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鞏兆恩 廣州報道
站在主場迎接一年一度的廣州車展,豪氣承包下一整個場館單獨亮相。
廣汽傳祺首款高階智駕SUV S7全球首發;埃安品牌在廣州車展釋出第三款全球戰略車型AION UT;昊鉑品牌旗下豪華智慧旗艦SUV昊鉑HL全球首發;廣汽本田新能源品牌燁P首款車型燁P7量產版首次亮相;廣汽豐田新能源品牌釋出鉑智3X。
自主、合資全線出擊,各自被賦予“首款高階智駕”“全球戰略車型”“合資新能源品牌”等重要意義,五款新車背後是五大整車品牌各自的“破”和“立”。
同時,廣汽宣佈開啟自主品牌三年“番禺行動”,總部搬遷至廣州番禺汽車城,管理模式從戰略管控轉變為經營管控;未來三年推出22款全新車型,產品覆蓋純電、增程、插混三種類型;研發和產業投入達500億元,2027年進入智駕領域全球第一陣營,暢銷全球100 個國家和地區。在2027年實現自主品牌佔集團總銷量60%以上,挑戰自主品牌銷量200萬輛。
“我們無法改變風,但可以改變帆,調整帆的角度,以適應新的航程。”車展首日,廣汽集團總經理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改革、調整、轉型是廣汽必須要做的事。
今年10月,廣汽集團啟動了全面深化改革,第一步即是總部搬遷,總部辦公地址從珠江新城CBD搬遷至廣州市番禺區——廣汽自主品牌發源地、集中地,自主品牌管理模式從戰略管控轉變為經營管控,藉此要靠前指揮、統一作戰。
具體來看,埃安、昊鉑、傳祺三大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研產供銷統一排程,提級至總部直接運營,統籌資源向一線集中;同時,精簡職能部門,實現自主品牌人財物集中管理。
協調資源讓集團的生產效率最大化,綜合成本最低化,從而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改善邊際收益,提高盈利能力。這是廣汽此次變革的主要出發點。
汽車“老兵”二次創業,革新與重塑中做出決策,廣汽要將主動權交到“聽到炮火的人”手中。
受訪人:
廣汽集團總經理 馮興亞;
廣汽傳祺總經理 黃永強;
廣汽研究院院長 吳堅;
廣汽埃安總經理 古惠南。
(以下為採訪實錄,有刪減)
《21世紀經濟報道》:我們今年釋出了三年“番禺行動”,也提出了“四大舉措”和“五大支撐”,這背後的思考和權衡,有沒有更多的資訊可以分享?
馮興亞:汽車行業近年來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更為顯著。
首先是整個汽車行業的轉型,即從傳統汽車向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全面過渡;第二,產品結構的變化。在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同時,插電式、增程式技術路線的產品結構增速非常快,持續保持在80%~90%以上;遠超純電動汽車的增速;第三,競爭主體的變化。自主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佔比已超60%,汽車集團的整體工作重心與管理模式亟需根本性調整。
這些全行業性的變化,無疑對每個企業和個體都提出了調整管理模式和發展戰略的重要課題。
面對這些新變化,廣汽已做出重大調整。我們無法改變外部環境,但可以改變自身。正如我常說,我們無法改變風,但可以改變帆,調整帆的角度,以適應新的航程。因此,改革、調整、轉型是廣汽的必由之路。
“番禺行動”這一改變包括集團總部從廣州CBD遷往番禺,因為番禺是廣汽自主品牌的搖籃和聚集地,匯聚了傳祺和埃安的工廠、研究院、零部件產業基地以及廣汽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其中有3萬人左右的自主品牌相關員工,所以集團要搬到研產供銷的一線,讓聽到炮火的人來決策。
三年“番禺行動”之所以得名如此,是因為番禺不僅是自主品牌的發源地,是自主造車夢想開始的地方,更是廣汽發展壯大的關鍵之地,它彰顯了廣汽將自主品牌作為集團戰略核心,全力推進的決心。
搬遷並非僅因工作地點變化,網上有關廣汽總部搬遷是因為交不起房租,這一觀點其實是誤解。CBD的廣汽中心是廣汽自有物業,無需繳納房租。搬遷的核心在於提升研產供銷一體化能力,加強資源協同,精簡組織架構,最佳化人員配置,壓縮編制和部門,合併職能,以實現生產效率最大化、綜合成本最低化,從而提升產品綜合競爭力,改善邊際收益,提高盈利能力。這是我們此次調整的主要出發點。
《21世紀經濟報道》:三年“番禺行動”釋出,接下來廣汽集團整個管理層會不會有變動和調整?
