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瓊瑤去世僅十幾天,繼子女就對其遺產虎視眈眈。然而這背後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前妻為保全子女利益,刻意拖延16年才同意離婚,原本自以為是的完美計劃,卻因新繼承法的出臺,讓子女失去了繼承權。這個原本可以擁有瓊瑤作品一半版權的家族,最終因為一場算計,斷送了所有可能。這背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丶皇冠的沒落與崛起
上世紀60年代的臺北,皇冠雜誌社僅剩一位員工,每月銷量堪堪40本。平鑫濤騎著二八大槓,挨家挨戶推銷雜誌,日子過得連買雞蛋的錢都成問題。這個場景被林婉珍在《往事浮光》中詳細記錄,當時的皇冠就開在自己家裡,合夥人也都相繼退出。
正當皇冠瀕臨倒閉時,瓊瑤的加入徹底改變了這家出版社的命運。她的第一部作品便引起轟動,讀者們排著長隊只為買到最新一期的雜誌。皇冠的銷量開始飆升,從月銷40本直接突破到數萬本。這樣的轉變來得如此突然,以至於當時的印刷廠都應接不暇。
隨著瓊瑤的作品持續熱銷,皇冠從一間破舊的出租房,逐漸發展成為擁有自己大樓的出版巨頭。林婉珍後來能去學畫畫,在皇冠舉辦個人畫展,這些都是靠著出版社的盈利支撐。
平家子女現在聲稱皇冠不靠瓊瑤也不會倒閉,可當年要不是瓊瑤的加入,這個家族還能有今天的榮華富貴嗎?
二丶一場關於時間的算計
平鑫濤向林婉珍提出離婚時說,等孩子們成年後就和瓊瑤結婚。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引發了一場持續16年的時間賽跑。林婉珍咬緊牙關,死活不肯在孩子成年前辦理離婚手續。
她的算盤打得很精:瓊瑤當時已經40多歲,拖到孩子們都成年,瓊瑤也就失去了生育的可能。這樣平鑫濤所有的財產都會由她的孩子繼承,一個子也不會流到外人手裡。時間在林婉珍的等待中一點點流逝,她終於等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但臺灣新修訂的繼承法規定:夫妻再婚時,如果一方的子女已經成年,就不再享有繼承權。林婉珍苦等16年換來的結果,反倒斷送了子女繼承瓊瑤遺產的機會。
平鑫濤生前偷偷給子女留下了不少財產,他們本可以擁有瓊瑤作品版權的一半。如今想討要已經失去的繼承權,卻被網友們指出:當初要不是瓊瑤,平家哪來的今天這般富貴?現在平家子女說要走國際路線,去日本開拓市場。可惜林婉珍當年那個精心算計的決定,已經讓這個可能性消失在了時光裡。
三丶繼承權的雙面刃
臺灣新繼承法的出臺改寫了許多家庭的命運。這條法律明確規定:夫妻再婚時如一方子女已成年,這些子女將不再享有繼承權。平家的子女本可以擁有瓊瑤作品版權的一半,卻因為等到成年後才讓父母離婚,失去了這個資格。
十六年的等待本該換來更多遺產,誰知反倒斷送了所有機會。平家子女坐不住了。瓊瑤剛走十幾天,他們就站出來提出三點訴求:要求獲得瓊瑤作品一半版權、質疑瓊瑤照顧父親的醫療決定、指控瓊瑤給家人帶來無法抹去的傷害。
當年的皇冠出版社已經到了連買雞蛋錢都沒有的地步。林婉珍和平鑫濤都在各自的書中說過,當時出版社開在自家,只剩一個員工,每月只賣出四十多本雜誌。平鑫濤騎著二八大槓到處推銷,日子過得實在艱難。但現在平家子女否認了這段歷史,說母親林婉珍只是個普通婦人,說的話不能當真。
平家子女缺席了瓊瑤的葬禮,發文說要走國際路線,去日本開拓市場。可幾天後又開始爭奪瓊瑤的版權。這些舉動讓人看不懂,難道他們真的忘了當年是誰讓皇冠起死回生?是誰給了他們現在揮金如土的生活?
四丶生死之間的親情考驗
直到平鑫濤生命的最後階段。他曾經擁有錢財、地產、美滿家庭,這些都變成了沉重的負擔。他的身邊,只有瓊瑤日夜相伴。
對於平鑫濤的治療問題,瓊瑤和繼子女產生了激烈的爭執。繼子女指控瓊瑤獨斷專行,拔掉父親的氧氣管,讓父親提前離世。但醫院的記錄顯示,平鑫濤接受了完整的治療和照護。平鑫濤生前飽受病痛折磨,每一個醫療決定都牽動著家人的心。
在這段艱難的日子裡,瓊瑤放下了創作,專心照顧病重的平鑫濤。繼子女們卻很少出現在醫院。他們忙著處理自己的事情,偶爾來看望父親時,總是對瓊瑤的照護方式提出質疑。那時的平鑫濤,眼睜睜看著家人因為照護問題爭吵。
平鑫濤離世後,繼子女開始指責瓊瑤沒有盡到照顧的責任。他們說如果不是瓊瑤的決定,父親本來還能多活幾年。可當年日夜守護在病床前的是誰?做出艱難醫療抉擇的又是誰?有些真相,在生死麵前格外清晰。
結語
真正的財富從來不是靠算計得來的,而是源於真誠的付出與創造。瓊瑤用自己的才華創造了一個時代的文學神話,也讓一個瀕臨倒閉的出版社重獲新生。或許多年後,當我們回望這段歷史,會發現最珍貴的遺產不是版權和財富,而是那些用真心澆灌的情感和努力創造的價值。這,才是任何繼承法都無法剝奪的真正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