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晚,從節目單正式曝光後就讓人沒有了“胃口”。
和過去相比,語言類節目越來越少了,也越來越沒什麼看點。
可能大家想看的,也是沈騰等人表演的小品吧。
不過,在這種歌舞居多的春晚上,沈騰小品也難有什麼出彩的地方。
想當年,春晚最讓觀眾惦記的節目就是小品。
那時的小品可謂群星璀璨,湧現出眾多喜劇演員,經典節目是層出不窮。
不只有趙本山等人小品,還有諸如鞏漢林、蔡明等人小品同樣吸引人。
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老一輩喜劇演員逐漸淡出春晚,最後是“一個不留”,大家都離開了春晚這個大舞臺。
除了小品外,相聲曾經也輝煌過。
像馮鞏等人相聲,還讓人記憶猶新。
可惜好景不長,相聲比小品更早“凋零”,很快就在春晚舞臺風光不再。
如今,春晚舞臺上岳雲鵬擔任了相聲主力干將。
沒了辛辣和諷刺,唯有賣弄自己嘴皮子,說著說著就開始唱,或對對子、猜謎等,諸如此類,毫無看點。
倒不是岳雲鵬沒有過好作品,而是在春晚這個舞臺上岳雲鵬也只能那麼演。
否則,作品過不了審。
真正好的作品過不了審,或被無情“閹割”,剩下的自然是味同嚼蠟的東西。
看了,只是感覺尷尬,並不可樂。
爛梗、尷尬,成為春晚語言類節目“標籤”,也是觀眾對這些節目的評價。
觀眾的笑聲越來越少,不再守在電視劇旁盼著某個演員出來。
春晚,就像一個“背景”,在每家每戶“展示”著。
大家看著就圖個喜慶。
搓麻將、打牌、刷手機等等,可能看都不看一眼電視。
儘管如此,春晚還是收視率最高。
這個毋庸置疑。
全國人民都在同一時間段開啟電視,電視裡無一例外都播放春晚,收視率不高也不可能。
舞蹈節目,歷來是春晚節目質量中最高。
一片祥和,大家載歌載舞,其樂融融。預示著祖國繁榮昌盛,表現了人民群眾的幸福安康。
熱熱鬧鬧的春晚,烘托出美好氣氛,似乎才是最為重要。
至於節目精彩與否大家愛看與否,變得無足輕重。
我只管編排節目只管讓舞臺變得絢爛,只管讓大家看了喜慶,足矣!
今年語言類節目只有6個,已經少得可憐。
這6個語言類節目還沒什麼看頭,只是舞蹈的另一種形式,以語言為載體給表現出來罷了。
大家看了,清湯寡水一般,很快就忘記。
像過去那樣辛辣諷刺的小品沒了,哪怕說一說事實傳遞一下人民群眾的心聲,都已經徹底銷聲匿跡。
唯有的,不過蜻蜓點水式的淺嘗輒止,不過是以歌頌為主,順便逗大家一笑而已。
甚至於想讓大家發自內心的一笑,都勉為其難了。
整體看下來,春晚語言類節目很平庸很無聊,幾乎沒什麼“亮點”。
哪怕大家期待中的小品演員,同樣沒有拿出應有水平,也沒有如大家所想的那樣演出世間冷暖和人生百態!
不過隨著科技發達,倒是一些高科技開始在春晚舞臺上變得“搶眼”。
炫技術,炫舞美,春晚顯得越來越“好看”和更加“漂亮”。
這種“漂亮”乍一看“搶眼”,看完後卻興趣索然。
哪怕春晚最忠實的觀眾都忍不住起身,說一句“真沒看頭”。
說白了,載歌載舞,奼紫嫣紅,熱鬧的是他們,與我何干?
春晚,或許到了後來僅僅是一臺歌舞晚會,讓大家當成歡聚一堂的“背景”!
除此,我們已經看不到昔日風采,更看不到想要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