馮興亞:關於廣汽管理層,我們是A+H兩地上市的公司,需要遵循上市公司管理要求。廣汽集團管理的人事結構,都是按照上市公司管理要求來。廣汽作為廣東省唯一的職業經理人改革試點單位,董事會、經營層及投資企業領導班子的產生均有明確的程式和流程,確保有機、有規律地運作。
總體而言,此次釋出番禺行動的人才保障政策中,雖沒有詳述幹部管理體制內容,但改革勢在必行。因為幹部是“火車頭”,火車跑得快,要靠車頭帶,這叫“頭雁效應”。我們的人事改革可概括為三句話:事業選人、組織管人、業績留人。這是我們在幹部體制改革方面的基本指導思想。
《21世紀經濟報道》:三年“番禺行動”會分為哪幾個階段推進這個計劃,做了哪些準備?
馮興亞:“番禺行動”是基於中國汽車市場的宏觀環境變化、廣汽自身的經營狀況及特色,為未來三年發展所做的全面規劃。三年“番禺行動”四大改革分別是品牌引領、產品為王、科技領先、國際市場拓展;五大保障是一體化組織保障、產品開發流程保障、市場化體制保障、高水平人才保障、充裕的資金保障。
部分工作已經進入實施階段,例如從戰略管控型向經營管控型轉變。
11月2日,集團總部從市區搬到了番禺。同時,我們還成立了3個新的部門,有的是整合在一起的新部門。產品、財務與採購,這三方面的改革共同構成了我們轉型的核心。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們將全面完成改革,各職能部門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併或分設,在確保埃安相對獨立運營的同時,最大化合並機構、精簡流程,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21世紀經濟報道》:今年很多企業的財報表現比較有壓力,廣汽也有一定的壓力,怎麼做到降本增效,高質量發展?
馮興亞:確實,今年我們面臨著競爭的壓力,但沒有這些競爭的壓力,也沒有今天的改革。
我認為,這個改變是全行業性的。每個企業在裡面的表現形式不同,發生這種危機和挑戰的時間節點不同。但如果沒有改革,如果沒有下定決心全面調整和改變,每個企業都會面臨相同的危機,所以廣汽不能等,並下決心開始行動,釋出了廣汽三年“番禺行動”,這就是應對大勢和經營狀況所做出的全面、徹底的改革。
《21世紀經濟報道》:近日廣汽埃安相關動作很多,一是在廣汽集團戰略轉型下進行資源整合;二是埃安雙龍上市即熱銷;三是今天埃安和昊鉑釋出重磅新車。從品牌層面來看,這對廣汽埃安未來的發展將起到怎樣的推動作用?
古惠南:的確,最近昊鉑+埃安的動作比較多。
一是埃安7月份至11月,我們連續上了兩款車,一個是第二代AION V,還有一個是AION RT,現在銷量表現都不錯。預計11月份,埃安會重新回到同比正增長的道路。現在我們又釋出了埃安UT,計劃明年2月份上市。從目前來看,我們對這款車的熱銷還是有信心的,在接下來,它也將給埃安帶來一個新的高速增長。
二是昊鉑,已逐步進入主流的高階品牌圈,雖然昊鉑HT的總量並不是特別大,但昊鉑高階品牌的形象已經慢慢初步確立了。今天釋出的昊鉑HL作為旗艦車,幾乎集結了廣汽所有的功夫、所有的技術,這款車直接對標邁巴赫,從豪華端、動力端、智慧端,都代表一款真正的旗艦車型。廣汽計劃明年3月份上市,而且增加了增程。大家知道,我們是比較早做增程的,所以埃安有這個技術去做增程,這也是三年“番禺行動”計劃的重要部分。隨著昊鉑HL的上市,它也一定會帶動昊鉑品牌的進一步向上,帶來很好的動力體驗。
接下來昊鉑和埃安的新技術會密集推出,除了純電,還增加了增程;此外還有新產品的密集推出,明年埃安+昊鉑至少會有4款車,這個力度是非常大的;另外,我們在電池和電機方面都已經實現量產,現在每天都是滿負荷生產,這為我們競爭力的提升也帶來了幫助。埃安經過這段時間大半年的調整,應該會迎來增長期。
《21世紀經濟報道》:傳祺S7作為傳祺首款搭載高階智駕能力的新能源車型,可否介紹下這款車型的戰略意義?
黃永強:廣汽在新能源領域有16年的研發積澱,明年不論是傳祺還是埃安,都是產品大年,傳祺S7也會搭載基於EV+自主研發平臺的“三電”系統,整體續航能力將超過1000公里。在充電方面,可以實現20分鐘充到80%這樣的速度。
除了這次亮相的S7,明年傳祺應該還會有另外三臺高階智駕的新車亮相,包括轎車SUV和MPV。在此基礎上,我們在自研以及合作方面雙輪驅動,跟華為合作的車型會配有目前國內最頂尖的智慧座艙和智駕系統。
剛才馮總提到了廣汽三年“番禺行動”計劃。我認為,除了快速匯入有競爭力的產品以外,我們也要苦煉內功,在集團的統一部署下,我們的改革目標就是要提升效率、成本下降,也要進一步提升應對市場的速度。
另外,傳祺的品牌煥新,也會按照馮總剛才在會議上提到的:主流、大氣、高品質這三個關鍵詞。一方面,堅持新能源轉型;另一方面,打造新的傳祺品牌。
《21世紀經濟報道》:廣汽和華為一直是戰略合作伙伴的關係,今年也和傳祺做了聯合創新計劃。下一步,在合作的維度和深度上,會有一些新的拓展嗎?
