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吉米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前幾天,《》大結局了。
我估計很多姐妹都看了吧?
其實在這部劇剛播不久的時候,就有人給我推薦。
但我一直抽不出時間去看。
一個上班又帶倆娃的中年女人,是很難有大塊時間來看劇的。
直到前些天,我給自己放了幾天假,出去玩了幾天。
才總算有了一些喘息的時間。
於是我用幾個晚上,一口氣把這部劇追完了。
的確挺好看的。
雖然講的是70年代的事兒,但是我估計很多60後、70後、80後都能在裡面找到很多共鳴。
因為那幾十年,中國社會的發展並沒有那麼快。
幾代人的生活環境和場景都很相似。
比如,裡面的蜂窩煤、大白菜、煤氣罐都是我的童年回憶。
就是這些小細節,才是這部劇最值得看的地方。
整部劇都沒什麼宏大敘事,說的都是平常百姓家的細碎家常。
而且攝影、人物、服化道等各種細節都非常用心。
讓人特別有代入感。
我剛開始刷到這個劇的片段,就是黃玲和宋瑩蹲在牆根下面,聽鄰居吵架。
兩個人一邊偷聽,一邊小聲地竊竊私語。
那場景可太搞笑了,太接地氣了。
簡直就是我們日常生活場景的復刻。
有點找到了當年看《請回答1988》的感覺。
不得不說,我們國產的年代劇這些年進步了不少。
能把兩個普通家庭跨越幾十年的生活演繹得這麼生動、耐看也是很難得。
溫暖細膩的生活劇最撫凡人心。
年輕的時候,我們常常覺得生命應該是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
但是年齡越大越發現,生活的幸福更多是藏在一餐一飯、一頻一笑這些微小的生活細節裡。
這可能也是大家愛看這部劇的原因之一吧。
我看這部劇的豆瓣評分已經達到了8.1分。
看來喜歡看的人還真不少。
而我,作為一箇中年老母親,除了喜歡看黃玲、宋瑩這兩個女性的家長裡短。
也喜歡看劇中幾個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
圖南、筱婷、棟哲、鵬飛這四個孩子,性格不同、喜好不同。
每個人的命運走向自然也不一樣。
看了這四個人的成長經歷後,我也深刻體會到。
每個孩子都是帶著自己的人生劇本來的。
不同孩子不同命。
找到適合自家孩子的養法很重要。
不同孩子不同命,
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路
圖南、筱婷、棟哲、鵬飛這四個孩子。
從小的氣質、性格就特別不一樣。
圖南和筱婷,這兩個莊家的孩子。
相對安靜懂事、熱愛學習,而且兩個人的學習成績都很好。
圖南還是學校的三道槓,大隊長。
後來,這兩人的學習一直很優秀,一個考上了同濟,一個考上了交大。
而林棟哲就不一樣了。
從小就是出了名的淘氣、頑皮。
他上課不守紀律,經常被罰站,罰站時也能找到樂子。
黃玲每次回憶起她第一次見到時的場景時,都忍不住想笑。
“他大冬天穿個破褲子,屁股都露在外面,跟媽媽賭氣趴在地上不起來,宋瑩掃一下地他挪一下”。
宋瑩管林棟哲叫皮猴子,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你這皮猴子,我看你皮又癢了”。
林棟哲雖然很聰明,但是卻不愛學習,還時常捅婁子被叫家長。
試想一下,如果我養了一個像林棟哲一樣的孩子,也會覺得腦仁疼吧?
