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徹底“殺”瘋了。
首日票房4.87億,次日票房4.79億,第三天破6億,今日也就是公映第4天,才12點總票房已破19億,今日單日票房應能輕鬆破7億。
中國影史春節檔,可曾見過如此逆天的走勢?
沒有。這是第一次,所有的記錄,都被輕易打破了。
影片無論票房佔比、觀影人次、上座率,都已經遙遙領先。
同樣遙遙領先的還有豆瓣評分,目前影片評分高達8.6分,而其它目前已開分的春節檔大片《唐探1900》《蛟龍行動》《封神2》評分分別為6.6、6.6、6.3分。
在這個觀眾用腳投票投出來的一屆“最強春節檔”,《哪吒2》無疑成為了一超多強中的那個超級王者。
目前燈塔專業版最新預測總票房61.16億元,貓眼專業版預測總票房67.4億,無論哪一個,都將超過《長津湖》的57.75億元,成為影史首部票房破60億元的電影。
當然也就是:影史票房冠軍。
相比之下,目前僅有排在第二位的《唐探1900》有和哪吒一戰之力,而《封神2》《射鵰》《熊出沒》和《蛟龍行動》等片,恐怕已經很難對小哪吒的票房構成任何威脅。
春節檔大戰,事實上已經提前結束了,剩下的票房故事,屬於哪吒。
於是接下來的問題就只有一個,原本以為是群雄逐鹿的2025春節檔,為何變成了一出“哪吒傳奇”?
01 《哪吒2》票房“殺瘋”背後的三大理由
《哪吒2》爆火,至少有三大原因。
其一,第一部的優點都在,特效甚至超越了觀眾預期。
所有王炸續集需要面對的挑戰是:第一部太好,觀眾對第二部的預期,自然會高出許多。如果續作滿足不了觀眾的胃口,就可能遭口碑反噬。
而《哪吒2》能做到教科書級別的爆笑爆虐又爆燃,一舉滿足觀眾暴漲的胃口,特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甚至可以說,在這個硬碰硬的春節檔特效大戰中,《哪吒2》贏的不只是一點。
如果說《哪吒》第一部已經創造了國漫特效技術水平的天花板,那麼《哪吒2》則是全面打破了由自己創造的天花板。
比如片中的各種變身以及兵器的運用,技術都很完美,幾乎毫無瑕疵,但影片特效最厲害的還不是更燃、更爽,而是比第一部更有想象力。
就比如陳塘關大戰中的“鎖鏈戲”,億萬妖獸,從天而降,身上都纏著鎖鏈,一旦它們群起進攻,就會牽動起成千上萬條鎖鏈,最終萬千妖獸在空中如海浪般起伏。
這場戲震撼的不僅是特效,而是妖獸擺脫自身命運的怒火,特效只是直觀地,把萬千妖獸的怒火表現出來了。
還有一段哪吒掙脫穿心咒的戲,哪吒身上的刺,超過1000根,撕裂開來的肉塊達600塊。
光這個場景,特效團隊就做了一年,只是為了呈現一場震撼特效?其實特效本身,就已經構成了人物塑造的一部分。
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是靠嘴說的。
而全片視覺高潮,哪吒、敖丙和終極反派的天元鼎之戰,高達1900+的特效鏡頭,拍出了三昧真火、熔岩滾滾伴隨海水翻滾。
天翻地覆這四個字,被具象化了。
特效不僅給了《哪吒2》以最大程度的注意力保障。
每每觀眾稍顯倦怠的時刻,影片都透過驚人的特效將觀眾的注意力立刻拉了回來。
甚至特效和畫面本身,已經成為影片主題呈現的一部分。
比如白茫茫一片的玉虛宮、詭異陰森廁所都找不到的建築內部等等,完美地兼顧了特效表現力和深刻主題,而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更讓觀眾回憶起《大鬧天宮》的時代。
國漫也再一次,憑自身硬實力,在特效環節,重新站上全球動畫巔峰。
其二,是老少皆宜的喜劇元素。
今年春節檔再次證明,含喜量越高,春節檔勝算越大。
甚至可以說,前幾年相對嚴肅的視效大片《紅海行動》《流浪地球2》的成功,給業內製造了一種錯覺,就是春節檔,不用喜劇元素也可以。
但事實上,過春節樂呵樂呵,永遠是觀眾的第一需求。
全面延續第一部喜劇屬性的《哪吒2》,由此成了今年最適合全家觀看的作品,大人孩子,各取所需。
這一次,玩世不恭,喜歡搞點小破壞的哪吒,和比第一部更懵的太乙真人繼續承包了全片笑點。
尤其是太乙真人在重塑敖丙肉身時,不幸失敗,只好讓魂魄的敖丙,只暫時附於哪吒身上。
結果搞出了一個致敬《哪吒鬧海》的正版味道的哪吒,我那個影院看到這裡是笑翻了。
雖然有些扯裙子的笑料有點過火,但許多周星馳style的幽默,還有老少咸宜的海底小怪的梗,
