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點心累。
爛片一部接一部,讓人根本提不起興趣進電影院。
不過,市場的不景氣,倒是讓一些經典老片,有了重映的機會。
說真的,與其被爛片瘋狂折磨,倒還真不如去看看那些經典,洗洗眼——
「海上鋼琴師」
The Legend of 1900
2024.11.15
不下船的男人
本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里克的文學劇本《1900:獨白》。
影片質量,無需懷疑,豆瓣178萬人給出9.3的評價,足以證明它的地位。
而影片的故事,其實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很簡單,一句話就能概括——
一個名為1900的鋼琴師,生於船上,長於船上,成名於船上,終其一生都沒有下船。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簡單的故事,憑什麼能成為感動無數人的影史經典?
今天,咱們就藉此機會,來好好聊聊。
說來也巧。
咱們前幾天相繼吐槽了《勝券在握》《大都會》。
這兩者一個太注重爽感(商業考量),一個又太注重藝術性(個人表達)。
正好,今天要說的《海上鋼琴師》,卻兩者兼備。
它非常完美地印證了:娛樂性與藝術性,並不衝突。
比如,1900和好友的初次相遇。
恰逢海上風暴,外面海浪滔天,船內也顛簸無比。
初次下海的麥克斯,無法適應,被晃得眼冒金光。
跌跌撞撞之時,抬眼一看,只見1900身穿晚禮服,氣定神閒地站在船艙裡。
麥克斯隨著海浪忽左忽右,1900卻如履平地,彷彿踩在了軌道上一般穩定。
光聽文字描述,你就能感受到那種對比之下的滑稽。
這還不算。
跟隨著1900的指引,麥克斯來到大廳。
1900讓他解下鋼琴鎖釦,開始帶著他在大廳裡“跳舞”。
笨重的鋼琴就像一塊黑色肥皂一樣,在大廳裡隨著波浪滑來滑去。
外面驚濤駭浪,1900卻怡然自得,海浪越猛,他反倒彈得越開心。
娛樂性直接拉滿。
但,緊張刺激的動作場面下,其實也是對故事的推進,和對角色的塑造。
作為同樣對音樂滿懷熱愛的麥克斯,在此情此景的震撼之中,與1900結下友誼,可謂是合情合理。
而1900這一率性而為的行為,也極為簡潔且成功地帶出了他最為重要的特質與性格——
單純,天真,以及對音樂的熱愛。
又比如,最出圈的鬥琴片段。
隨著1900聲名遠揚,陸地上的鋼琴大佬,爵士樂之父,不服氣了。
兩段試探性的比拼過後,大佬開始炫技挑釁。
1900也終於全力以赴,一個人彈出了八手聯彈的氣勢。
同時,也造就了影史上的經典瞬間——
一番讓人喘不過氣的表演過後,1900把煙放在琴絃上,直接點燃了。
這其中還有不少原著沒有,但導演透過視聽語言幫助建立的看點。
比如大佬出場,巨大的影子投射在玻璃屏風上,大廳鴉雀無聲,壓迫感拉滿。
鬥琴高潮,導演也加入了一些讓人忍俊不禁的旁觀者群像。
無論回看多少遍,還是會被這一段鬥琴給震撼到。
但,更重要的是,鬥琴同樣並非只是為了好看刺激而拍。
而是因為在鬥琴過程中,也展現出了兩人對於音樂的不同看法和信仰。
對鋼琴大佬來說,這是他賴以成名、賺錢的絕技,必須有高下輸贏之分。
他本身所精通的爵士樂,也是作為美國文化的標誌性象徵之一。
而對1900來說,音樂就只是音樂而已。
爽度與深度齊飛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
所以我說,這大概是那種最適合引領著觀眾愛上銀幕世界的電影。
沒有花裡胡哨的鏡頭,沒有過剩的表達欲,就只是安安靜靜講一個故事。
這當然不是說影片沒什麼技巧,而是說所有巧思和努力,都只為講好故事而服務。
所有人都能看懂,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娛樂,所有人都能被打動。
該有的爽度,它有,而該有的深度,只要你用心去看,它也有。
首先,一個問題是,男主為什麼叫1900?
最表面的解釋是,因為他被養父撿到,是在新世紀的第一年的第一個月。
再往深一點說,1900代表著那個時代,歐洲移民的困惑。
還記得嗎?作為一部電影最為重要的開頭,拍的不是1900,而是移民們看著自由女神像歡呼,口中大喊:美國!
