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他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卻把所有的錢都給了兒孫......”
12月4日,被譽為“言情教母”的瓊瑤,帶著無數人的青春、回憶,瀟灑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可透過瓊瑤的自傳才發現,這個寫了一輩子愛情的女作家,最終卻輸給了愛情!
因為她的丈夫,早在去世前就已經立好了遺囑:“將財產留給原配及兒孫,與瓊瑤沒有半分關係。”
那兩人究竟是相互成就,還是平鑫濤單純地將瓊瑤當成“搖錢樹”?
情緣與事業的雙線人生
瓊瑤,一個代表著幾代人青春記憶的名字,她出身於一個名門望族,父親陳致平是臺北大學的歷史學教授,著有《秦漢史話》、《中華通史》等書。
母親袁行恕,出身於江蘇武進的一個書香世家,她的父親袁勵衡曾經是交通銀行的第一任行長,而她的伯父袁勵準則是一位進士,還曾做過宣統帝的老師。
瓊瑤的三表哥袁行雲和金庸的堂姐查良敏是夫妻,而徐志摩作為金庸的表哥,也就成了瓊瑤的表舅。
三位文壇巨匠,雖然創作領域和風格迥異,但卻因為這層微妙的親緣關係而緊緊地聯絡在了一起。
雖然瓊瑤的出身非常優越,但她的感情之路卻如同筆下的小說一般,歷經坎坷。
18歲時,瓊瑤迷戀上了比她大25歲的國文老師,但這段有悖倫理的師生戀,註定不會被世人接受,所以瓊瑤寫下一篇小說《窗外》,來紀念自己青春時期的愛情。
不過當時瓊瑤並沒有來得及將《窗外》發表,一來是她想將這篇小說留作念想,不打算賺錢,二來是因為她被家裡人安排,嫁給了第一任丈夫慶筠。
但與其說兩人是夫妻,倒不如說是合作伙伴,因為從瓊瑤的小說風格不難看出,她是位極其感性且尊重內心靈魂的人,所以能打動瓊瑤並且走進她內心的人,絕對是一位靈魂契合的伴侶。
慶筠雖然也曾是位文藝青年,但卻理解不了妻子對創作的痴迷,這也導致兩人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最終,即便有兒子陳中維從中牽線,也無法改變散場的結局。
與平鑫濤的相遇及皇冠的崛起
恢復單身後,瓊瑤專心於創作,雖然彼時的她已經小有名氣,但微薄的稿費卻很難維持生活,於是瓊瑤想起了那篇被遺忘在角落裡的《窗外》,而也正是因為這篇小說,讓她與平鑫濤有了聯絡。
平鑫濤是皇冠雜誌的創始人,小時候的他遭遇了家道中落,一家人只能蝸居在狹小的亭子間裡,而這種艱苦的生活也讓平鑫濤渴望財富、渴望大房子。
長大後,平鑫濤遇到了家境殷實的林婉珍,為了提升社會地位,也為了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平鑫濤頂著“癩蛤蟆吃天鵝肉”的罵名,將林婉珍追到了手。
婚後,林婉珍不僅辭去了工作,成為全職太太,還先後生育了三個子女,而為了支援平鑫濤的事業,林婉珍也是毫不猶豫地向孃家要了一筆啟動資金,這才有了日後的皇冠雜誌。
不過在成立之初,皇冠雜誌的處境非常艱難,一來是沒有深厚的底蘊和資源,二來同行的競爭也讓平鑫濤倍感壓力。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平鑫濤接到了瓊瑤的《窗外》投稿。
看了《窗外》之後,平鑫濤敏銳地捕捉到了瓊瑤的商業價值,為了留下這位才女,平鑫濤可謂是費盡心思,他不僅親自把瓊瑤請到臺北住,還幫忙找房子、佈置傢俱,態度熱情又真誠。
反觀平鑫濤的妻子林婉珍,她也對瓊瑤的才華讚賞有加,並且認為瓊瑤能幫助自己丈夫的事業步步高昇,所以就多次邀請瓊瑤到家中做客。
事實證明,平鑫濤的眼光的確毒辣,隨著《窗外》的爆火,瓊瑤一躍成為了當時最受歡迎的女作家,而她那恐怖的吸金能力,也讓趨利附勢的平鑫濤產生了其他想法。
起初,平鑫濤夫婦和瓊瑤之間的關係十分融洽,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平鑫濤對瓊瑤的感情逐漸超越了工作夥伴的界限。
瓊瑤的媽媽袁行恕看出了平鑫濤的心思,並斷言平鑫濤只是利用瓊瑤來賺錢,不會為了她放棄家庭。
