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當地時間1月31日,美國紐約社群銀行公佈2023年四季度財報顯示,去年四季度意外虧損2.52億美元,而分析師此前預期盈利2.06億美元;每股虧損0.36美元,每股收益(EPS)同比由盈轉虧。同時,該行還披露了5.52億美元的貸款損失撥備,同時將分紅從每股17美分降至5美分。
受負面訊息影響,當地時間1月31日,紐約社群銀行跳空低開42.6%,盤初曾跌逾46%,收跌37.67%,創1993年11月上市以來最大盤中和收盤跌幅,遠超該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最大跌幅。
截止週二,該行股價暴跌22%,收於1997年以來最低。自1月31日釋出財報以來,該行股價已累計下跌約60%,市值蒸發約45億美元。同時,投資者過去一週拋售該股,股票分析師放棄看漲預測,且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把該公司的信用評級下調至“垃圾級”,穆迪的報告稱,如果該銀行的信貸表現進一步惡化、未能加強其資本化或儲戶信心喪失而對該銀行的流動性構成挑戰,則可能會再次下調該銀行的評級。
從美國紐約社群銀行“爆雷”回看銀行業發展情況:
——數字化轉型賦予銀行業新動能
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業務板塊主要可以劃分成五大板塊,分別為資產業務、負債業務、中間業務、銀行間業務、國際業務。其中,貸款業務以及存款業務是銀行最核心的兩大業務,在整個銀行業產業生態中,可將存款業務(資金來源)視作行業上游、將貸款業務(資金去向)視作下游。
此外,在銀行業數字化轉型不斷發展到新高度的今天,銀行業產業生態中,金融科技作為銀行體系的重要支撐部分,是連線客戶、業務以及銀行本身的重要紐帶,貫穿銀行各類業務,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數字賦能銀行業主要透過將有效的資料進行收集、分析後呈現反饋結果,以此大幅提升工作效率。通常,各類呈現成果在銀行業的應用主要包括投資產品的精準營銷、更加完善與安全的風控系統等。
——商業銀行資產規模
我國銀行業規模持續增長,增速總體較為穩定。根據銀保監資料,2017年至2022年,我國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持續增長,其中,大型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摸佔全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最大份額。2022年,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達379.4萬億元,同比增長10.05%,連續兩年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
從我國銀行業的資產份額來看,大型商業銀行資產份額佔比最大,截至2022年12月,我國大型商業銀行資產佔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40.4%;股份制銀行佔比為17.6%;城商行佔比為13.4%;農村金融機構佔比為13.4%;其他金融機構佔比為15.2%。
——銀行業存、貸款利率
從存款利率來看,1994年至今,我國存款基準利率經歷了高位迴歸,目前正處於歷史地位點,已超7年處於穩定不變的水平。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23年2月我國存款基準利率各項指標分別為:活期存款利率0.35%、3個月定期存款利率1.1%、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5%、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75%、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4.75%。穩定的利率有助於市場平穩發展,更加適合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和金融市場情況。
從貸款利率來看,1994年至今,我國貸款基準利率變動趨勢與存款基準利率相同,目前超7年我國貸款利率處於穩定水平,且為1994年以來最低。根據中國人民銀行,2023年2月我國貸款基準利率各項指標分別為:1年內短期貸款利率4.35%、1至5年中長期貸款利率4.75%、5年以上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3.1%、5年以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2.6%。
華泰證券固定收益團隊指出,紐約社群銀行面臨的可能更多是計提撥備引發的資產減值風險,而非擠兌造成的流動性風險,對銀行正常經營的影響偏小。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表示,2024年美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邊際上有所抬升,但整體可控,脆弱性集中在中型銀行的商業抵押貸款和小銀行的信用卡貸款。商業銀行拖欠貸款總規模、拖欠率和壞賬率都處於歷史性低位。大中銀行的商業地產貸款風險和小銀行的信用卡貸款風險,兩者的壞賬率均已經升至疫情前水平。美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有待出清,但目前看較難觸發銀行危機。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銀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資料、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資訊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 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