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早知道 iponews
|資訊撬動新資本|
據《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正在與包括阿聯酋政府在內的潛在投資者進行談判,試圖推動一個旨在提高全球晶片製造能力的專案,重塑全球半導體行業。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該計劃準備籌集高達5萬億至7萬億美元。
除了資金之外,Altman還認為,OpenAI將與投資者、晶片製造商和電力供應商建立合作伙伴關係。他們將共同籌集資金建造工廠,該工廠由晶片製造商來運營,而OpenAI則將成為新工廠的重要客戶。
知情人士還透露,該討論還處於早期階段,完整的潛在投資者名單尚不清楚。這項計劃可能會持續數年,最終也有可能不會成功。
7萬億美元的融資數額,相當於整個西班牙所有房產的總和,英國2023年的GDP為3.14萬億美元,美國最大的上市公司和蘋果的市值相加剛剛超過6萬億美元。
而放眼晶片行業,去年全球的半導體晶片市場總規模為5270億美元,如果沒有Altman的專案,預計到2030年也不會達到1萬億美元(資料來自麥肯錫)。這項投資也讓去年約1000億美元的晶片製造裝置市場相形見絀。
綜合 | 華爾街日報 財聯社 編輯 | Arti
本文僅為資訊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交易建議
相關報道指出,該專案旨在解決抑制OpenAI發展的瓶頸——AI晶片。Altman經常抱怨,沒有足夠的AI晶片來完成OpenAI對通用人工智慧(AGI)的追求。
目前市場上各家科技巨頭採用的主流AI晶片是英偉達生產的GPU。以英偉達H100為例,該產品售價為2.5萬至3萬美元。
據《金融時報》早前報道披露,光是訓練GPT-4,OpenAI就使用了約25000個A100 GPU,而GPT-5還需要高達5萬個H100。
除了售價高昂以外,H100還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交貨時間也非常長。因此,Altman對AI晶片關注度非常高,此前也投資過AI晶片初創公司。
據Wired援引知情人士透露,OpenAI早在2019年就與晶片開發商Rain AI簽署了一份意向書。在後者的晶片上市後,OpenAI意圖斥資5100萬美元購買。據稱,Rain AI最早或將於2024年10月向客戶提供第一批AI晶片。
Altman本週三在X平臺的推文中直言:“我們認為,世界對AI基礎設施的需求,包括晶片製造能力、能源供給、資料中心等,已經遠遠超過了目前的建設計劃。”
他表示,構建大型的AI基礎設施和建立一個穩健的供應鏈,對於保持經濟的競爭力至關重要。在這方面,OpenAI將努力提供支援。
據報道,就在Altman去年11月短暫辭去OpenAI執行長職務之前,他正在為籌備一家代號為“Tigris”的AI晶片公司尋求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新公司的目標是與英偉達展開競爭,為此他前往中東向投資者籌集資金。
2018年,Altman個人投資了一家名為RainNeuromorphics的AI晶片初創公司,總部位於OpenAI舊金山總部附近,2019年,OpenAI簽署了一份意向書,斥資5100萬美元購買Rain的晶片。去年12月,美國迫使沙特阿美支援的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出售其在Rain的股份。
隨著時間的推移,Altman的計劃框架正變得越來越清晰。據報道他在AI晶片計劃上已與阿聯酋政府代表、軟銀、晶片廠商,甚至還有電力供應商進行了討論。因為美國的製造業迴流政策,也正在討論在美國建廠。
在AI晶片上,OpenAI也獲得了微軟的全力支援。Altman已與微軟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和首席技術官凱文・斯科特(Kevin Scott)討論了他的計劃。
在過去一年的生成式AI熱潮中,英偉達一直是“賺錢大戶”,其市值在2023年翻了3倍還多。英偉達的GPU為OpenAI、谷歌、Meta和全球眾多不斷增長的大型語言模型提供動力。資金雄厚的初創公司都在爭奪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市場份額。
英偉達目前控制著人工智慧晶片市場約80%的份額,Altman的新計劃可能會改變這種現狀。
Altman的雄心壯志,來源於他一直以來對AGI目標的追求,而他的底氣或許來自OpenAI經營業績的持續向好。
由於OpenAI並非上市公司,它並不需要公開財務資料,但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透露,OpenAI的年度營收可能在2023年12月突破了20億美元的門檻(月收入乘以12的衡量標準)。該知情人士補充稱,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客戶採用生成式AI工具來提高工作效率,到2025年這一數字有望翻倍。
而且隨著收入增長,OpenAI估值水漲船高。近期,OpenAI以860億美元估值進行了融資,大約是去年4月估值的三倍。不過,Altman此前指出由於構建和執行模型的成本高昂,OpenAI仍然處於虧損狀態,這也是他想要大規模構建晶片代工廠的初衷。
此外,對OpenAI來說競爭也在加劇,谷歌最近推出每月20美元的付費版Gemini,Meta等巨頭和其他一些初創企業也在加速進入AI行業。
注:本文素材來源於網際網路公開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內容所述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指導依據,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公司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