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檔三天《俠之大者》票房被哪吒、唐探、封神壓得挺厲害,黃金場次排片率一度被擠到了6.5%,讓人感覺起色不大。很多人詫異這部影片明明有徐克和肖戰,為什麼還是沒有扛住,本篇我們簡單分析一下。
一、武俠題材逐漸不被觀眾選擇。
很多人可能不相信,此前武俠題材票房最高的兩部影片《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龍門飛甲》都是徐克執導的,合作的演員也是趙又廷、馮紹峰、林更新、阮經天、馬思純、劉嘉玲、李連杰、陳坤、周迅、李宇春這種,但是票房一部6億一部不到6億。
而現在第三也是徐克執導的了,就是肖戰、梁家輝主演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該影片雖然和其他同期比票房不高,但是最後大機率還是會拿到武俠題材電影票房第一,因為這個題材以前票房就不高。
請肖戰起碼有流量粉絲保底,如果是尋常的沒有流量的演員,可能資方對這個題材都不一定敢投資太多。
比如說,很多小姑娘其實一看這部電影郭靖的衣服風格,就不太會感興趣。所以影片開啟市場比較難辦。
至於肖戰為什麼明知道題材不熱門還選擇,試想一下中影和徐克的一番男主又有幾個90生捨得拒絕呢。其實預售3.5億的票房已經證明了肖戰的粉絲底盤在同期流量小生小花裡沒有可替代性,至於最終票房多少,只要肖戰的演技和口碑沒問題,那麼他現有的資源和咖位就不會降低。
其實合作徐克、中影更重要的是人脈了,當徐克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同階層大導大門就同時敞開了,更準確地說,新一輪審視開始了。在肖戰風華正茂的年紀,遇到不止一位能夠賞識他的伯樂,很幸運啦,而且無論是肖戰還是徐克都有其他作品,一部票房一般還是經得起的。
二、今年的春節檔檔期競爭力太大。
無論是哪吒還是封神還是唐探還是熊出沒還是蛟龍其實都有前作基礎,尤其是哪吒、封神、唐探,作為唯一一部非續作影片,《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壓力山大。
如果換個檔期,比如說中秋節,說不定排片就不會這麼虐了。現在黃金場次排片甚至降低到了6.5%,很多觀眾還在被退票,大環境壓力太大了。
但是目前為止傅若清和徐克、肖戰對外情緒都是穩定的,還不錯。而且沒有像某些電影一樣甩鍋演員,也不錯,都是體面人。
其實如果把這部電影看做是文化宣傳片就好很多了,好多人不曉得武俠有多式微,年輕人都不曉得金庸了,看不懂的太多了,現在頂流帶進了很多不關注武俠的年輕觀眾入場,讓大家瞭解俠義核心。而徐克導演多少大風大浪過來,要知道當年很多經典作品並不賣座。如今張藝興、鍾楚曦、趙露絲、黃曉明、吳京、彭昱暢、楊紫、阿雲嘎、盧昱曉、張婧儀、周奇、周依然包場支援,文藝圈好評如潮,沙溢、吳京、黃曉明、葉童都誇射鵰好看,也是不錯。
三、影片刪減問題。
有些重要的劇情拍了但是沒有放出來,比如說西征打仗的劇情,被剪掉了沒有過審,劇情有點割裂,故事看起來不夠連貫或者戰爭場面不大,兒女情長佔比大了。
而且不夠爽,不夠迎合當下觀眾情緒。目前該影片可能最出圈的是華箏,但是又沒有進一步出圈。
但是有彩蛋,徐克也是盡力了,希望看彩蛋可以看懂吧。至於精神核心,大概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為一部電影沉思。
四、排片力度不夠大。
現在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排片佔比8.8%,黃金場佔比6.5%,比熊出沒還要少,上升空間被壓縮得基本上看不到了。
但是吧,這其實肖戰、徐克大概都能接受,徐克不缺作品,更不缺高票房的作品;肖戰他只要顏值在粉絲就在,粉絲在咖位和資源就不缺,就當成是起點積累經驗好了。
你怎麼看待呢?歡迎品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