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世界裡,最可悲的事情是什麼?
那就是自己信以為真的愛情,到頭來竟然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算計”。
既然是謊言,總會有被揭開的那一刻,可瓊瑤用了一輩子的時間,才看透了的那顆心,著實諷刺至極。
她用翩然的方式,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生命定格在了86歲。
“不與平鑫濤合葬”訊息一經曝光,再度引發了外界的熱議。
要知道,為了這個男人,她揹負罵名多年,愛慘了。
可時隔多年,再細細品味瓊瑤的深情,終究是被平鑫濤“算計”了。
這個男人真的愛她?既然愛,那冰冷的選擇,又該如何定義?
感情的世界裡,女人們都明白一個道理,一個男人的心在哪裡,他的錢就在什麼地方。
不管是現在的社會,還是曾經那個年代。
什麼能夠證明,一個男人對待一個女人的真心?
那就要看,這個男人身上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如果對方看中的是錢,那就要看他是否願意給與多少的分配。
可時隔多年再看,瓊瑤一往情深的愛意,更像是一個“笑話”。
文學這個領域,她是不容忽視的才女。
一生創作多部作品,其中大部分被翻牌,搬到了熒幕上,給很多人的青春,留下了輝煌一筆。
生活這個賽道上,瓊瑤由內而外,透露著兩個字“執著”。
就像是她對自己的描述一般,這漫長的一生,這位才華橫溢的女人,都在為了愛燃燒。
在遇到平鑫濤之前,瓊瑤的前半生,就像是浮萍。
原生家庭的忽視,促使其童年的底色缺愛。
瓊瑤讀書期間,與自己的國文老師,萌生了愛情的根芽。
可這段感情,註定不被世俗接納,最終家人的干涉下,兩個人無疾而終。
後來瓊瑤與父親的學生慶筠,朝夕相處的日子裡,萌生了愛情的根芽,水到渠成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沒多久,二人世界變成了三口之家。
瓊瑤有感而發,將自己之前的經歷,創作成了一本自傳《窗外》,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文學生涯。
遺憾的是,事業上聲名鵲起之餘,她的婚姻亮起了紅燈。
慶筠不滿瓊瑤,將自己對初戀的愛意,寫進小說中,整日酗酒各種斥責。
過程中,瓊瑤的作家母親,也怒斥她的“荒唐”。
親情、愛情接連受到重創,瓊瑤的內心千瘡百孔,但是她並沒有氣餒,因為書迷們的支援,讓她找到了新的方向。
也是這個內心孤獨、渴望理解的階段,《皇冠》出版社的平鑫濤,闖進了她的生活。
對方賞識瓊瑤的才華,給予了絕對的肯定。
隨著接觸愈發的頻繁,她不知不覺間,喜歡上了這個有婦之夫。
明知道,對方已經組建家庭,可情無法自控,瓊瑤就像是抓住了稻草,哪怕揹負著罵名,也不願意鬆手。
殊不知,平鑫濤的這份愛意,從一開始就摻雜了“水分”。
為什麼這樣說?一定程度上來講,這個男人的聲名鵲起,都是建立在另外一個女人的鼎力支援上。
在沒有遇到瓊瑤之前,空有才情的平鑫濤,一窮二白的遇到了林婉珍。
雖說是兩個人之間,有著很大的距離。
林婉珍這位“富家女”不在乎,一顆心都放在了這個男人身上。
不僅借用孃家的資源,為平鑫濤創辦《皇冠》雜誌社,甚至在公司創立之初,放棄自己的夢想,操持著大小事務。
平鑫濤也迫切的希望做出一切成績,得到岳丈一家人的“另眼相待”。
但在當時那個年代,創辦雜誌社,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為什麼這樣說?遇到一個優質的創作者,足以養活整個公司,反之,沒有優質作品的出現,只會被消耗殆盡。
平鑫濤遇到瓊瑤的時候,剛好是公司不景氣的階段。
一籌莫展的他,看到對方的文筆後,就像是在沙漠中看到了綠洲。
但很快平鑫濤,就開始權衡利弊。
因為那個時候,瓊瑤創作的題材因為敏感,頻頻被其他雜誌社拒絕、雪藏,稍有不慎,《皇冠》也會受到牽連。
雜誌社倒塌,等同於平鑫濤的一切不復存在。
再三斟酌後,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富貴險中求”,決定賭一次,成則聲名鵲起,敗則有林婉珍託底。
畢竟一個優秀的作家,在當時那個年代可遇不可求。
事實上,瓊瑤也沒有辜負平鑫濤的厚望,不斷地調整修改後,她一部小說,接著一部小說而來。
毫不誇張的來講,那個時候,只要是瓊瑤的作品,一經問世就是銷售而空。
她用自己的文字,為所有人勾勒動人的故事。
平鑫濤也因為瓊瑤的才情,狠狠的賺了一筆,在岳丈一家挺直了腰板。
一定程度上來講,對於這個“衣食父母”,他心存感激。
但朝夕相處的日子裡,情愫悄無聲息的誕生,兩個人不管不顧的走到了一起。
那麼問題來了,真的是愛情,還是心心相惜?
