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車市場第49周的資料顯示成為大贏家,周銷量突破2萬輛,也是唯一一家取得2萬輛銷量的豪華車品牌,B BA已遠遠落後,國產豪華車品牌銷量輕微增長,卻與特斯拉拉大差距。
資料顯示,特斯拉的周銷量達到2.19萬輛,較上週的1.87萬輛增加3000輛,增速應是豪華車品牌中增長最快的。
特斯拉這周的銷量增長與它給出的1萬優惠分不開,在之前保持了快速增長的基礎上,再給出優惠,進一步吸引了消費者,拉動了銷量增長。
這周最失意的豪華車品牌當屬,上週的銷量達到1.97萬輛,這周卻突然下跌到1.34萬輛,排名也從第一名下跌至第三名,顯示出大降價給寶馬帶來的購買量並不穩定,消費者搖擺不定,轉變主意的很多。
第二名的賓士取得1.4萬輛銷量,奧迪則為1.33萬輛,分別位居第二名、第四名,B BA的銷量與特斯拉的銷量正在快速拉開差距。
第四名的豪華車品牌為理想,理想雖然排名不變,但是銷量卻較上週的1.19萬輛增加到1.26萬輛,仍然能維持增長對於理想來說已是相當不錯,畢竟多數國產豪華車品牌銷量這一週出現了下滑的勢頭。
特斯拉銷量飆漲,對於特斯拉來說無疑是驚喜,今年前9個月它的銷量未達到預期,因此讓業界擔憂特斯拉的前景,如果不能維持銷量的持續增長,它的超高市值將難以維繫,畢竟銷量遠超它的豐田、大眾的市值都比它低得多。
推動銷量增長的關鍵就是中國市場,畢竟中國市場銷售了全球六成的新能源汽車,這促使特斯拉異常重視中國市場,如此也就不奇怪近期特斯拉再度給出優惠以拉動銷量了。
事實上特斯拉能突破100萬輛銷量,離不開中國市場,2018年特斯拉好不容易在美國解決產能地獄,隨後在中國上海建廠,結果上海工廠僅一年時間就實現量產,此後3年多時間上海工廠發展成為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工廠,2023年上海工廠生產了特斯拉超過一半的產量。
特斯拉上海工廠量產後,大幅降低了model 3、model Y兩款車型的成本,大幅降低售價,不僅廣受中國消費者歡迎,還大舉出口歐洲和日本市場,將特斯拉的銷量推高到180萬輛。
在中國市場收穫碩果,特斯拉提升了上海工廠的產能;近期傳出特斯拉將在明年量產16萬元人民幣左右的model Q,殺入中國中低端車市場,從目前model Y在中國熱銷的勢頭,model Q可望帶動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進一步上漲。
在20萬以上市場,中國市場還沒有品牌可以超越特斯拉,一旦特斯拉推出model Q,特斯拉將收割20萬以下市場,中國的電車行業可能因此被特斯拉收割,這是相當讓人擔憂的前景。
近期中國再度重視燃油車的發展,不知與此有沒有關係,中國的燃油車不僅在國內市場取得優勢,還在出口市場取得優勢,中國出口的汽車中有近八成為燃油車,中國汽車出口最大品牌也是燃油車品牌,推動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製造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