然而,本就是戀愛腦的瓊瑤並沒有聽從母親的勸告,因為在她看來,平鑫濤足夠愛自己,也理解她對創作的執著,所以瓊瑤執意要自己掌握人生的方向。
反觀平鑫濤,面對袁行恕的質疑,他親自登門解釋,並聲稱:“自己真心愛慕瓊瑤,希望得到一個機會。”
可不論平鑫濤如何證明決心,他和瓊瑤還是沒有得到長輩的支援,所以兩人就開啟了長達14年的地下戀情。
在這14年裡,瓊瑤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作品,而這些作品的版權,也在平鑫濤的運作下,全部歸屬於皇冠雜誌。
這些作品的出版和影視改編,為皇冠帶來了巨大的收益,也為平鑫濤的家庭帶來了優渥的生活。
可隨著瓊瑤的名氣越來越大,她與平鑫濤的地下戀情也別更多的人熟知,因此,她也成了大眾口中的“第三者”。
瓊瑤並不在乎錢財的多少,她只知道這些流言蜚語給自己帶來了無盡的傷害,所以她迫切地想要一個真正的名分。
或許是害怕瓊瑤離開而賺不到錢,也或許是對瓊瑤的愛到了極致,在1979年時,平鑫濤拋棄了原配和子女,與與瓊瑤登記結婚。
從那之後,瓊瑤和平鑫濤彷彿融為了一體,她的創作之路也在愛情的滋潤下步步高昇。
與此同時,在平鑫濤的推動下,瓊瑤的作品逐漸變成了熱門電視劇,就此開起了“瓊瑤劇”的鼎盛時期。
為了配合丈夫的事業,瓊瑤開始涉足編劇和歌曲創作,她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主題曲,例如《情深深雨濛濛》、《你是風兒我是沙》、《雨蝶》等等。
隨著瓊瑤劇的大火,瓊瑤的商業價值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她透過版權費獲得了鉅額收入,其中光是《還珠格格》的版權費就高達10億元。
在平鑫濤的鼓勵和支援下,瓊瑤在1980年,於臺北建造了一棟四層樓的花園式洋房,取名“可園”,這棟別墅不僅見證了他們幾十年的婚姻生活,也成為了他們愛情的象徵。
而隨著臺北的城市發展,“可園”的價值也水漲船高,到2012年已價值5億人民幣。
事情發展到這,瓊瑤彷彿實現了名利、愛情雙豐收的圓滿人生,可直到平鑫濤去世,她才發現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
為愛燃燒
2019年,平鑫濤離世,在他病危期間,瓊瑤寸步不離地守在病床邊,雖然瓊瑤捨不得愛人的離開,但也只能接受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
然而,在平鑫濤離開後不久,他的子女們卻突然找上了瓊瑤,並且拿出了一份足以讓瓊瑤崩潰的遺囑。
這份遺囑是平鑫濤2007年所立,而遺囑中也清晰地表示,他將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了自己的原配和子女,而陪伴了他幾十年的瓊瑤,卻一無所有。
這簡簡單單地一句話,打破了瓊瑤對愛情的所有幻想,也讓她徹底她看清了平鑫濤的真實面目。
為了減輕內心的痛苦,瓊瑤開始整理自己與平鑫濤的故事,並將這段經歷寫成了自傳《我的故事》。
本以為瓊瑤會毫不留情地抨擊這個“鳳凰男”,但她並沒有這樣做,反而要在死後與平鑫濤葬在一起。
同時,瓊瑤也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將自己的作品版權從皇冠收回,併成立了新的公司,由兒媳何琇瓊負責運營。
這就意味著,瓊瑤將與皇冠決裂,或許在她看來,一切的一切都是金錢惹的禍,跟平鑫濤的愛情沒有關係。
做完這一切後,瓊瑤不想觸景傷情,索性離開了他們共同居住多年的“可園”,而在瓊瑤的晚年生活中,陪在身邊的也只有兒子陳中維。
更令人寒心的是,在瓊瑤走後,平鑫濤的三個子女,至今也沒有向陳中維發去悼念,或許在他們看來,哪怕瓊瑤付出的再多,也改變不了自己家庭被破壞的事實。
結語:
瓊瑤的一生,是愛情與事業交織的一生,她的經歷讓人們看到了愛情的甜蜜與苦澀,也留下了一個讓人唏噓不已的愛情故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