《蝸居》中的,似乎已經詮釋了一切,同樣也是原配妻子的扶持下,他人生實現了逆襲。
但對於枕邊人,這個男人雖然心存感激,卻愛意越來越少。
原因非常簡單,原配妻子見過宋思明最狼狽的樣子,不管他站在什麼樣的高度,對方都不會忘記,他來時的路。
平鑫濤也存在這樣的心理,林婉珍對於自己有扶持之恩。
可不管《皇冠》雜誌社,做出什麼樣的成績,這一切都是基於女方的鼎力扶持之上。
瓊瑤的面前,這個男人完全是另外一個姿態。
一定程度來講,兩個人都是渴望被肯定的人,所以心心相惜,飛蛾撲火走到了一起。
但是平鑫濤真的愛瓊瑤?時隔多年再看,似乎更多的是“算計”。
當時的兩個人,算是“共贏”的姿態。
倘若不能牢牢將對方,束縛在身邊,《皇冠》就會因為失去瓊瑤,再一次回到原點。
平鑫濤也深知,她的才情足以養活任何一家公司。
所以兩個人沒有“邊界”的相處,真的是情不能自控,還是夾雜著這個男人的目的?
16年的糾纏,瓊瑤被扶正,她始終堅信,兩個人就是真愛。
所以平鑫濤晚年病痛之餘,這個女人伺候了整整3年的光陰,寸步不離的守護在身旁,陪伴著對方走過了生命最後的時光。
遺憾的是,直到平鑫濤去世,瓊瑤才看透了一切。
自己多年來的深情,換來的只有一紙冷漠的遺囑,自始至終,就像是一個“工具人”,默默無聞的為其耕耘多年,對方連一個態度都沒有。
平鑫濤去世後,瓊瑤寫了一本自傳,她坦誠的說道:
“他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兒孫,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
這句話聽起來,非常的浪漫,但細細品來,何嘗不是無力的控訴。
因為平鑫濤生前立遺囑,沒有給瓊瑤任何公司、現金、房子,甚至她沒有支配權。
為愛燃燒的她,真的在意的是,平鑫濤留給自己多少錢?不,她想要的僅僅只是一個態度。
遺憾的是,平鑫濤彌留之際,滿心都是自己和原配的兒女。
所以書中,瓊瑤留下了這樣的一句話:
“這件事他從未和我商量過,也未免太有心機了。”
也是這一刻,瓊瑤黃粱一夢醒悟,自己勤奮耕耘多年,終究是為她人做了嫁衣。
眾人只看到了這個女人,為了心中的情愛,破壞了別人的家庭,卻沒有人看到,平鑫濤為了名利對瓊瑤的利用。
失去創作力的她,宛如一顆“棄子”。
表面上看,這段愛情轟轟烈烈顛覆了眾人的三觀,可背後的“算計”,也同樣令人感到心寒。
不選擇合葬,也算是瓊瑤對平鑫濤的選擇。
也是這段感情最後的體面,不是不愛了,而是真的看透了。
自始至終,這個男人身體在自己周遭,滿嘴的甜言蜜語和愛意,實際上,心裡始終牽掛著曾經的那個家。
瓊瑤的作品,幫助《皇冠》聲名鵲起,維繫了平鑫濤的體面。
她的深情,卻成為了對方的工具,著實讓人覺得可悲。
如果再有下輩子,瓊瑤還會選擇這個男人嗎?
我們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意願透露了她無盡的悔意,一輩子的時間,看透一個人,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
對此,你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