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晚已經結束,賈玲的名字竟不在其列。
這已經是,賈玲缺席春晚舞臺的第三年。
除了缺席春晚,賈玲也退出了綜藝。
曾經,她是綜藝《》的常駐嘉賓。
她與沈騰隨時隨地都能出一個梗,讓人捧腹大笑之時,還忍不住為她的高情商讚歎。
那賈玲到底是發生了什麼?為什麼綜藝與春晚都看不到她的身影了呢?
賈玲無緣春晚,是她自己“作”的。
賈玲作為春晚的老面孔,今年告別了春晚。
回顧過去,這一結果早有跡象。
春晚是許多明星夢寐以求的地方。
而賈玲卻透過自己的努力“作”出了春晚。
賈玲出生於1982年4月29日
小時候的她,風趣幽默,是街坊鄰里的開心果。
常常逗的家人開懷大笑,展現出喜劇天賦。
後因喜歡看趙麗蓉小品深受影響,在心底埋下了喜劇種子。
1998年賈玲透過自己努力成功考入湖北藝術學校。
1999年父親因受傷失去勞動力,重擔壓在母親一人身上。
賈玲不忍母親一個人勞作,打算輟學打工。
好在母親堅持,才讓她繼續學業。
遺憾的是母親在這個家最困難的時候因意外離世。
2001年賈玲憑藉自己的努力考入中央戲劇學院。
在中戲她刻苦學習,專業能力優異。
但到畢業後,找工作卻四處碰壁。
最艱難時期連房租都交不起,可是她從未放棄夢想。
2003年,賈玲參加北京電視臺相聲比賽。
憑藉《怎麼了》獲得專業組一等獎。
自此堅定了她在喜劇道路發展的決心。
後師承馮鞏,努力練習相聲,使其技藝愈發精湛。
2010 年,她與白凱南搭檔登上央視春晚舞臺。
表演相聲《大話捧逗》一夜走紅。
之後她開始嘗試多種喜劇形式。
2015 年在《歡樂喜劇人》中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
其小品《你好,李煥英》成為經典之作。
2016 年,賈玲成立大碗娛樂,簽約一批優秀喜劇演員。
2021 年,她嘗試新身份。
親自執導並主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上映。
第一次就取得好成績,票房突破 54 億。
她也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2024 年,再次執導並主演的喜劇電影《熱辣滾燙》上映。
票房成績依然很亮眼。
賈玲為了角色成功減重 100 斤,展現出驚人毅力和決心。
除了影視作品的出色表演,賈玲在綜藝也屬於靈魂人物。
2014年成為《王牌對王牌》節目的常駐嘉賓。
在節目中,賈玲積極參與各種遊戲環節,自帶幽默細胞。
以自己獨特的搞笑風格,讓現場氛圍輕鬆愉悅。
不僅如此,為了節目效果。
賈玲放下形象包袱,用自黑和扮醜的方式活躍氣氛。
做遊戲時,賈玲即興飆戲,用演技讓對方頻繁笑場。
展現出了高超的表演功底及表演方面的實力和應變能力。
她不僅有良好的綜藝感,還有超強的團隊協作能力。
照顧新嘉賓,幫助他們快速融入節目,和沈騰等成員配合默契。
她的幽默,才華,親和力讓她成為節目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員。
經過不斷努力,賈玲身上貼上了“百億導演”、綜藝靈魂人物等標籤。
這些成就是很多人不可觸及的結果。
賈玲卻輕易拋棄,缺失春晚,退出綜藝,只為去往來時路。
母親的突然離世,是賈玲心中的痛。
她心中那一席暖暖的溫柔地,是她前進的動力。
2021年賈玲執導的《你好,李煥英》上映。
劇情雖然是她在行的喜劇色彩,但是處處透露出對母親的思念。
情感真摯,讓觀眾產生了極大的共情。
她也因此憑藉此片在影視界一戰成名,展示出電影創作方面的才華。
賈玲對母親的真情流露,深深的吸引著觀眾。
母親也暗暗回饋了她禮物。
該片累計票房突破54億,成為全球單部電影票房最高女導演。
透過這次良好的成績,賈玲也發現了自己導演方面的優勢。
2024年,她再次自導自演完成《熱辣滾燙》。
賈玲過去以胖示人,為了打破觀眾對她的固有印象。
她選擇改變形象來詮釋角色,同時也突破自己在戲路上的侷限。
用一年時間,每月以8-10斤的速度,迅速減掉100斤。
這種突擊式的減重方法,也對身體作出了極大挑戰。
減肥成功後。
賈玲並沒有得到認可,反而出現了很多反對的聲音。
很多人就像那馬後炮一樣,事後誇起前身。
像當初的趙露思一樣。
露思醫美后很多觀眾不買賬。
眾說紛紛,有人誇也有人貶。
讓本就在乎她人想法的趙露思,陷入了內耗的漩渦。
她曾說過“現在你們說我以前好看,以前你們也沒有說以前好看。”
這不就是和賈玲減肥成功一樣麼?
索性兩個人面對問題,看法,想法,做法都不同。
也有了兩種不一樣的人生。
賈玲堅定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道路。
去相遇同頻之人,成為自己的大女主。
露思雖有波折,好在已經認清現實。
以後的日子也會快快好起來。
細細想來,胖,搞笑擔當,真的是她想要的麼?
笑臉盈盈是她真實感受麼?
微笑不僅是她對待世人的態度,也許也是她對生活的無奈。
社會喜歡美的事物,對美的事物更是包容萬千。
雖然胖不是不美,但卻是被大眾容易定義的形態。
好在她並沒有因為別人的寥寥數語而影響自己。
專注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標。
努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一個有理想,有勇敢,有目標的女子。
透過一次次的突破,賈玲找到了更大的目標。
她解散了自己一手創辦的大碗娛樂。
大碗娛樂曾在賈玲的經營下,與“本山傳媒”,“德雲社”,“開心麻花”齊名。
被稱為喜劇“F4。”
解散大碗娛樂後,她開啟專注內容創作。
春晚也好,綜藝也好。
賈玲的離開,是她個人選擇的結果。
她可能覺得需要嘗試新的挑戰,或者尋找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無論如何,她的決定都值得我們尊重。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夢想,賈玲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