰績差一些還能理解,但廖三寧和張帆未曾缺陣時,第一階段北控也只有6勝3負。對陣新疆隊時,面對幾乎全員00後的新疆隊,北控反而打的像個生瓜蛋子,閔鹿蕾在戰術和臨場指揮方面也被劉煒拿捏。
其實,閔鹿蕾能帶給北控的已經很多了,面對球隊之前懶散的作風,他在上任後實行了“軍事化管理”,包括督促鄒宇宸的減重,都讓這支球隊的作風跟馬布裡時期相比進步不少。但似乎他能帶給北控的也就這些了,北控如果想走的更遠,換帥是必不可少的,看看如今聯賽戰績出色的廣廈、新疆、山西、遼寧等隊,無一不是少帥執掌。
或許閔指導仍有想證明自己的想法,想證明自己在北京的成功不止是靠馬布裡,但從北控陣容和這兩年的戰績來看,似乎重新出山是個錯誤的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