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小羅
最近又到了我的“年度飯局”時刻,參加這場飯局的人都是“年度朋友”。“年度”的意思是,我們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城市裡,但平時不見面,線上也幾乎不聊天,只在過年之前找個時間吃頓飯。這個奇怪的習慣已經維持了5年。
由於時間跨度大,“年度飯局”上,朋友們的變化也格外明顯。就拿今年的飯局來說,我發現其中一位朋友雖然走路依然帶勁,面相卻蒼老了不少,據說他一直在研究買什麼釣竿,怎麼做魚餌,想在春季冰雪融化後成為“釣魚佬”。問題是,他剛剛27歲,不太符合我對“釣魚佬”的刻板印象。
另一位朋友即將35歲,是飯局裡年齡最大的人,最近幾年在科技大廠之間反覆橫跳,收入不升反降,焦慮情緒翻了幾倍。他今年也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從2024年7月開始構思自己的遊戲。他興致勃勃給我講了一大套設定,目標是“做一個博古通今、包羅永珍的心理恐怖傑作,結尾要把玩家感動到淚流滿面”。
朋友以《激戰2》的地圖作為基礎,講述他“曠世傑作”的世界觀
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這個遊戲目前還處在構思階段,朋友之所以會有這種看上去不切實際的想法,大機率也是因為即將達到“被企業最佳化的年齡”,在各個方面都顯得焦慮。回想起來,我和其他朋友對這件事的反應也是以調侃為主,帶著“真的嗎,我不信”的表情,問他:“做得完嗎?賣得出去嗎?下屆TGA能拿個年度遊戲嗎?”
面對調侃,朋友倒是沒生氣,而是開始聊他的心路歷程。他在2024年初第一次玩了《賽博朋克酒保行動》,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搜遍網際網路的每個角落,找來千奇百怪的資料研究這款遊戲,甚至也有開個小酒吧的想法。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酒保行動”讓朋友下定決心做個自己的遊戲。
聽到這裡,我們都笑了,因為這款遊戲我們早就推薦給他,但在前幾年,他還帶著一些“婆羅門”心態,看不上“野路子蹦出來的小東西”。沒想到,人終究逃不開“真香定律”,玩了之後沉迷其中,才體會出遊戲的好。
其實我很能理解這個朋友的心態,總有一些事物讓我們覺得相見恨晚。如果他能早幾年開始玩《賽博朋克酒保行動》,說不定會早點開始動手,也許現在已經把遊戲做出來了。但俗話說,“遲做總比不做好”,下定決心做事,永遠也不嫌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