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淡季市場,由傑森·斯坦森主演的《養蜂人》為院線注入動力。
在北美,《養蜂人》用時兩週便突破3000萬美元,與新版《賤女孩》一道佔據榜單前列,同時也得到影評人和觀眾的肯定;若與海外合計,《養蜂人》的總票房已迫近8000萬美元,成為今年首部登頂全球榜首的新片,將為米高梅帶來不俗的投資回報率。
值得一提的是,傑森·斯坦森上個月曾被前助理指控性侵,雖然本人此後予以反駁,還是讓不少人預測《養蜂人》票房可能會受到影響。從目前來看,在有新的後續之前,這一傳聞似乎不會影響到傑森·斯坦森的作品成績。
緊追勁敵連奪次席,目標受眾差異明顯
據The-Numbers統計,《養蜂人》在提前場進賬240萬美元,數倍於去年《敢死隊4》的同期成績(75萬美元)。
從12號開始,《養蜂人》共鋪開至北美3303家影院,首週末票房達到1658萬美元,單館收益為5018美元,超出《敢死隊4》(804萬美元)逾一倍;在計入“馬丁·路德·金紀念日”的收益後,《養蜂人》前四天共斬獲1874萬美元,排在新版《賤女孩》後居亞軍。
來到次周,《養蜂人》微增27家影院至3330家,週末收益下滑48%至860萬美元,跌幅優於蟬聯榜首的《賤女孩》(59%),總票房也順利突破3000萬線,為今年首部達標的R級電影。
《養蜂人》由大衛·阿耶執導,並和斯坦森一道兼任製片人,發行方為被亞馬遜納入麾下的米高梅,劇情講述強大秘密組織“養蜂人”(Beekeepers)的一名前探員為了遭詐騙而自殺的朋友復出,企圖對進行網路釣魚詐騙的公司展開報復行動。
在觀眾構成上,《養蜂人》的購票者中62%為男性,其中18至34歲的觀眾佔42%,且45歲以上的比例達到38%;按種族劃分,白人、西裔、非裔和亞裔各佔44%、22%、17%和11%,還有6%為其他群體。
相比之下,《賤女孩》的女性佔比高達71%,與《芭比》相同而低於《泰勒·斯威夫特:時代巡迴演唱會》(82%);另外《賤女孩》在18至34歲組別的比例也衝至67%,且白人、西裔、非裔和亞裔各佔52%、26%、11%和8%,兩片在目標受眾上體現出明顯的差異化。
從口碑來看,《養蜂人》的爛番茄新鮮度為70%,影評人對斯坦森在動作驚悚片中的發揮予以肯定;另外《養蜂人》的爆米花指數達到93%,觀眾表示其“節奏快、動作場面豐富”,為斯坦森的粉絲“提供了他們所期待的一切”。在IMDb上《養蜂人》得到6.8分(共1.2萬個評價),好於《賤女孩》(6.3分)等競爭對手。在映後環節,《養蜂人》的CinemaScore評分為B+,好於《賤女孩》和《克拉倫斯之書》得到的B。
與此同時,翻拍自同名百老匯音樂劇的《賤女孩》完成周末兩連冠,累計票房已超過5000萬美元,走勢仍領先2004年的原版電影;再加上爛番茄雙指標錄得71%和63%,《賤女孩》可望在整個1月份長線續航。
相比之下,《國際空間站》於19號亮相後落袋306萬美元,未能躋身榜單前6名之列;由IMAX操盤的演唱會電影《皇后樂隊在蒙特利爾》(Queen Rock Montreal)展開四天限定放映,在387家影院便拿到2百萬美元的預估票房。而由阿娃·迪韋奈編劇和導演的《起源》則登陸125家影院,雖然近83萬美元的成績只排在15名開外,但以單館收益計則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皮克斯動畫《心靈奇旅》在被直送Disney+逾三年後,由迪士尼首度投放至北美1350家影院,但公映兩週後僅拿到87萬美元,未能在院線市場掀起波瀾;為了紀念哥倫比亞影業成立一百週年,索尼也將《蜘蛛俠:縱橫宇宙》重新帶回466家影院,以近176萬美元壓過兩部迪士尼作品。而日本雙雄《蒼鷺與少年》和《哥斯拉-1.0》則穩健掘金,週末跌幅雙雙控制在三成以下,且後者將由東寶推出黑白版本,有機會延續其現象級的票房表現。