20世紀初的美國,正處在高速發展期,一片欣欣向榮,吸引著無數人尤其是歐洲人漂洋過海,來到此地尋夢。
本片中的這艘船,也正是由歐洲出發,載著無數懷揣“美國夢”的歐洲人,前往美國的遊輪。
美國夢,說的是什麼?
簡而言之,崇尚個人自由,以個人財富論英雄。
即便是作為同樣愛好音樂的麥克斯,在勸說1900時,用到的理由也是:
你會出名,你會發財,你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
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對於慾望的鼓吹,調動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成就了高效而繁榮的現代社會。
而對此最好的象徵,當然非矗立著自由女神像,高樓大廈鱗次櫛比的紐約莫屬。
所以,影片的序幕,才會以移民眼中的紐約高樓倒影特寫作結。
離開歐洲舊世界,踏上美國新大陸,他們心懷著對“美國夢”的無限憧憬。
但,也總有一批人,會眷念著舊世界的優雅與尊嚴,不肯下船。
而這種對於新舊世界交替的困惑與恐懼,也可以拓展到更廣的層面——
1900代表著人身上的自然屬性,以及人的自我。
畢竟,對陸地城市(現代社會)來說,1900其實並不存在。
他沒有父母,沒有名字,沒有出生證明,沒有國籍,沒有身份......
他是超脫於現代社會的規則的存在。
整部電影講的都是1900對於音樂的態度。
其實,這又何嘗不是他對於人生的態度。
他曾向好友麥克斯模糊地解釋過他的創作方法,實際上也不叫方法——
當他看到船上來來往往的人群,他會想象這人的身份、經歷,自動給他腦補配樂。
他的音樂,不帶技巧,不帶手法。
因為,音樂是1900感受這個世界的方式,是他最本真的自我。
所以,他能無師自通,莫名其妙地就學會了鋼琴。
所以,他總是在為賓客們表演時,彈著彈著就開始自由發揮,不彈“正常曲目”。
所以,他只能在海上做鋼琴師,因為他害怕自己進入城市後會迷失。
畢竟,自然與文明,自我與世俗,有著天然的矛盾,難以兩全。
鬥琴,是1900贏了。
他隨心所欲,無與倫比的音樂,也更能打動人。
但,影片中有一段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橋段是——
在船即將到達紐約之前,人們聚集在船艙裡,忘情地聽著1900演奏音樂。
但當遊輪靠岸,當那句熟悉的“美國!”響起,人們還是會毫不猶豫地收拾好行李,一刻也不肯多留。
只剩1900呆呆地坐在鋼琴旁,落寞地看著人們紛紛離開。
麥克斯則是被推著往外走的那個
如聽仙樂耳暫明,終究只是暫時而已。
在世俗名利的誘惑面前,所謂的自我,常常是無力抵抗的。
但問題在於,人的自我並不會消失,它只會被壓抑。
所以,大家還是更喜歡1900的音樂。
他的糾結,也會時不時出現在很多人心中:
該堅守自我,還是妥協於世俗?我到底該不該下船?
這份困惑,並不侷限於地域,也並不侷限於時間。
當年是工業時代的來臨,如今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其實殊途同歸。
隨著年紀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每個人大概都會越來越能理解1900的糾結。
畢竟,每個人的心中,總會有一艘屬於自己的船。
另一位主角
1900的故事,像一個童話。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影片才有另外一位主角。
別忘了,影片是關於1900的回憶,敘述者是他的好友,麥克斯。
某種程度上來說,《海上鋼琴師》的故事,其實是麥克斯的故事。
影片開始,迫於生計,他準備賣掉心愛的小號。
影片結尾,透過對1900的回憶,他找到了堅守自我的勇氣。
麥克斯,或許才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
他做不到如1900那般純粹與決絕,但他也不願意放下內心對於自我的堅守。
正如片中所說:只要你有一個好故事和聽故事的人,那這就不是你的末日。
影片結尾,定格在麥克斯取回小號,毅然走向煙囪林立,黑煙滾滾的大都市。
而看完了電影,也總會有觀眾能和麥克斯一樣,獲得些許堅持的勇氣。
這,大概便是《海上鋼琴師》值得豆瓣9.3的原因。
也是它值得一再重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