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中,張克寒系列持槍搶劫殺人案,從第13集3.19昀城槍殺哨兵案開始,到第21集才告結束。
張克寒離開溪城後,先回了一趟昀城的家中,然後去了鍾城(案件原型中是江蘇南京)。秦川已經分析出了張克寒的作案規律,那就是每隔半年左右一次。
同時,秦川也判斷出了張克寒下一步的作案地點是嘉城和鍾城。鍾城公安局餘局長在聯席會議上信誓旦旦保證,只要張克寒出現在鍾城,就一定把他拿下。
結果呢?張克寒從水路坐船到了鍾城,並且持槍搶劫殺死一人。鍾城部署的失誤在於商場周圍搞基建,把監控影片的電纜給拆除了,餘局長和城建沒有溝通協調好。
在鍾城做案後,張克寒又回到了昀城。在滿大街都是他的通緝令的情況下,張克寒大搖大擺在大街上持槍搶劫,打死1人,打死兩人。結束搶劫後,張克寒在逃跑途中,還開槍打死了1名鐵路警察。
張克寒在鍾城,也是住在城郊山區的墳地裡。只不過,張克寒的住處被一個村民發現了。張克寒住在山區墳地裡,這的確突破了秦川他們的思維認知邊界。不過,發現了這一特點後,張克寒以後要躲藏,就非常難了。
明天,在《我是刑警》第21集中,張克寒將會在昀城被擊斃。
張克寒的原型,在12年8月10日實施最後一次搶劫後,面對警察和部隊的大規模拉網式搜山,只能回到重慶城區。8月14日,周克華在重慶沙坪壩區童家橋被公安民警成功擊斃。
重慶8.10案件後,專案組組織了1萬多警力,對歌樂山進行拉網式搜剿。其實,專案組組織大規模搜山,是為了聲東擊西、一箭雙鵰。
要是周克華繼續藏在山裡,他肯定躲不過搜剿。同時,專案組在重慶市區也佈下了天羅地網,只要周克華出現,馬上抓捕或擊斃。
事情後來的發展,的確和專案組預先安排的一樣。
《我是刑警》中,無論是宋小軍團夥1.28武裝搶劫案,還是張克寒系列持槍搶劫殺人案,對案件原型的還原度都是非常高的。
在《我是刑警》第21集中,秦川指揮7000警察、23000部隊戰士,總共3萬人進行搜山。秦川的策略,也是一箭雙鵰,並且不但是一箭雙鵰,還是聲東擊西和圍三闕一。
張克寒系列持槍搶劫殺人案,之所以如此大費周折,除了張克寒本人反偵察能力、心理素質和個人生存能力強大外,各地警方之間的協同不力也是主要原因。
當然了,秦川和武英德他們,對張克寒個人能力的判斷,出現了低估,也是重要原因。張克寒能夠在兩年時間內,都生活在墳地,這的確超越了大部分人,甚至所有人的思維認知邊界。
戰略上藐視對手,戰術上重視對手,料敵的確需要從寬。
當然了,像張克寒這樣的歹徒,的確是極端個例。不過,這個反面極端個例,也告訴大家,很多事情,可能只有自己想不到的,沒有別人做不到的。
張克寒結案後,秦川下一步要面對的,是一樁陳年疑難命案,那就是甘蒙白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