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援與市場熱度升溫雙重推動下,A股併購重組指數跑贏大盤股指,並誕生十餘隻翻倍股。
Wind資料顯示,Wind重組指數9月以來累計上漲68.6%,本週內一度漲至5010.75點,收報4927.54點,按收盤價計算,創下該指數設立以來的最高水平。2015年6月Wind重組指數曾盤中上攻至歷史最高點位5225.94點,即再漲6.15%,該指數就將創出歷史最高值。
重組板塊的個股更是批次翻倍。(300489.SZ)、銀之傑(300085.SZ)、雙成藥業(002693.SZ)、富樂德(301297.SZ)、浩歐博(688656.SH)等股漲幅排名前列,多隻股票漲逾3倍。
政策為上市公司尤其是科技型公司鋪平併購重組的道路,旨在推動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概念炒作實非本意,估值拔升也不能提升企業經營業績。像雙成藥業、等熱門併購概念股,已經連續多個季度甚至多年扣非淨利潤虧損,若併購專案未能落地,基於想象的股價炒作最終仍然是一地雞毛。
併購概念股批次翻倍
今年9月24日,證監會發布《關於深化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提出“併購六條”,強調堅持市場化方向,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在企業併購重組中的主渠道作用。之後一段時間,各大交易所都頻繁提到支援上市公司透過併購重組做大做強。一系列政策落地標誌我國資本市場併購重組正在步入新階段、新格局,二級市場資金做多熱情滿滿。
Wind資料顯示,本輪併購重組浪潮以來,翻倍個股的數量不斷攀升。9月23日至今,重組板塊113只股中,25只股的股價翻倍,佔總數比重約22%。期間,113只平均漲跌幅為70.67%,只有一拖股份(601038.SH)錄得下跌。
25只翻倍股中,6只股的累計漲幅超過200%,光智科技、銀之傑領漲板塊,分別上漲345.33%、341.75%。華夏幸福、松發股份、雙成藥業等個股的區間累計漲幅超過200%。伴隨股價大幅上漲,這些併購“牛股”頻頻提示股價異常波動,仍無法阻擋資金炒作熱情。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有些併購概念股釋出交易預案後,尤其是併購方向屬於當前市場熱門新興行業賽道,大量買盤蜂擁而至推升股價。光智科技在10月13日晚間釋出了收購資產的預案,若此次交易完成,公司控股股東將由粵邦投資變更為先導稀材,後者的主營業務為PVD濺射靶材和蒸鍍材料,屬於先進材料領域。
10月14日,光智科技一字漲停,之後的七個交易日全部是一字板,10月25日盤中,光智科技上漲至115.55元,創下歷史最高價,11個交易日內累計大漲347.81%。截至目前,光智科技的併購事項還沒有最新進展。
也有的上市公司從未釋出過併購預案,或是受市場內流傳的“小作文”影響,引來各路投資者猛烈炒作。地產股華夏幸福從10月28日以來,連續10個交易日漲停,且有多個交易日上演“地天板”。早在2021年10月8日,華夏幸福釋出過債務重組計劃,並在今年10月更新了關於《債務重組計劃之置換帶方案》的公告,並不涉及併購重組。
此外,11月以來,華夏幸福已經發布4份《關於對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詢問函的回函》,並表示截至目前公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資訊,包括但不限於重大資產重組、業務重組、重大交易等重大事項。
多隻績差股擬“跨界”科技
隨著概念炒作熱度不斷升溫,首隻停牌核查股“問世”。科創板企業浩歐博在收到中國生物製藥的要約收購後,連續七個交易日“20CM”漲停,累計上漲約258%。
8日晚間,浩歐博公告稱,公司向上交所申請股票於11月11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3個交易日。根據公告,浩歐博的控股股東海瑞祥天向北京輝煌潤康醫藥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輝煌潤康”)協議轉讓公司股份事項已經中國生物製藥董事會批准透過,下一步需要取得上交所的合規性意見和相關其他批准才能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
需知,併購重組概念自10月以來炒作得如火如荼,無論是海能達、雙成藥業、光智科技等股價大漲三到四倍的“妖股”都沒有停牌核查。有分析認為,浩歐博停牌核查有望給併購重組行情降溫。
實際上,年初以來出臺的制度檔案重點支援上市公司實施同行業、上下游的併購重組行為。同時,對跨界併購作出適度鼓勵,提出支援運作規範的上市公司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尋求第二增長曲線等需求開展符合商業邏輯的跨行業併購。
盲目跨界、短期逐利、違規“保殼”與本輪併購重組新政策的核心思想相反。要看到的是,多個股價翻倍的概念股中,不乏自身業績連年虧損的公司,不僅收購事項能否真實落地存在不確定性,收購能力也存疑。
雙成藥業從2016年以來連續8年零三個季度扣非後歸母淨利潤虧損,今年前三季度,雙成藥業的營業收入同比減少30.34%,為1.26億元,歸母淨利潤、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虧損3783.77萬元、3992.46萬元,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未分配利潤累計虧損3.85億元。
雙成藥業主營業務從事的是多肽藥物,而此次公司計劃透過重大資產置換,置入寧波奧拉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實現跨界進軍半導體行業。此次交易尚存在不確定性,能否順利實施是未知的。
類似的情況還有上市10年的松發股份,公司自2018年以來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明顯下降,年度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從盈利約3000萬元,下滑至2023年虧損1.2億元,今年前三季度續虧6104.85萬元。截至三季度末,松發股份的未分配利潤虧損3.7億元,即上市10年分文沒賺。在此背景下,松發股份計劃進行重大資產置換,將全部資產和經營性負債與中坤投資持有的恆力重工5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松發股份表示,公司原來主營業務是日用陶瓷製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透過此次交易公司將退出該行業,恆力重工將成為上市公司之全資子公司,未來主營業務為船舶及高階裝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從傳統陶瓷行業轉型為高階裝備製造企業,這份公告點燃了松發股份股價,9月底以來累計上漲262%。
“高層和年內出臺的政策都是支援科技型企業發展,也鼓勵有基礎有資金能力的上市公司透過併購重組發展壯大。科技無疑是接下去中國經濟發展和資本市場行情的一大看點。如此預期下,在新一輪週期伊始時候,交易性資金容易藉著熱度炒作概念股。尤其是在新的減持規則下,分紅、業績、股價不達標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不能減持,熱衷炒作的遊資不擔心大股東會隨時減持離場,個別熱門股完全成為資金博弈籌碼的‘遊戲’標的。”上海某私募基金負責人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