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刀具與日韓差距已經明顯縮小。
作者 | 塔山
編輯 | 小白
精密刀具是高階裝備製造業終端關鍵部件,屬於工業母機價值鏈的上游,俗稱工業的“牙齒”。
(來源:市值風雲APP)
刀具屬於消耗品,效能與材料密切相關。目前刀具材料主要有高速工具鋼、硬質合金、陶瓷和超硬材料(立方氮化硼CBN和人造金剛石PCD)。
從刀具材料發展歷史來看,硬質合金的出現與發展,替代了很大一部分高速鋼; 而超硬材料又有擠壓硬質合金的可能。 此外,增材製造也會對金屬切削加工方式產生衝擊。
(來源:華銳精密2024半年報)
現階段硬質合金仍是主流的刀具材料,以2019年為例,硬質合金材料全球佔比超過60%,國內佔比超過50%。
我國硬質合金工業體系相對完整,硬質合金刀具原材料主要是a碳化鎢粉和鈷粉,我國鎢資源儲量豐富,約佔世界儲量的60%左右,鈷冶煉工藝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來源:華銳精密招股書)
刀具下游應用廣泛,主要以汽車、機床、通用機械為主。
(來源:東興證券)
國際刀具行業競爭格局大致分為三個陣營:
(1)第一陣營是以山特維克為代表的歐美刀具企業; (2)第二陣營是以三菱綜合材料、京瓷為代表的日韓刀具企業; (3)第三陣營是以株洲鑽石(中鎢高新子公司)、華銳精密(688059.SH)、歐科億(688308.SH)、沃爾德(688028.SH)、恆鋒工具(300488.SZ)等為代表的國內刀具企業。
目前國內刀具行業競爭格局相對分散。
近年來,隨著國產刀具技術水平的提升,國產刀具市佔率有明顯提升。2022年我國刀具市場總規模約為464億元,國產刀具佔比達73%,進口刀具佔比降至27%(2015年為37%)。
國產刀具與日韓差距已經明顯縮小,但與歐美產品相比,在塗層與結構、整體解決方案、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還存在差距。
(2018 年國內刀具市場競爭格局,來源:東興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