馮興亞:廣汽和華為的合作,一直是戰略合作關係,我們的合作從來沒有間斷過。不管是從硬體到軟體,從產品到雲端,從研發到製造,這麼多年一直都是緊密合作的。
華為與廣汽是戰略性的全方位合作,這一點從來沒有動搖過。另外,現在華為與廣汽的合作關係非常緊密,不論是高層還是各大領域,都在進行頻繁地交往。華為是一家非常優秀的企業,不但通訊領域的能力非常強,從這次的車展上也可以看到,包括產品定義在內的能力也是很強的,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隨著雙方各層級、各領域的交往,都會加深和擴大雙方合作的可能性。
我相信,只要雙方合作的願望一直保持這麼強,肯定還有更多的合作成果、更多的合作專案。
《21世紀經濟報道》:今年的技術創新在整個新能源車蔓延,廣汽技術領先的地方在哪裡?另外,馮總剛剛有說到,傳祺和埃安可能會進行聯動以及資源共享,這兩個品牌有哪些有區別的技術亮點?
吳堅:廣汽堅持低碳、零碳,這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另外,我們一直在想,現在的純電技術還能做什麼?廣汽一直在電池領域持續深耕,目前大家耳熟能詳的,像固態電池的應用搭載,我們也對外宣佈2026年將會裝車搭載。同時,我們也在儲備下一代新的電池技術,它的能量密度比現有的能量密度會提高更多,會比固態電池還要高。
在智慧網聯領域,主要還是聚焦兩方面,一是智慧座艙,二是智慧駕駛。我們會把大模型的作用發揮到極致,讓消費者體驗AI技術在傳統車型上的應用。同時,近期我們也會迅速推出ADiGO PILOT 6.0,讓消費者非常輕鬆、容易地操作我們的系統。在智慧駕駛方面,我們儲備了L4自動駕駛相關技術和人才,很快我們L4相關技術就會在工信部支援的城市和特定區域進行快速部署,產品端、to C端的智駕、以及我們與合作伙伴開展的智慧駕駛方面的應用,已經陸續地搭載在像剛才釋出的UT、及此前釋出的RT等十多萬元的車型裡了。
2016年我們就推出了自主品牌最早的L2級自動駕駛車輛;2013年我們在廣州車展上就展出了全自動駕駛的傳祺品牌的車;2016年我們就有L2級的智慧駕駛了,所以S7不是廣汽傳祺第一臺高階智慧駕駛的車,應該說2013年我們就有展車了,2016年我們就有L2級的智慧駕駛了。
剛才馮總也有介紹,我們在三年“番禺行動”裡,會持續加大科技投入,會給傳祺、埃安以及昊鉑品牌進行科技賦能,讓他們插上科技的翅膀,讓消費者能夠有更好的產品。
《21世紀經濟報道》:請馮總幫忙判斷一下後續五年、十年汽車市場的格局?
馮興亞:現在的汽車行業,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詞用在汽車行業,我覺得非常貼切,非常精準。未來的變化趨勢,我認為是可以預測的,也是不可預測的。如果預測得很精準,那也是非常困難的,總體大的判斷上,我覺得幾大格局不會發生根本變化。
首先,能源形勢。新能源汽車繼續保持增長,傳統燃油汽車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另外,隨著技術和市場競爭的變化,合資公司在新能源和智慧化的水平上,包括投入的人力和資源上,將會進一步擴大。自主品牌有了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的先發優勢,保持了暫時的領先,但這個暫時領先也不可大意。據我瞭解,合資公司在智慧化、電動化的轉型上,都有很大的投入。所以我認為,對於自主品牌,我們不能掉以輕心,合資公司也要堅定信心,合資公司、合資品牌也將長期在一定比例範圍內存在。
“新能源的上半場、智慧化的下半場”這個變化我也認可。在新能源領域,目前全國都在對固態電池進行攻關,我相信在2028年左右,固態電池會大批次裝車,小批次會更早,可能2026年就可以了;第三代發展就是對於第三代電池的研究。
智慧化的下半場是重中之重,廣汽的智慧化研發一直沒有停止,而且在大力度投入。我們不僅要保證產品的國內領先,還要保證自研、自主開發的智駕水平國內領先。為此,不論是產品體驗的領先性,還是技術能力的領先性,我們在2027年都要進入全球第一陣營。這一點是我們重要的發力點,也是我們對基本市場競爭的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