但就是這樣一個孩子,也不是一無是處。
他機靈勇敢、人小鬼大,很有責任感,善於察言觀色,還很善良。
宋瑩爭房子的時候,他和媽媽一起唱了一出雙簧。
最後逼得廠書記不得不給他們家分了房。
後來,他爸林工被人舉報,全家不得不遷往廣州。
兩口子都很擔心從小在蘇州長大的林棟哲會不同意。
沒想到,林棟哲卻反過來安慰他們:
“你們都決定要走,那就一定對咱家是最好的選擇”
“反正我明年要高考也是要走的,早一年而已,沒關係”。
到了廣州後,他彷彿一下子長大了,開始認真學習,努力練習廣東話。
最後如願和筱婷一起考上了交大,後面還和筱婷結了婚,可以說是事業家庭雙豐收。
如果說棟哲已經足夠調皮,那鵬飛就要加上一個更字。
這一點,可以用宋瑩的一句話來印證,“如果說棟哲是個皮猴子,那鵬飛就是孫悟空”。
有一次,鵬飛和棟哲這兩小孩子,居然瞞著家人,留下一張字條。
就私自從蘇州坐車去上海了。
得知這個訊息的宋瑩,魂差點被嚇飛。
鵬飛膽子大,鬼主意多,但對學習同樣不感冒。
其他三個孩子都上了名校,只有他落了榜。
可能在很多人眼裡,他就是那個一無是處,讓人操心的小混子。
但,其實他除了學習不好,其他方面都很好。
他心思活絡、善於與人交往、懂得感恩。
僅僅因為錢叔叔帶他坐過車,他每週週末都去陪錢叔叔聊天,跟他出車,幫忙維護車上秩序。
後來也是這個錢叔叔,帶他走上了跑客運這條路。
而且鵬飛還非常有自知之明。
在父母要求他復讀的時候,他明確說:“自己不是學習的料”。
後來自己創業的路雖然辛苦,但是他都抗了下來。
最後,他歷經波折,終於創業成功。
不過,鵬飛最令人欣賞的地方不是他能賺大錢。
而是這孩子從小就很拎得清,而且知恩圖報,敢做敢說。
在很多個關鍵時刻,都是鵬飛維護了黃玲,讓她免受公婆以及愚孝老公莊超英的壓榨。
當莊超英的父親摔傷,又想借機搬進黃玲家,讓他們養老的時候。
是鵬飛站出來阻攔,替他大舅媽說出了憋在心裡多年的話,才沒讓莊家二老的詭計得逞。
黃玲失業以後,也是鵬飛讓她當售票員,帶著她到處散心。
可以說,鵬飛在很多地方比莊圖南這個親兒子還要暖心。
所以,那些看起來不好管的孩子並不一定就是壞孩子。
只是需要父母費些心思找到更適合他的養育方法而已。
一個猴兒一個栓法
前幾天,和朋友聊起。
我現在不盯小張寫作業。
但也常常坐在他身後陪著他,他學他的習,我幹我的事兒,主打一個陪伴。
她問我:“小張不煩麼?我小時候最討厭學習的時候,旁邊有人了”。
我說,孩子和孩子不一樣吧,小張目前好像還挺喜歡這種模式的。
就真的,每家和每家的情況都不一樣。
一個猴兒一個栓法。
陪不陪、雞或者不雞、放養還是不放可能都要因人而異。
1、父母需要不斷摸索,才能找到適合自家孩子的養法
在《小巷人家》這部劇中。
林棟哲從小調皮搗蛋不聽話。
換在教育嚴苛的家庭,不知要挨多少頓板子。
但是,宋瑩和林工並沒有對他特別嚴格地要求,而是在一定底線之上的放養。
這給了他相對寬鬆的成長空間。
長大後的他,處事靈活,能夠從心所欲不逾矩。
所以,教育雖然有很多正確的理念,卻沒有什麼完全正確的方法。
每個孩子的養法都不一樣。
當然,具體什麼孩子應該用什麼方法?
其實也沒有現成的答案,只能靠父母在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
不斷摸索,不斷調整,才能找到讓彼此都能舒服的方式。
2、不要把孩子困在學習這條唯一的路徑上
在這部劇中,其實鵬飛這個人特別有看頭。
他是這幾個孩子中,唯一一個不走“尋常路”的人。
他雖然沒在學習這條路上開花結果,但卻不妨礙他在別的路上取得成功。
所以,還是那句話,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還是要看孩子適合走哪條路?
尤其是在這個越來越多元的時代。
不必非得把孩子困在學習這條唯一的路徑上。
如果你讓一條魚爬樹的話,他會永遠相信自己是一個笨蛋。
還是要看孩子更喜歡什麼、更擅長什麼。
這裡面可就藏著孩子未來的路。
從這些地方入手,去觀察、去培養。
也許更容易讓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
最後,就用蒙臺梭利說過的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文章吧。
“每個生命在形成的初期,就已經具有了屬於他自己的精神胚胎。
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孩子變成千篇一律,而是讓他們綻放獨有的光彩,找到自己生命的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