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再次圍繞T+0展開激烈的討論,中國股市恢復實施T+0的時機是否已經成熟?
在上世紀90年代初,A股市場曾經實施過T+0交易,後因防範股市風險的考慮,股票市場從T+0改為T+1。
上世紀90年代,A股市場上市公司數量很少,股票總市值並不高。因此,當股票市場的交易規則發生了一些變化,卻容易引發市場的波動率大幅提升,市場投機性明顯增強。
過去了三十年,A股市場的總市值接近80萬億,上市公司數量也顯著提升。因此,當股票市場出現交易制度改革或者引入大額長期資金之後,對市場的實際影響卻明顯下降。
過去三年,A股市場調整了三年時間。在股市下跌背後,一方面是週期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是股市供需結構失衡的原因。其中,後者對股票市場的影響更具有長期性。換言之,如果股票市場長期處於供需結構失衡的狀態,那麼將會直接影響到股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進而導致市場的估值定價發生明顯的誤差。
解決股市供需結構失衡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從供應端下功夫,對企業入口關進行嚴格把關,另一方面需要提升市場的交易活力,提升市場的真實需求。其中,引入長期資金以及提升股市資金利用率,將會是提升股市活力的最佳辦法。
引入長期資金,可能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是,提升股市資金利用率,卻可以在短時間內起到活躍股市的效果,甚至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如何提升股市資金利用率?最直接的措施是對股票市場的交易制度進行改革。例如,最主要的辦法是實施T+0交易制度,從而大幅提升市場的資金利用率。
有投資者擔心,全面實施T+0可能會導致股市的波動率與投機性大幅提升。不過,若繼續實施T+1交易制度,那麼很可能會不利於散戶投資者的投資操作。究其原因,當前的市場已經有太多的風險對沖工具以及各種複雜的金融結構產品。但是,對這些工具與產品來說,本身准入門檻比較高,且設計規則更傾向於機構投資者。因此,對散戶投資者來說,在缺乏有效風險對沖工具的背景下,基本上無法與機構投資者進行競爭。
對散戶投資者實施有條件的T+0交易制度,滿足散戶投資者日內糾錯的機會。對機構投資者,則繼續實施T+1交易制度,從而保障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在具體操作中,對散戶投資者給予一週三次的T+0機會,且規定一個交易日內不能執行兩次T+0。因此,透過有條件約束的T+0交易制度,可以有效避免股市投機現象,也可以保障了散戶投資者日內糾錯的需求。
為何機構投資者實施T+1?從本質上分析,因機構投資者獲得資金、資訊、成本等方面的優勢,所以相比起散戶投資者,它們在股票市場中更具有競爭優勢。散戶實施T+0,機構實施T+1也是均衡了雙方的利益。
面對A股近80萬億的市值規模,僅依靠存量資金無法滿足股票市場的流動性需求。透過實施有條件限制的T+0交易制度,可以更好提升資金利用率,盤活股票市場的流動性,進而達到提升股市投資活力,增強市場投資吸引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