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10月,單月銷量再次創下全球新紀錄,首次月銷量突破50萬輛大關。
根據最新披露的資料,比亞迪10月銷量為50.3萬,今年1-10月,累計銷量達到323.7萬輛。其“恐怖”之處在於,這是單月銷量最高紀錄21.1萬輛的兩倍多,也遠超2011年至今中國乘用車市場單一品牌月銷量的歷史峰值33.58萬輛,該峰值由大眾品牌在2017年9月創下。
比亞迪為何能屢創銷量神話?恰逢前幾日比亞迪釋出2024年第三季度的業績報告,不妨結合起來看看。
研發驅動業績增長
在銷量不斷新高的同時,比亞迪在業績層面取得高質量增長,亮眼的財務資料一度重新整理了投資者的認知。
財報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收5022.51億元,同比增長18.94%,淨利潤252.38億元,同比增長18.12%。其中,第三季度營收2011.25億元,同比增長24%,超越特斯拉1800億元左右的營收,登頂全球新能源車企營收第一。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中國新能源歷史性的一刻。
究其原因,背後離不開比亞迪在研發上的巨大投入。在汽車新能源、智慧化轉型的大背景下,技術創新始終是推動產品和品牌升級的關鍵,打動消費者並用真金白銀為車企投票。
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研發投入達333億元,同比增長34%,創下歷史新高,對比同期淨利潤還高出81億元,也高出同期特斯拉研發費用超百億元。此前比亞迪也透露,其員工總數突破90萬,技術研發人員近11萬人,成為全球研發人員最多的車企。
若拉長時間線來看,注重研發投入一直都是比亞迪的“基本操作”。截至目前,比亞迪累計研發投入已超1600億元,用研發投入與淨利潤進行對比,從2011年至今的14年時間裡,比亞迪有13年研發投入要高於淨利潤,有時候甚至是同期淨利潤的數倍。
研發型企業一旦進入正向迴圈,就會凸顯出“滾雪球”效應,而比亞迪多年堅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增長的飛輪已經轉起來了,且越轉越快。
若從上市公司視角來做橫向對比,Wind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在A股超5300家上市公司中,比亞迪的研發費用排名第一,是當之無愧的A股“研發王者”。
(圖:2024年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研發費用排名)
具體看主流上市車企的2024年三季度報告,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積極投入研發,比亞迪的研發費用高於長城(61.2億元)、上汽(115億)、長安(44.5億)、廣汽(10.3億)、理想(86.6億)之和,在行業內大幅領先。
透過長期、高強度的研發投入,推動自身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自主品牌車企交出了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從而在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長期來看,也為自身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技術戰略構築護城河
今年第三季度新能源佔比首超50%,超越燃油車,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零售銷量302.6萬輛,同比增長43.9%,環比增長29.37%。如今新能源車成為中國汽車市場增長的主引擎,國產品牌迎來全面崛起。
這背後正是中國自主品牌車企注重研發投入與技術創新,以產業優勢不斷和合資品牌、海外廠商分庭抗禮,然後搶佔市場份額的過程。甚至是拿下海外廠商長期佔據的高階市場。
透過比亞迪的案例能夠看到,純粹的價格戰無法在愈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圍,唯有持續且鉅額的研發投入,建立其龐大的“技術魚池”才是核心。
今年以來,比亞迪相繼推出了璇璣架構、第五代DM、易三方等顛覆性技術。智駕層面,截至九月底,比亞迪L2級智慧駕駛搭載量超350萬輛。並與華為、OPPO 等企業智慧生態連結。
回顧中國汽車產業生態變革,價值鏈呈現出顯著的“微笑曲線”效應,上游廠商競爭創新,車企以技術研發加速產品和品牌升級;產業鏈從“上游在外”逐漸演變成“中國自主”,以及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站出來和海外廠商比拼。
中國自主品牌車企愈發重視技術研發,投入超過同期淨利潤,為中國汽車產業注入活力。展望未來,國產品牌有望在全球市場上扮演更加關鍵的角色,實現更快發展。
加速放量衝擊全年400萬輛
以技術創新為核心,比亞迪實現了業績和銷量齊增長。依託規模效應和強大可靠的供應鏈,比亞迪的單車成本逐步下降,伴隨產能進一步釋放,全年銷量有望衝擊400萬輛。屆時比亞迪或將在全球排名上往前更邁一步,不斷擴大品牌全球影響力。
國聯證券分析稱,隨著比亞迪高階車型、海外銷售車型的迅速增長,有望帶動比亞迪整體盈利水平的提升,業績有望得到進一步的釋放。
還有分析指出,比亞迪下半年新品集中釋出,銷量保持上行趨勢,後續DM 5.0和e3.0 Evo重磅車型仍有望持續推出,且銷量開始逐步見效,四季度比亞迪銷量表現有望持續亮眼。
以比亞迪為代表的車企,透過研發帶動創新,開啟全新成長週期。跨過汽車電動化、智慧化時代,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也不斷掀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