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舟嫁給蔣長揚之前,蔣長揚已經和互生情愫。雖然他們約定好了只是假結婚,但情義是真的,之後假戲真做也是必然。只是他們情投意合,卻苦了蓮舟。
蔣長揚雖然出身優渥,但父母感情不睦。當年蔣國公對妻子發誓,一生一世只愛她一個人,可自從來到長安長了見識,便把初心拋擲腦後,不僅愛上了別人,還買了另一座子安家,再也不管妻子和蔣長揚的事。
蔣母臨終之前只想看他一眼,可他卻只顧著新婦生子,根本不管蔣母的死活。
蔣國公的無情無義和蔣母的離世,讓蔣長揚頗受打擊。所以他不願成家,只想一個人瀟灑生活。在他看來,對心愛之人做不到忠貞,就沒必要結婚,不然只會讓世上多增加一個傷心之人。
但是遇見何惟芳以後,蔣長揚開始相信愛情,也動了結婚的念頭。他表面上是赫赫有名的貪官,風流倜儻,實際上對待感情十分專一。
對他而言,此生只有何惟芳一人。所以,不管蓮舟再漂亮,聰慧,也入不了蔣長揚的眼,他是不可能愛上她的。更何況蓮舟是寧王硬塞給他的,他更加對她避之不及。
所有人都以為蔣長揚和何惟芳心心相印,蓮舟嫁過來為妾太傻,她既得不了蔣長揚的青睞,也成為不了寧王眼中有用的棋子,結局一定很悲慘。
不過,何惟芳卻早已看透,蓮舟才是活得清醒的人。
寧王野心勃勃、心機深沉,一心只想著權力,為了達到目的背地裡結黨營私、賣官鬻爵,甚至挪用賦稅,把整個朝廷攪得烏煙瘴氣,還把眼線安插到了皇帝身邊為妃子。
皇帝對他心生不滿,奈何暫時不能與他抗衡,只能懷恨在心,尋找機會報復。
在寧王眼裡,所有人都是他實現野心的工具,為了達到目的,他可以犧牲女兒的婚姻。李幼貞作為縣主,尚且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蓮舟作為義女,自然更沒有選擇權。
蓮舟很清楚,寧王讓她嫁給蔣長揚為妾,主要是傳遞訊息,幫他盯著蔣長揚,然後尋找機會將蔣長揚拉攏至他麾下。
蓮舟的出現,並不是好事,換作他人,一旦蓮舟進了蔣府,就會派人盯著她,像防賊一樣防著她。但是何惟芳沒有這麼做。
從嫁給劉暢到和離後在長安討生活,到經歷了多次生死,重開芳園,何惟芳知道大多數的女子命運如浮萍,並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
大福她們看蓮舟不順眼,讓她想到了當初嫁到劉府的時候。劉暢不喜歡她,府裡的人也不待見她,她的日子並不好過。
同為女人,何惟芳理解蓮舟的苦楚,而且自從蓮舟進府後,雖然聽命於寧王,但她沒有壞心思,從來沒有對何惟芳耍過陰謀詭計。她知道蔣長揚不愛她,也只是想著攢些金銀珠寶,有一天離開蔣府,也能自在地生活。
蓮舟本心不壞,所以何惟芳憐惜她。過年時,蔣府十分熱鬧,只有蓮舟屋裡冷冷清清。何惟芳看到她臉上的落寞,連忙往她嘴裡塞了一個水餃,和她共度新年。
當時,蓮舟的臉色有震驚,和驚喜。就這一個小小的舉動,讓何惟芳發現蓮舟不簡單。
蓮舟雖然是寧王的人,可她的眼神裡,卻藏著一種不屬於棋子的清醒。
蓮舟表面上對寧王言聽計從,實際上渴望被愛和關懷,她不希望自己完全被寧王操控。雖然她是寧王的義女,但寧王此人為達目的可以犧牲一切,她也不例外。所以蓮舟雖然被寧王拿捏著,但一直都在找機會擺脫這種被控制的命運。
何惟芳正是察覺到了蓮舟的這份清醒,才對她另眼相看。
她不是寧王的提線木偶,而是有思想有感情,有頭腦的人。她嫁給蔣長揚,雖然為妾,還要做寧王的眼線,但要比在其他人那裡討生活要幸運多了。如果沒有嫁給蔣長揚,等待她的還不知道是什麼結局呢。
有蔣長揚花鳥使的名頭保護,蓮舟多了一條退路,所以她不想得罪蔣長揚。在蔣府,她對寧王的命令是有選擇地執行。
要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她就順著寧王的意思辦;要是涉及到傷害無辜的人,她狠不下心去做,自然會想辦法找藉口逃避。
既然蓮舟的心思只是想好好活著,隨心而活,何惟芳為什麼要阻攔呢?所以之後她和蓮舟和平相處,而蓮舟在何惟芳這裡感受到了溫暖和尊重,也知道了該如何抉擇。
希望第二季,蓮舟和何惟芳能成為真正的好姐妹,有一個圓滿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