據IMDbPro統計,在《賤女孩》和《養蜂人》再度包攬前兩名後,北美週末大盤縮水逾三成至6531萬美元,較之“馬丁·路德·金紀念日”連假有顯著下滑,凸顯檔期結束後新片的競爭力不足。截至24日,北美月度總票房累計至4.19億美元,對比去年由《阿凡達:水之道》領銜的全月收益(5.85億美元),預計將錄得雙位數的跌幅。
主創生涯再添亮點,預算合理盈利可期
對扎克·施奈德而言,《月球叛軍》標誌著他導演生涯的新起點,為離開“DC擴充套件宇宙”後接手的最重磅專案。
自從在《正義聯盟》後期製作時因理念衝突和家庭變故退出後,施奈德曾在一段相當長時間內淡出公眾視野,
對斯坦森而言,《養蜂人》是向中小成本專案的迴歸之作。
中小成本不代表沒有機會出成績,哪怕是排除《速度與激情》和《巨齒鯊》等大熱系列,《養蜂人》目前所取得的成績在近年斯坦森出演的電影中相對靠前,高於《人之怒》(831萬美元)和《金爆行動》(314萬美元)。
事實上,在斯坦森獨自擔綱的動作片中,上一部開畫破千萬的電影是《機械師》,其在2011年初以1142萬美元亮相,最終本土止步於2912萬美元。以此觀之,《養蜂人》將為斯坦森的履歷增添亮麗的一筆。
而在大衛·阿耶的導演序列中,《養蜂人》已是首映成績第三高的作品。自備受爭議的《自殺小隊》之後,阿耶的職業生涯一度面臨不小的危機,其間僅有2017年直接在Netflix上線的《光靈》和2020年的《收稅人》,後者登陸大銀幕時正值影院歇業的高峰期,最終僅以全球131萬美元收官。
在多年的蟄伏期後,《養蜂人》讓阿耶久違重回千萬線以上,僅次於《自殺小隊》(1.34億美元)和《狂怒》(2370萬美元),體現出在動作片領域的嫻熟技巧。
受到良好風評的助推,《養蜂人》在第二週的前兩個工作日曾升至頭名,終結《賤女孩》長達10天的霸榜之旅,足見R級動作片在淡季影市的號召力。事實上,《養蜂人》可望成為斯坦森首部北美超5000萬的非大製作電影,併為與阿耶的後續合作打開了機會之門;而在金字招牌《奎迪》之外,米高梅對於將《養蜂人》系列化自然更有信心。
此外,《養蜂人》在海外院線也有出色發揮。據Comscore統計,《養蜂人》首周共進軍53個國家和地區,北美之外便斬獲2114萬美元,力壓《賤女孩》登頂全球榜首。其中《養蜂人》在內地院線一馬當先,德國、墨西哥、澳大利亞和英國等也突破百萬線。《養蜂人》在次周擴映至60個市場,繼續以微弱優勢領先《賤女孩》,雙週累計已迫近8000萬美元。接下來《養蜂人》還在以色列、冰島和挪威等地定檔,即將成為今年首部破億的好萊塢電影。
由於《賤女孩》的海外收益佔比相對較低,公映兩週後累計至1620萬美元,與本土合計則超過6000萬美元。從1月下旬開始,《賤女孩》將陸續登陸德國、阿根廷、菲律賓、新加坡和匈牙利等,要追及原版1.3億美元的總成績並非易事。當然,《賤女孩》的拍攝預算僅為3600萬美元,《養蜂人》的製作成本據信則為4000萬美元左右,兩片為派拉蒙和米高梅收回投資應不成問題。
在《賤女孩》和《養蜂人》搶佔院線資源之際,眾多頒獎季種子選手也在積極佈局。在本週二剛公佈的第96屆奧斯卡提名名單中,暑期檔鉅製《奧本海默》共入圍13個獎項的角逐,威尼斯金獅獎得主《可憐的東西》以11項提名緊隨其後,《花月殺手》和《芭比》分別拿到10項和8項,《音樂大師》、《美國小說》、《墜落的剖析》、《滯留者聯盟》和《利益區域》也有不俗斬獲。除《音樂大師》為Netflix出品而基本跳過線下外,多部熱門佳作都陸續確定北美擴映計劃。
具體來看,《花月殺手》將從前一週的16家影院拓展至941家,全球放映地點預計超過1000家;而《奧本海默》和《滯留者聯盟》將雙雙新增逾1000家影院,《可憐的東西》和《美國小說》則分別擴充890家和852家。隨著小金人的爭奪戰漸入佳境,這些口碑強片將在影市持續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