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牛!牛!央媽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央視蛇年春晚一“亮相”,直接捅破收視天花板。
晚8點準時開場,全國觀眾不約而同“跑步”進場,直接把收視拉昇到27%。
張藝興、蘇有朋、陳偉霆、李子柒領銜一眾戲骨國民度演員的三場視效表演、“勁歌熱舞”熱場效果奇佳,不僅現場觀眾被嗨翻了。
短短三分多鐘的時間,場外引流效果奇佳,收視被拉昇了三個百分點。(三個百分點大概相當於遼視春晚整晚平均收視)
接下來,《鳳凰傳奇》一曲《棟樑》震撼開嗓,緊跟著小品《借傘》輸出一波白娘子許仙的“童年回憶殺”。
觀眾在大呼“磕到”的同時,春晚的收視也被送至第一個小高潮,達到了36%。
在春晚開場一個小時之後,劉濤帶領聲勢浩大、載歌起舞的西安分會場走向全場晚會峰值39%。
王菲不愧是天后,12年後再度登春晚搞獨唱,獻唱的《世界贈予我的》還是舒緩的抒情歌曲,不僅沒有起到“催眠”效果,還再次激起大眾對春晚的觀看欲,把收視第二次拉到了39%的峰值。
10點10分左右,逐漸迎來了關機潮,但央視春晚的收視依然堅挺,下滑的很是緩慢,到零點35分左右,也就是唱《難忘今宵》那個時間段,還保留有19%的觀眾。
最終4個半小時的央視春晚拿下平均33%的收視率,這個收視是啥概念呢,相當於11部《狂飆》疊加的收視率,也是央視春晚近十年收視最高紀錄。
央視春晚收視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口碑卻遇冷遭到滑鐵盧,失了一部分人心,主要是因為此次春晚存在3大敗筆。
1 岳雲鵬、孫越的相聲
因為春晚時間的限制,嶽、孫二人在表演《我們一起說相聲》這個節目時顯得特別倉促,8分鐘時間,感覺還沒進入正題就已經匆匆結束了。
岳雲鵬的業務能力以及控場能力還有待加強,8分鐘的表演時間有兩次不小心笑場。
誇自己帥啊可愛的、損孫越沒有觀眾緣這個包袱其實在春晚舞臺上已經用了好幾年了,觀眾真的有些吃膩了。
另外在觀眾席沒有得到男觀眾的配合,反過來給觀眾塞紙條這個操作觀感也不太好。
2 趙雅芝、葉童的《借傘》
這個節目集京劇、粵劇、越劇、童年經典和小品等多重元素結合在一起確實獨樹一幟很有亮點。
但要注意這畢竟是個小品,搞情懷可以,各種多元元素雜糅也可以,但不能忘記一個小品最基礎的功能就是逗人笑。
這個節目就忽視了這一點。
3沈馬組合王炸失靈
沈騰和馬麗作為春晚語言類節目的“王炸”選手,這次準備的《金龜婿》顯得“虎頭蛇尾”。
感覺還沒進入正題,故事就匆匆收尾了。
而且角色搭配也有種說不出的怪異。
這個節目有四個表演者,除了“沈馬”,還有孫千和宋洋。
在欣賞這個小品之前大家夥兒恐怕都想不到沈騰在這個節目裡是馬麗的“金龜婿”,結果他扮嫩跟低一輩兒的孫千組cp,真有種說不出的怪異。
而且這次他們四人表演的故事沒有以往有趣,笑點和包袱也不是很多。
難怪大多數觀眾欣賞節目之後會嘆息三連。
總的來說,春晚的舞臺視效、歌曲表演、舞蹈表演、戲劇武術還有分會場、黑科技都達到接近滿分的效果,要不然也不會那麼高的收視。
唯一的短板可能就是小品相聲,偏在大多數觀眾心裡語言類節目是春晚的特色,結果在春晚的發展中,逐漸把這個“特色”給消磨掉了,大家難免感到遺憾和意難平。
希望未來的春晚能夠兩條腿走路,把歌舞表演搞好的同時,也不能忘了提高語言節目的創作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