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7億噸稀土資源的土耳其,盯上了中國的稀土加工技術。
稀土作為一種戰略性的資源,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而中國則是這個領域裡當仁不讓的王者。
但就在兩年前,土耳其突然宣佈在境內發現了大量的稀土,號稱可以滿足全球1000年的需求,並且以此為籌碼,想換取中國的稀土加工技術。
土耳其手握7億噸稀土資源,是真是假?想拿稀土換中國的加工技術,可能嗎?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問題,碼字不易,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坐擁7億噸稀土,天降橫財?
大家可能都知道,稀土資源具備很高的工業價值,在工業中的應用極其廣泛,有工業黃金之稱。
那7億噸稀土,是個什麼概念呢?
放眼全世界,現在已探明稀土儲量最多的國家是中國,大約是4400萬噸,而全球已探明的稀土總儲量也只有1.1億噸,跟7億噸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
所以在2022年的夏天,土耳其能源部突然宣佈發現了7億噸稀土礦,讓全世界都吃了一驚。
如果土耳其的說法是真的,那絕對是天降橫財、鹹魚翻身,真的發達了,註定要改寫全球稀土市場的格局。
但儲量真有這麼誇張嗎?除了土耳其,誰也說不清楚。
接下來,土耳其就開始為稀土開採做準備。
2024年初,土耳其能源部部長巴伊拉克塔爾帶隊訪華,參加了在天津召開的中國國際礦業大會,當時雙方還簽署了一份自然資源與採礦業雙邊合作諒解備忘錄。
簡而言之,兩國似乎已經就7億噸稀土的開發達成了共識。
可僅僅不到1年時間,土耳其就變臉了!強硬表態,稱自己願意與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國家合作,共同開發稀土,但前提是對方得出讓稀土開採加工技術。
否則就會推翻之前談好的合作內容,中國企業只能打道回府。
為何短短時間內,土耳其就突然變臉了呢?
空手套白狼,資源換技術!
對土耳其來說,變臉可能還真不是什麼稀奇事,這都是常規操作。
一方面,境內發現大量的稀土資源,確實是老天爺賞飯吃,在土耳其看來,這就是討價還價的底氣。
另一方面,土耳其去年沒閒著,他們加入了美國主導的“礦產安全夥伴關係聯盟”。
這個聯盟是幹啥的?
簡單說,目的就一個,就是研究如何減少對中國稀土的依賴,試圖把我們排除到全球稀土產業鏈之外。
這個聯盟最核心的一個主張,就是不要對中國出口稀土,迫使我們開放稀土技術換取進口。
關鍵時刻,土耳其加入了這樣一個聯盟,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我們不排除背後存在美國教唆的可能,但土耳其的心思也不難猜,主要目的大概有兩個:
一是想把中國的稀土技術拿到手,這樣就有可能取代中國在稀土產業中的地位,至於手裡到底有沒有7億噸稀土,拿到技術以後反倒不重要了;
二則是憑藉從我們這裡“敲詐”的稀土技術,再對美國進行拿捏,完美實現一魚兩吃。
顯然,面對潑天富貴,土耳其不願意只當一個普普通通的資源出賣方,而想著掀翻牌桌,自己來坐莊,成為新的全球稀土巨頭。
可土耳其要擺中國一道,拿資源換技術,真的可行嗎?
拿資源換技術,可能嗎?
先說答案,顯然毫無可能,土耳其異想天開了。
首先,我國早就把稀土加工技術列入了出口管制清單,管控十分嚴格。
之前馬來西亞曾請求中方“開綠燈”,我們尚且沒有答應,現在土耳其想要坐地起價,自然更加不可能了。
其次,稀土技術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背後的一整套產業鏈,照貓畫虎完全不可行。
甚至有些稀土產品本身就是其他金屬冶煉的副產物,如果沒有全套的產業鏈,那麼稀土生產的成本將高的嚇人,完全沒有商業價值。
就好比為了一小碟醋,專門包一頓餃子,值得嗎?
除此之外,中國之所以能夠建立全套的稀土產業鏈,是因為本身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國家,有相應的市場需求,同時還是最大的發電國,用電成本足夠低,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才是真正的技術壁壘。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全球稀土加工產業鏈基本都在中國,哪怕是美國有需求,也得拉到中國來加工。
土耳其以為自己有了稀土礦,就可以隨隨便便拿捏我們,玩坐地起價那一套,恐怕是想得太多了,更何況這7億噸稀土是真是假還不一定,說不好還在玩“空手套白狼”的把戲。
土耳其到處嚷嚷自家發現了天量的稀土礦,還威脅我們拿技術來換,究竟有幾分真幾分假還是未知數。
說到底,中國的稀土產業鏈以及稀土技術才是根本,我們從始至終的態度只有一個,合作可以,轉讓技術免談。
深入瞭解熱門話題背後的事實,如果您喜歡這樣的內容,請不吝點贊、留言交流,給予支援。