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擬轉讓33%股權
中國基金報記者 晨曦
又有券商股東謀求“清倉轉讓”!
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資訊顯示,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國資公司)掛牌轉讓瑞銀證券33%股權,轉讓底價為15.365億元。
瑞銀證券的股權結構較為簡單:瑞士銀行有限公司持股67%,北京國資公司持股33%。也即,此次北京國資公司擬售出其所持瑞銀證券的全部股權。瑞銀集團相關人士表示,進一步增持瑞銀證券的股權至100%的程式正在進行。
來看詳情——
瑞銀證券33%股權轉讓
轉讓底價超15億元
北京產權交易所資訊顯示,瑞銀證券成立於2006年12月,註冊資本為14.9億元。此次北京國資公司擬轉讓瑞銀證券33%股權,轉讓底價為15.365億元。
據悉,瑞銀證券是中國首家外商投資的全牌照證券公司。瑞銀證券經營範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與證券交易、證券投資活動有關的財務顧問;證券承銷與保薦;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代銷金融產品;融資融券;證券投資基金代銷。
股權結構方面,瑞銀證券目前僅有兩名股東,分別是瑞士銀行有限公司(持股67%)和北京國資公司(持股33%)。也即,此次北京國資公司準備“清倉”其持有的瑞銀證券股權。
業績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瑞銀證券實現營業收入76958.31萬元,實現淨利潤9139.27萬元;資產總計為1790085.97萬元,所有者權益為242983.47萬元。
根據交易條件,該次交易的價款支付方式為“一次性支付”。意向受讓方應當於獲得受讓資格確認後5個工作日內,交納46095萬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的交易保證金至北京產權交易所指定賬戶。並且,該專案不接受聯合受讓體受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瑞銀集團發言人曾表示,“瑞銀是首家控股在華合資證券公司的外資金融機構,目前瑞銀持有瑞銀證券67%的股份。時機合適的情況下,我們不排除考慮增持。”
另外,近期瑞銀財富管理全球聯席總裁及亞太區總裁康瑞博(Iqbal Khan)在媒體採訪中提到,2018年12月瑞銀集團增持瑞銀證券股權至51%,為首家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透過增持股權而實現控股合資證券公司,進一步增持至100%也在進行中。
此次北京國資公司掛牌轉讓瑞銀證券33%股權,如瑞銀出手拿下,瑞銀證券將成為新一家外商獨資券商。瑞銀集團相關人士表示,進一步增持瑞銀證券的股權至100%的程式正在進行。
目前,國內的外商獨資券商共有四家,分別為高盛(中國)證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渣打證券(中國)、法巴證券(中國)。
瑞信、瑞銀“一增一減”
據介紹,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2年,實控人為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國資公司資信良好,國內信用評級AAA級,國際信用評級A級,已發展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千億級國有投資控股集團。
官網顯示,北京國資公司產業涉及銀行、證券、基金、產權交易、擔保與再擔保、融資租賃、不良資產收購處置、小額貸款、消費金融等主要金融領域以及金融基礎設施。北京國資公司是北京銀行的中方第一大股東、瑞銀證券的唯一中方股東、北京農商銀行的第二大股東、建信消費金融的主要股東、北京國家金融科技風險監控中心的並列第一大股東。
今年6月,瑞信證券(中國)、瑞銀集團及方正證券同日公告稱,瑞銀和方正證券已與北京國資公司就出售瑞信證券(中國)共85.01%股權達成三方協議。
具體而言,該交易包括瑞士銀行向北京國資公司出售所持有的瑞信證券36.01%股權,對價為6.505億元,以及方正證券向北京國資公司出售其所持有的瑞信證券49%股權,對價為8.85億元。交易完成後,瑞士銀行和北京國資公司將分別持有瑞信證券14.99%和85.01%的股權。
而在謀求瑞信證券控股股東之位後,北京國資公司選擇“放手”瑞銀證券33%股權,對兩家券商持股形成“一增一減”。
近期,證監會對瑞信證券(中國)變更主要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申請作出9條反饋意見,內容主要集中在材料的充分性方面。其中共有4條涉及北京國資公司,包括要求說明負債大幅減少具體原因、制定的瑞信證券風險處置預案需進一步完善等。另外,根據申請材料,此次股權變更後,瑞士銀行可能不提名董事。證監會稱,為充分發揮中小股東的監督制衡作用,建議完善。
編輯:喬伊
稽核:木魚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