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旅遊季,總有磨刀霍霍聲。
春節小長假,吉林長白山的一個計程車司機,出門沒看黃曆,按“慣例”宰客掙昧良心錢。萬沒想到這次偷雞不成蝕把米,一腳踢到熱火炭,“鞋”都給燒沒了。
腫麼回事呢?
2月17日,曾以一句“使出洪荒之力”圈粉無數的世界冠軍,中國游泳國家隊運動員傅園慧,和親友一起去吉林長白山旅遊。不料被包車司機半路要求加錢,不給就拒絕前進……
原來只聽說東北民風粗獷,能動手絕不吵吵。如今看來,也能打坐參禪,憑你天王老子、王母娘娘,雷劈電閃,我自巋然不動。
當然,這是玩笑話。出租司機百分百不知道面前的小姑娘有“洪荒之力”,不然,網路時代,都懂名人效應,他還不至於貪婪到火中取栗。
眼看就要被扔到了高速上,傅園慧不得不上網求助。吉林文旅部門當然知道輕重,不到兩個小時就幫她擺平了。
不僅如此,當晚20:42,長白山景區也釋出通報,公佈兩件事:
第一,司機潘某某無從業資格,換句話說就是黑出租。(特地強調這一點,應該是洗白一下當地旅遊業,告訴遊客只要你們透過正規渠道包正規計程車,利益還是有保障的)
第二,根據相關條例,對潘某某頂格處罰,處以3萬元罰款。
整件事並不複雜,吉林文旅迅速反應,馬上行動,處理結果大快人心。
但短暫的掌聲之後,很多人陷入了沉思,大家不約而同的在想一句話。這句話,最終透過央媒給問出來了:假如被勒索的不是傅園慧呢?
事實上,傅園慧長白山被宰,只是揭開了旅遊業的暗黑一角。所以,我們今天借央媒的提問,討論幾點。
第一,假如被宰的不是傅園慧,結果會如何?
其實這個答案已經有了,無獨有偶,跟傅園慧同一天上熱搜的,還有普通人田某某。據遊客自述,一家5口人報團去雲南麗江旅遊,同樣遭到了“勒索”,被當地導遊要求買價值5萬元的玉鐲。
5萬元,對普通人而言不是小數目。何況遊客覺得玉鐲的品質不值這個價格,於是拒絕購買,結果就被趕下旅遊車。
田某某一家的遭遇和傅園慧的情況類似,同樣是拒絕額外附加的不合理消費,同樣給趕下車,也同樣的把黑司機在網路曝光了。
然而,結局卻沒有傅園慧那麼爽,甚至有點窩火。
傅園慧的遭遇曝光後,當地第一時間介入,那叫一個雷厲風行。而再看看田某某一家,網路曝光後等了一天沒回應。隨後,又發了一段長影片,這才引起社會關注。
事件上了熱搜後,麗江文旅雖然也聯絡旅行社,給一家五口另行安排了車輛。但之後的措施顯然後勁不足。比如對田某某要求的導遊當面道歉,回覆是導遊正在接團。
what?出了這樣的事難道不應該馬上讓涉事導遊停職,整頓整個行業嗎?改導遊還能大搖大擺的接待遊客?就差說一句“懶得搭理你”了。
看起來,麗江文旅對此類事早已司空見慣,在他們眼裡:多大點事兒!
事發2月13日,時隔五天,2月18日,輿論倒逼、媒體電話轟炸下,麗江文旅才終於拿出了態度:已立案調查!
事實上,雲南這類事件還真是不是個例,經常整理碎片時間的小夥伴們都知道,黑導遊幾乎是雲南的一道特色菜,每年旅遊季,雲南都能曝出幾起導遊或辱罵、或脅迫遊客消費的新聞。
只要不涉及到旅遊方面,雲南那就是七彩的。一涉及旅遊,那就是妥妥的黑色雲南。
以前操作模式都是以極低的價格報團,而那些跟團的導遊是沒有酬勞的,他們只能透過遊客旅行時的購物消費獲得抽成。遊客買得多他們拿的抽成就多,買的少甚至不買的話,導遊這一趟基本等於白跑了。
既然遊客來都來了,宰一頓再走唄,反正這輩子也見不著了……明明是劫匪,換個馬甲就成了“導遊”。
所不同的是。據田某某自述,此次他們一家五口三大兩小,報團價格1.7萬,人均3500。比起以往消費旅遊團動輒三五百,低到懷疑人生的價格,這個價格屬正常甚至小貴的範疇。
即便如此,也難逃強迫消費之災。看出來如今掙錢難了,“劫匪”們都不遵守行規,不遵守遊戲規則了。
瞧,傅園慧的事,普通人遇上會怎樣?這就是答案!
