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劇中,明蘭和蓉姐在明蘭嫁給顧廷燁前就見過面,明蘭去宥陽老家途中遇到水賊,被顧廷燁救下,是蓉姐捧來熱湯給她喝。
顧廷燁後來特意將蓉姐送回汴京,跟著長柏家大娘子家上私塾,也是明蘭提醒的。
明蘭能對才見過一面的蓉姐都那麼憐惜,知道女子生存不易,希望顧廷燁能給蓉姐更好的安排。
明蘭一直是聰慧的,她在對待家庭、婚姻和子女的問題上,總是深思熟慮、處事得當。
在劇中,明蘭嫁給顧廷燁後,收養了蓉姐,讓她上學,明曉道理。還手把手教蓉姐看賬理家。
要知道,剛嫁入侯府,接手府中中饋,明蘭是很忙的,她都沒有輕慢蓉姐的意思,讓蓉姐跟在自己身邊並親自教養。
明蘭這麼重視蓉姐,但卻沒有將她記在自己名下,這一行為引起了不少觀眾的疑惑。那麼,明蘭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在當時的封建社會背景下,收養子女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
明蘭是盛老太太做主,去宥陽老家祭了老家宗祠,得家中族老同意才能記到嫡母頭上。
明蘭從庶女能變成嫡女,是有先決條件的。那就是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的身份地位很高,她是勇毅侯嫡女下嫁,三房又以盛老太太這一脈發展最好,盛紘在老太太的幫助下,仕途順暢,自然什麼都聽老太太的。
明蘭嫁給顧廷燁,就算是以盛家嫡女身份出嫁,對於顧廷燁及侯府來說,明蘭都是高嫁。
要過繼嫡女,不是顧廷燁一人能說了算。還得侯府各房族老同意。
在當下顧廷燁跟侯府其他各房勢同水火,還有一個最會作妖的白蓮花小秦氏,有這些人在,如果將蓉姐記入名下,就像一個人頭上梳滿了小辮子還到處亂竄,只能任人拖拽拿捏了。
尤其是對於明蘭這樣的盛家庶女來說,收養子女更是需要謹慎處理。在劇中,明蘭作為一個庶女,就算被記名成嫡女,也只是出嫁時身份好看罷了。
大家還是背地裡一口一個“小庶女”叫著。她的身份和地位並不高,如果貿然將蓉姐記在自己名下,不僅會引來其他人的非議和質疑,也可能會給蓉姐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困擾,還可能給顧廷燁的仕途造成影響。
其次,從明蘭個人的角度來看,她是一個非常理性、務實的人。
在劇中,明蘭收養蓉姐是因為她看到蓉姐被其生母所忽視,處於一種無人照料的狀態。明蘭出於保護蓉姐的角度,才將她留在自己身邊。
但是,將蓉姐記在自己名下,對於明蘭來說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明蘭當時還沒有生育,如果蓉姐被記到自己名下,那就是嫡長女,原著中華蘭這個嫡長女是何等風光,嫡次女如蘭常常被華蘭壓得死死的。
華蘭如蘭是一母所生尚且如此,明蘭不會允許有這種情況發生。
而且,將蓉姐記為嫡女,就會對蓉姐的未來負有更多的責任和義務,這無疑會增加明蘭的負擔和壓力。
不像王氏,王氏將明蘭記為嫡女,一則是老太太要求,她拒絕不了,二則明蘭就算為嫡女,明蘭一應事宜一直是老太太操持,不用她操心。三則王氏不比明蘭,並不精明,也看不長遠。
最後,從劇情的角度來看,明蘭不將蓉姐記在自己名下也有其深意。
在劇中,明蘭雖然是一個庶女,但她卻擁有著超乎常人的智慧和眼光。她清楚地知道,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女子的人生道路是十分受限的。
她希望蓉姐能夠擁有更加廣闊的人生舞臺和更多的機會,而不是被自己的身份所限制。
成為嫡女,身份縱然珍貴,但權利和義務是相對的,你享受了多少,相應的你也要付出比別人多得多。
就像英國公嫡女小沈氏,新皇登基時為了聯結新舊臣之間的關係,讓沈國舅和英國公聯姻,英國公只有一獨女,但其他房下還是有不少嫡女的。小沈氏沒有退卻責任,說既然自己頂著嫡女的身份享受了更多的尊榮,輪到她做出犧牲時,沒有自己退縮將其他人推出的道理。
像小沈氏這麼尊貴的身份,她和沈國舅的婚姻都幸福不到哪裡去,其他女子縱使有好的出身,又有多少選擇的餘地呢。
因此,明蘭故意不將蓉姐記在自己名下,而是讓蓉姐以一個獨立的身份成長和發展。她希望蓉姐能夠擁有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而不是被自己的身份所限制。
原著中,蓉姐最後是嫁給了青梅竹馬,常嬤嬤的孫子。這場婚姻聽起來不怎麼樣,但知道內情的,自然知道,蓉姐是嫁得很好的。
蓉姐所嫁是自己所喜,這是多少古代女子求而不得的。並且常嬤嬤的孫子也很爭氣,以後發展必不會差,加上明蘭給蓉姐的嫁妝,絕對是很豐厚的。
蓉姐的婚姻,放到現在來說也是頂頂好的。
人性都是利己的。像這樣,每個人都各得其所,各自歡喜,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