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昀城松樹坪分局姓吳的局長,說暫時不上報的資訊時。
我拍了桌子。
看個劇能把自己看發火了,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最近幾集劇情太憋屈了。
整整六集,一個看監控影片的警察眼睛都累失明瞭,才好不容易捕捉到犯罪分子的兩張正面照;
秦川都累病了,才終於得到了犯罪分子的DNA。
確定他的身份後不上報,是咋想的呢!
無獨有偶,溪城的顧保雄也夠嗆。秦川臨危受命去溪城破案,顧保雄的第一個念頭是請他吃飯,然後請他打哪來回哪去。
看到秦川不吃這一套之後,他就不露面了。
而完全不積極、不主動、不配合就算了,各種各樣的陰陽怪氣也能忍,犯罪分子還在逍遙法外呢,他竟然在記者面前大談特談自己是如何辦案的,太諷刺了!
這和昀城那個一心想讓專家組趕緊撤走的局長,有什麼兩樣?
事實上,如果昀城警局領導足夠重視,足夠配合,第一次做案的張克寒就被抓了。
根本就不可能有命活到八年後,更不會有那麼多無辜的生命,死在他手上。
而八年的逍遙法外,給了張克寒一種錯覺,他覺得警方根本找不到他,所以每一次搶來的錢花光後, 他就會再一次作案。
把殺人搶錢,當成了職業。
而更氣人的人,明知道警方在全力布控尋找他的蹤跡,去超市購物的張克寒竟然故意看向攝像頭。
這不是挑釁還能是什麼?
難怪秦川會當著那麼多麼人的面發那麼大的脾氣。
擱誰能受得了?
他發脾氣的原因不是被挑釁後的惱羞成怒,而是猖狂的犯罪分子隨時都有可能再次出手傷及無辜,而他和他的同事們,卻還沒有找到對方的蹤跡。
哪怕,到處都貼滿了懸賞通告,懸賞金額從八年前的五萬漲到了十萬、二十萬,乃至現在的五十萬……
這種無力感、挫敗感非常折磨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松樹坪分局的吳海洲竟然敢隱瞞好不容易查到的關鍵資訊。
這樣做的後果是,打了草驚了蛇,聞到了不尋常氣息的張克寒,再一次人間蒸發。
事情是這樣的,鋪天蓋地的懸賞公告,終於起了作用,有人去派出所報案說,通緝令上的人很像他的鄰居張克寒。
經過DAN比對,張克寒就是系列槍擊案的兇手。
這對於已經苦苦尋找了八年兇手蹤跡的秦川他們來說,絕對是個天大的好訊息。
奈何,吳海洲就是不上報給指揮部,就是不讓早就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的秦川知道,你說氣人不。
——每一次就要抓住張克寒的蹤跡時,總有人出來打亂節奏。
相信每一個看到這裡的忠實劇迷,都在期待著吳海洲和顧保雄受處分的情節,趕緊到來。
就像時下流行的短劇,一通虐之後,一定會迎來我們期待的結果。
是不是這樣呢?
事實上,這個問題早就有了答案。
無論是開局的西山礦搶劫工資款,還是挖地道偷200噸大豆案,《》的每一個案子都有原型,電視劇幾乎做到了1:1還原原型。
類似於紀錄片。
張克寒的原型叫,是轟動一時的蘇湘渝系列持槍搶劫殺人案製造者,這個在網上一查就能看到。
連續八年時間,周克華殺了11個人,非常心狠手辣。
最後一個死在他槍下的是一名鐵路巡警之後,當時他正在調查一起案子,偶遇了順著鐵軌出城的周克華。
鐵警並不認識周克華,而殺紅了眼的周克華,在對方開口問他的一瞬間,開了槍。
鐵路巡警的死,讓周克華再也掩藏不了行跡,警方動用了三萬人的力量,圍住了他最後出現的地方,連夜搜尋,周克華插翅難逃了。
最新預告呈現了三萬人圍住了雲樂山的場景。
周克華在死在了這次圍捕中。
是被擊斃的。
搜了很多對當年這個案子的介紹,周克華被擊斃後,系列槍擊案告破,參與偵破的警員們得到了論功行賞的待遇。
沒有看到有人被問責的資訊。
而秦川,不管曾經如何生氣,在面對歹徒終於伏法這個還算理想的結果面前,全都煙消雲散了。
影視化之後會不會是這樣的結局很難說。
但是,就和我們選擇接受反轉的胡兵一樣,後來突然一番常態,開始積極配合的顧保雄我們能接受。
那個決定不上報兇手真實姓名和家庭資訊的吳海洲,也能原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