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股市多年一直處於3000點徘徊,而國外的股市連續攀升,終歸是與整個股市的構成因素有關。國外市場大多是機構與機構之間博弈,散戶很少直接參與市場,都是將資金交於機構,獵取固定收益;而我國的市場中是散戶與機構之間的博弈。在技術手段,市場資訊極為不對等的條件下進行市場交易。
公司上市之前的資金消耗
公司上市要經過,挑選交易所,準備規章制度、IPO申請、向交易所披露資訊、對市場預披露資訊、上市前的稽核、稽核透過發行、上市交易。這是一套非常複雜的流程,整個過程還要經過多箇中介服務機構進行稽核才能達到上市要求:1. 保薦機構(Sponsor);2. 會計師事務所(Auditor);3. 律師事務所(Law Firm);4. 證券公司(Securities Firm);5. 評級機構(Rating Agency);6. 公司秘書(Company Secretary)。這些中介服務機構是要收取高昂服務費的。
公司上市後的資金消耗
公司上市後,募集資金用於企業經營,而對於大股東來說,他們所配股份是不能立刻進行套現的,只能能解禁後才能套現離場,這時就出現了一個證券金融服務公司:
中國證券金融股份公司(股東單位: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鄭州商品交易所)。
上市大股東將限售股,質押給中證金公司,獲得融資,而中證金公司再將股票融券給證券公司,在這波操作中,中證金公司向證券公司和上市公司股東雙向收取費用。
在獲得融券後的證券公司,又能夠將部分融券批發給具有融券能力的個人,獵取服務費,同時自己也具有做空股票的能力。
中介服務機構費用
股市下跌真正的原因是多方抽水,信心不足
本來不能解禁流通的股份,透過中證金公司的轉融通業務,流入到二級市場,股東高位質押股票,低位贖回;中證金公司掙取服務費;券商高位拋售股票,低位買回;具有融券能力的個人也是高位丟擲,低位買回。
在公司上市這條利益鏈上,上市公司透過中介服務機構把市盈率做高,獵取大量資金;中介服務機構透過高市盈率的估值,掙取高昂的服務費;證券金融公司獵取轉融通的服務費;證券公司和具有融券能力的個人獵取做空利潤(做空會有風險);證券交易所穩拿印花稅。整條交易鏈上都是盈利的,只有散戶是一直在接盤。
整個股市現在都不考慮散戶的盈利,整個市場沒有獲利的信心,散戶就不可能連續不斷的進來,在當前情況下,連續的IPO,都在汲取整個市場的利息,最終還是散戶埋單。
劉紀鵬雖然被禁言了,但他的觀點很明確,整個股市要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增強投資信心,如果證監會放權以後,三大交易所再連續降低上市門檻並連續IPO,在沒有新奇的血液流入的前提下,整個市場就會凋謝。
融券借入人名單
代理證券公司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