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希望你真的不為人知。
國產愛情片的那些“完美”特質,它幾乎踩了個遍,就連邱澤在片中的斷腿形象都可以說充滿了刻意為之。
如慢鏡、旁白、爆金句、MV,一套元素按需組合,恨不得每個人都萎靡不振,每一秒都將配樂拉滿,感情又莫名其妙又沒有鋪墊。
全世界都在阻止主角相愛,但他們沉迷於自以為是的自我感動和無緣無故的疼痛,做些看似很偉大,其實很尷尬的事,為賦新詞強說愁。
故事極其空洞,AI好歹都有個起承轉合,情緒特別零散,一陣一陣的,好像想起來的就歇斯底里一下,忘記了就陽光明媚了。
反派的作用可有可無,過來打個醬油,撈兩句臺詞就領盒飯,價值觀本來就是俗套的愛情觀,但為了強上正能量,加了緝毒線。
所謂虐心都是糟心,沒苦硬吃,然後打動自己,但銀幕前的觀眾一臉茫然,人物無邏輯支撐,虛空而來的情愫又怎麼讓真實存在的人認同。
尤其是不要動不動就學王家衛了,硬上他那一套,到頭來都是惺惺作態。
因此沒有王家衛的實力就不要寫那麼矯情做作的臺詞,就算寫了,演員沒有接近張曼玉的演技就不要讓他們無感情的朗讀並背誦全文。
不然觀眾太受折磨,還要為導演的自作聰明的蒼白無力買單,可況片中的緝毒線和愛情線是完全割裂的,基本上屬於各演各的,然後透過剪輯強行剪在一起。
沒看過原著《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不知道小說是不是這樣寫的,但就改編後的電影來說,感覺導演既沒談過戀愛也沒做過背調。
相戀戲碼比早古臺偶都尷尬,結局竟然是狗血的陪伴式殉情,所謂思念就是整幾段不知所以的儀式感,劇情是一段又一段的MV拼接,配上柔光濾鏡,跟拍雜誌封面一樣擺擺pose就結束了。
緝毒戲簡直如同兒戲,幾個人走走過場表現兇狠就完了,邱澤打了個架就被大毒梟收為心腹,沒有毒,也沒有緝毒,像小孩過家家的角色扮演,最後就很突兀的收網勝利了,接著邱澤暴露了,犧牲了。
但凡看過一遍《門徒》也不至於如此糟蹋,如此差,純粹就是為了利用題材,為了虐,為了讓觀眾哭。
還把倉央嘉措的《見與不見》亂改一通,將主角的遇見變成天註定的緣分跟宿命,導演大機率認為觀眾看到後勢必會哭的一塌糊塗,在網上各種傳播他的戀愛金句,天才的想法。
可觀眾又不傻,這麼假,這麼無聊的東西怎麼會讓人共情,qq空間風早就不流行了,但導演還在坐井觀天,甚至還在片尾讓朗月婷複製《天下無賊》裡劉若英流淚吃烤鴨那一幕,如果馮小剛看到後肯定會大罵垃圾,東施效顰一般。
不過,該片倒也不是一無是處,至少邱澤的演技還是很頂的。
他沒有臺灣腔,拍大陸的片子就沒有違和感,看著、聽著很舒服,光這點就已經遠強於彭于晏,沒有在內地大紅有點可惜了,他那影帝般的演技應該有更大的發揮。
邱澤的演技很細膩,沒有那麼多大開大合的外放動作,有的是細節描寫,對角色的理解不是笑就哈哈哈,哭就嗚嗚嗚,而是能讓觀眾感受到角色身上真心實意的感情。
如河邊對楊昭示愛的那場戲,剋制、隱忍、擔心、喜歡,各種情緒一直壓著但又想在愛人面前釋放的糾結。
想過正常生活可礙於身份無法言明的徘徊,想給對方承諾但自己仍然身處黑暗的遲疑,想要放下一切大膽起來然責任令他不能堅決的舉棋不定。
這些躊躇不安讓他的眼神一直躲閃,不敢直視楊昭,眼中飽含熱淚,用力控制嘴角的喜悅,身體也在微微傾斜,害怕愛的越深,離別時難分難捨,所以“你願不願嫁給我”這句話沒敢說出口,憂心未來很難有結果的複雜心情被詮釋的很到位。
有邱澤這樣的好演員鎮場,《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的亮點不言而喻。
從偶像劇走出來,磨練多年,造就如今不被模式化表演框住的演技,實在令人折服,如果想看這片子,邱澤的演技大賞一定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