這,還是一家五口反覆求助網路的結果。還有為數不少,信奉出門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遊客,遇到類似的事兒也就吞下憋屈,破財免災了。
更何況,很多時候不是你發個求助影片就能上熱搜的,那些隱入塵煙的不知道有多少。
比如長白山這個黑司機,不知道“得逞”了多少次。這次不過是常在河邊走,終於溼了鞋罷了。
第二,傅園慧事件解決後,卻迅速刪除了當初的求助微博……
此舉,當然是當地文旅部門在一通星級服務後,再好言相求刪帖。這是老套路了,例如口罩期間那個封閉在家的西安青年,因為翻牆出去買饅頭被保安揍一頓胖揍,之後問題得到解決了,不僅刪除當初的求助微博,還努力的替相關部門解釋。
這難免讓人心裡有些不舒服,就像你圍著一面大旗振臂高呼了半天,突然發現旗子自己消失了,喊了個寂寞。
當然,細想想,求助者的舉動也可以理解:當初的訴求既然已經解決,人家的態度或卑微到塵土,或把手擱在你軟肋上,無論哪種可能都很難拒絕刪帖要求。設身處地的想一下,換了我們自己,應該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所以,尋根溯源,就要問一下相關部門,遇到相關問題,就是一刪了之嗎?一味的遮蓋就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嗎?
就像央媒在發出一連串的質問後,說問題交給文旅部門作答。但是,吉林文旅不僅沒作答。詭異的是,今天上午,這件事在各網站的熱搜榜上,就像被大風颳跑了,乾乾淨淨一字不見。
預測一下,類似題材的文章今天發出後也會限流。
上行下效,傅園慧事件上熱搜後,當地網友也紛紛出來實力護短。東北人就是直爽,上來就破口大罵。
還有人說:宰客的事情哪裡都有,為什麼就盯著東北黑?蹭熱度……
還有人說:事情發生在長白山,你憑什麼黑整個吉林?這是地域黑,你來過東北嗎?東北人招你惹你了?
我理解當地網友維護家鄉、熱愛黑土地的一片熱忱。畢竟一個村子的名聲壞了,沒有姑娘肯嫁過來,本村男人就得打光棍兒。
但,不能因為別的地方也有宰客現象,你長白山就可以宰的這麼理直氣壯吧?
看看人家當初淄博出現餐飲商家宰客,淄博人是怎麼做的?如今的淄博熱度不再,只是因為它缺乏旅遊資源,但淄博良好的口碑久在人心。
就不提淄博,看看你們的兄弟爾濱,元旦期間狂寵南方小土豆的熱浪中,也出現過出租車宰客的事,爾濱人是什麼反應?
如果此時此刻吉林網友們站出來安撫遊客,譴責計程車司機,我覺得更顯格局。這樣不分青紅皂白護短,只會讓人感覺窮山惡水,誰還敢去旅遊?
當然,吉林網友也不都是炮仗屬性,也有站出來和稀泥的:這種壞人是極少數的,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政府處理還是很及時很給力的。
用蟑螂原理來說,既然發現了一粒老鼠屎,那暗處不知道有多少老鼠。有“軸哏”的媒體人就上網搜了搜,遊客在社交平臺控訴的個案,堪稱海量。
所以說,口碑,不是靠嘴硬維護出來的!
是癤子總要出膿,貼塊創口貼蓋住,只會讓病情反覆,內調外治才是上策。有了問題,捂嘴不是辦法,不如大大方方直面問題,治理根本方能杜絕。
恰如央媒的靈魂三連拷:光天化日之下,誰給司機這樣的膽量呢?這是個案呢,還是普遍的現象呢?為什麼總是被動應付、不能主動出擊呢?
城市品牌不是靠在舞臺上和遊客跳跳舞,或者穿上民族服裝,化個美美的妝,在雪地裡縱馬馳騁打造的。
脫下華服,多到市井走一走,你才能找到自身經年不愈的癤子在哪裡,你才知道該怎麼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
是吧?文旅局長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