都讓《哪吒2》成為這個春節影院含笑率最高的電影。
其三,是創新引發共鳴。
觀眾原本以為,上一部突破了哪吒和敖丙的傳統形象後,《哪吒2》已經很難再有新意了。
沒想到一上來就被東海龍王敖光(敖丙他爹)帥到影院尖叫一片,
到了西海龍王“龍姑”敖閏出場,觀眾又被美的忘了她是反派。
不過帶給觀眾最大驚喜的,還是演繹了小鎮做題家的一生的申公豹。
《哪吒2》能讓大人孩子都愛看,當然不止是因為那些牛掰的特效,也不止是那幾句蕩氣迴腸的臺詞。而在於它的普世情感。
孩子看這部電影,會覺得熱鬧好看。
但作為大人的你,卻能在影院陷入深深的共情。
而最引發全場觀眾共情的角色,沒有疑問:申公豹。
從申公豹雞娃式的家族訓練開始,觀眾就會感受到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現實中,我們都不是有本事逆天改命的哪吒,有尊貴血統、爆帥老爹替我們撐腰的敖丙,甚至那些大反派的仙界級別,我們也挨不上。
我們其實都是影片裡一個個真實而渺小,身處底層,被規則壓迫,卻無能為力的申公豹。
哪怕憑努力成了“村裡唯一的大學生”。爭取到的,不過是仙界對他的冷遇。
“要恨,就恨你們為什麼生來就是妖。”
這就是世間的規則。你贏不了。
但我可以不服。
影片結尾哪吒又爆出了新的金句,“我們都太年輕,不知天高地厚”。
但我反倒覺得,實踐這句話的,不僅是哪吒,同樣是結局一人單挑三大龍王、帥到掉渣的申公豹。
正是這些真實而渺小的“申公豹”的存在,正以為規則無法打破,申公豹最後的硬剛,才顯得格外動人。
因為普通人面對命運無力反抗。
才要用申公豹這場蚍蜉替大家噴吐出平日裡無處宣洩的怒火。
最後打不過,是肯定的,那又怎樣呢?
那些被世間規則逼得退無可退的無數小人物,塵世中無法掀桌,難道還不能在影院裡,透過哪吒申公豹這奮力一戰,回憶起那個心中有火、想與世界鬥上一鬥的自己了?
這才叫共情。
02、《哪吒2》無論能否拿下史冠,都為春節檔留下了兩大經驗
因為《哪吒2》的橫空出世,今年春節檔將毫無疑問,打破幾乎所有歷史上的春節檔紀錄。
接下來的春節檔時間,《哪吒2》將繼續高歌猛進,至少拿下春節檔一半大盤。
這場“歷史性突破”,也將令陷入寒冬的中國電影重燃信心。
而《哪吒2》的成功,至少留下兩大春節檔爆款法則:
一是春節檔要出爆款,含喜量很重要,量大管飽也很重要。
《哪吒2》贏就贏在,整個春節檔最好笑,也最完整。
影片講了一個普通觀眾愛看、影迷也能做出多重解讀的好故事,塑造出了好幾個鮮明的正反派人物,特效也大碗管夠。
這是一部沒有短板的電影。
雖然,也許沒有第一部“我命由我不由天”那樣的驚豔時刻。
但,沒有明顯短板本身,已經是影片的巨大勝算。
二是春節檔已經成了大片們的“共情之戰”。
能達到觀眾預期的影片,才能票房大勝。
但要打破票房天花板,那就必須創造與觀眾的共情。
比如《唐探》中小嶽嶽那句“救中國”。
比如《哪吒2》小哪吒的“我們不知道天高地厚”。
觀眾為什麼喜歡哪吒?
就像餃子說的:哪吒永遠是我們心目當中的一個力量的代表,他永遠不會妥協。之所以這個故事能流傳,千年都不衰,正是因為大家就喜歡他這種精神。
所以當影片結尾,天庭另一位著名反骨仔的金箍棒現身,整個影院都燃了起來。
雖然觀眾都知道,現在反骨仔甚至還沒蹦出來,但餃子無疑在下一盤更大的棋。
而無論《哪吒3》多久出得來,接下來的故事,又是否會變成真正的封神榜,但影片的主題已經定下,那就是即便粉身碎骨,也要對抗這不公的命運,荒謬的法則。
《哪吒2》中有句金句:怎能不知,規則是誰制定的。
但還有一句:若天下無路,我就開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乾坤。
知道這規則,又怎樣?誰說我一定要遵守這規則了?
影片真正的燃,是刻在骨子裡的。
現在,《哪吒2》已經勢不可擋。
影片也讓觀眾又看到了國漫的巨大潛力。
國漫不僅能透過現代動畫技術實現視覺上對全球影壇頂尖水平的追趕,更能挖掘出傳統文化的深度,而影片的共情,又可以是當下的。
到最後,整個春節檔所有的資本遊戲規則,都輸給了觀眾的法則。
誰最尊重觀眾,觀眾就讓誰贏。
用豆瓣熱評的一句話說:哪吒2是活該賺錢的水平。
只要把這股勁保持下去,哪吒和中國電影,就不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