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看完第六案,懸著的心終於死了
《大唐狄公案》,或許可以埋了。
狄仁傑是國產劇老熟人,近期播出的古裝探案大劇《大唐狄公案》,再一次將視角對準了這位“東方福爾摩斯”。此劇以70多年前著名漢學家高羅佩的同名原作為底本,講述狄仁傑拜官之初,履職各地屢破奇案,同時破解自己身世之謎的故事。
強大的演員陣容和多達22名的國內外編劇團隊,讓它在開播前吊足了觀眾胃口,結果一播即撲,吐槽聲接連不斷,豆瓣評分始終在及格線徘徊。
2月20日晚,第六案沙漠追兇更新結束,萬萬沒想到,這個總編劇口中最具吸引力的案子,也不過是又一次“新瓶裝舊酒”,讓人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觀眾懸著的心,終於死了。
製作很大,效果很差
懸疑推理、奇觀冒險與狄仁傑IP相結合,再加上週一圍、鍾楚曦、王麗坤、張嘉益、張若昀、李晨、陳都靈等演技派演員的參演,讓《大唐狄公案》在開播前以站內預約超800萬的資料打破優酷預約數歷史記錄,彷彿宣告了此劇註定成為現象級的爆款大劇。然而,buff越滿,口碑越慘,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老實說,這部劇不是完全沒有誠意。開頭幾集,鋪陳背景、夯實人物,從面色黝黑駐守邊關計程車兵,到將荔枝從劍南道販賣到長安的小商人、四方而來參加科舉考試的讀書人,再到老管家洪亮頭上對應著“槐花黃,舉子忙”典故的槐花,都鋪陳著大唐的風土人情。還有黃金案中的“古代黑科技”牽星板、雨師傳說中出自《山海經》的雨師赤松子等文化元素,也反映出編劇的確下了很多功夫。
但是,製作團隊似乎忘記了把技能點加在適合的屬性上,這些精心設計的細節並沒有被有效地融合在劇情中,最終導致“五邊形戰士”沒成型,反而攢出來個殘次品。
從內容體量來看,《大唐狄公案》有32集、9個單元,按照引出案件、收集線索,爆出疑點,設定反轉、成功破案的線性順序,平均3集半一個案件。看上去內容足夠豐富,也是當下觀眾喜歡的快節奏,實際上卻讓劇情非常跳躍,缺少步步深入的推理細節,使得故事支離破碎。部分情節的設定還十分老舊,比如開篇為了體現狄仁傑的智慧,編劇竟然用了“浮油斷案”這個被用過無數次的梗,處處都泛著一股陳腐味兒。
從角色塑造來看,雖然有一眾實力演員的加盟,但他們的表演並不貼合角色。特別是週一圍飾演的狄仁傑,總透著一股子油膩、輕浮味兒,與大眾心中的形象相去甚遠,以至於有觀眾建議將劇名改為《大唐油公案》。
此外,劇中的狄仁傑還與王麗坤飾演的歌伎曹安談起了戀愛,原著中的男助手馬榮則被性轉,整出狗血三角戀讓人大跌眼鏡。探案劇不是不能談戀愛,但《大唐狄公案》在處理感情線時顯然沒有掌握好平衡。案子沒辦好,只想著談情說愛,總顯得不務正業。
如此狄仁傑,觀眾們應聲而來考察新劇的熱情有多高,看到成品扭頭就走的速度就有多快。《大唐狄公案》撲得無聲無息,也就不足為怪了。
主題乏味,劇情混亂
《大唐狄公案》採用單元劇的形式,鳳印案、屏風案、黃金奇案、雨師傳說、紅亭子、沙漠追兇、空葫蘆、雲雀啁啾、朝雲書館等九大案,彼此獨立又與主線呼應。導演李雲亮曾表示,為了讓各單元形散而神不散,他們從主線設定和人物信仰兩個方面入手。
先說主線。劇中原創了一個意圖顛覆朝廷的組織,名為黑焰。這個組織不僅與狄仁傑父親之死有關,還和女主角曹安有過些許過往。國事、親人、愛情,主線關聯了狄仁傑的成長命運,將各單元串起來了沒錯,但與之相關的種種線索,看似懸疑,實際一眼就能望到頭,真的沒勁透了。
再說人物信仰。劇中的狄仁傑是一個尊崇律法的人,反覆強調要堅持大唐律令。所謂“人世無常,義理永存”,是全劇的底色,也是第六案沙漠追兇直接點明的主題。
案子很簡單,說白了就是法理與情理如何兩全的問題。只是編劇提出了矛盾,卻沒有能力解決矛盾,只能解決矛盾的載體。劇中為了反抗虐待而發動兵變計程車兵周長義戰死、姦淫幼女卻因無證據而逃脫律令制裁的韓詠南被黑焰成員殺死,這樣的結果,事實上幫助狄仁傑迴避了最尖銳也最現實的問題:當法律無法懲惡揚善時,應該如何做?
此外,口口聲聲說“任何人,任何時候,都不能夠讓情理大於法理”的狄仁傑,在此前案件中對兩個隨從做出的違法舉動一放再放,是雙標還是單元編劇沒對好“顆粒度”?
當然,作為一部懸疑劇,這些都不是重點,最重要的是懸疑能不能吊到觀眾胃口、推理是不是足夠精妙,這部電視劇最大的硬傷在於沒有把硬核推理和邏輯細節作為第一要義。
整部劇,要推理沒推理,要證據鏈沒證據鏈,線索不是全靠巧合就是有頭無尾。助手馬榮在資料庫裡隨手偷的東西,就能成為破案的關鍵,雖然事後證明,她的“隨手”只是別人的精心安排,但那麼多卷宗,幕後之人憑啥知道馬榮就會拿那一卷?
所謂的細節鋪墊也是笑話,和紅亭子案中被解釋為可能是風把它吹走了的遺書線索一樣,讓人莫名其妙。狄仁傑如同開了上帝視角,隨隨便便就可以把案件推理出來,然後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對著兇手一頓輸出,兇手還毫不反抗、自動交代,看得人如芒在背、如鯁在喉,簡直比劇本殺還無腦。
同為狄仁傑探案的故事,1987年的《狄仁傑斷案傳奇》豆瓣評分高達9.1,演員孫承政塑造的狄仁傑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狄公白月光”; 2004年梁冠華主演的《神探狄仁傑》,更是狄仁傑IP宇宙的巔峰,“元芳,你怎麼看”至今仍是網路流行語。與前作對比,投資更大、場面更精美的《大唐狄公案》口碑不佳,恰恰說明了好故事、高立意而非大製作,才是市場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